︿

以教科書為中心的歷史教學非常危險

許全義 2023年01月23日 07:00:00
教科書所傳達的刻板印象,非常危險。不管是世界史或台灣史,我們總是假不知以為知。並在證據不充分的情困下,散佈迷思訊息。(圖片摘自網路)

教科書所傳達的刻板印象,非常危險。不管是世界史或台灣史,我們總是假不知以為知。並在證據不充分的情困下,散佈迷思訊息。(圖片摘自網路)

求知識於世界,在中學端的阻礙,或許莫過於「課本」,以教科書為本的觀念牢不可破了。

 

人不學不知道。本立而道生。課本所言,就幾乎成為教條,牢不可破。實際上,英文textbook只是討論該主題的相關線索之一,或許是相當不錯的編織線索。但遠遠不是天經地義,不容質疑的文本。如劍橋牛津字典,有關textbook的例句:Although advice and guidelines on "how to sell" permeate textbooks and manuals on selling, they are based only on personal observation and intuition.文本只是建立在個人觀察與直覺上,不見得可信賴。

 

劍橋字典所呈現的慎思明辨,在台灣以教科書為課堂根本或中心的實作中,就很難體現。那怕文本書所說的是錯的,或是已經過時已久的資訊。

 

這也就出現了,花亦芬教授在《像海洋一樣思考》一書中,討論歷史課本所喟嘆的:我們認識的歷史,是對的嗎?黑暗時期有那麼中古那麼基督教?文藝復興時期有那麼世俗化?看看證據,瞭解簡化的歷史有多危險。我們以為自己懂了一個詞、一個概念,但或許我們並不懂。如果「十字軍東征」都有這麼多誤解,那我們真的懂「政黨輪替」、「太陽花學運」、「台灣民主化」嗎?

 

教科書所傳達的刻板印象,非常危險。不管是世界史或台灣史,我們總是假不知以為知。並在證據不充分的情困下,散佈迷思訊息。

 

此迷思,或教科書的限制,不見得是致命的。問題是,當我們把教科書當成課本時,並以此為中心展開所有歷史教與學的實作時,悲劇就發生了。在高中文史課堂上,在課本中心觀念影響下,我們還是停留在讀經,註釋訓詁的古典時代;而非真的學習當代的人文社會科學。

 

以下,本文將從課本和評鑑試題,兩個層面來審視,以課本文中心的歷史教學所造成的扭曲。

 

一、教科書圖像

 

現代史學一般會展緩判斷,因為大部分史事對不同行動者而言,意義截然不同。(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想一般學史學的,看到小標題,第一次全球貿易的形成,從葡萄牙開始講一定大感吃驚。日本學者很喜歡從蒙古開始談世界史與世界貿易。台灣學者劉益昌很喜歡說,台灣在新石器時代就是世界的代工生產重鎮,尤其是作為貨幣使用的玉器製造。就算歐洲史學者,恐怕也會至少從迦太基開始討論世界貿易。然後,世界史名家麥克尼爾在文明網絡一書,則壓根不承認有哪個年代、哪個行動者對人類文明網絡是戲劇性的轉折點。文明網絡只是愈來愈密,並無本質上的差異。如果要區分的話,他則是從1700年才開始承認西方社會的優勢地位。

 

我很好奇,這位教科書作者認定葡萄牙開啟了第一次全球性貿易的史料與證據,到底在哪裡呢?

 

接著,教科書第一段說:葡萄牙掌握印度。這還成為備課用書建議學生畫重點的地方。更是駭人聽聞。葡萄牙帝國最興盛時,在印度的殖民地也很有限。印度很大,怎麼殖民統治幾個海港,就是掌握印度了呢? 我們把此知識點限縮一下說:葡萄牙掌握印度與東南亞香料貿易。一樣是站不住腳的。伊斯蘭世界所建立的貿易秩序呢? 其他殖民貿易強權與葡萄牙的競爭呢? 難道他們完全不進行香料貿易。 我們如果以此教科書所傳遞的知識為準,那麼我們讀威尼斯商人時,就會茫然若失。怎麼會有威尼斯船隻進行香料貿易時,失蹤或沈船呢?

 

然後,他說: 西班牙人以白銀打入以中國為貿易中心的亞洲貿易圈,透過美洲白銀,串連起全球貿易網絡。 那麼非洲,大洋洲算不算在全球貿易網絡中呢? 真的打入中國,就串聯起全球貿易網絡嗎? 這故事要怎麼說呢? 有甚麼證據? 或穩固而扎實的名家研究成果嗎?

 

教科書第二段說:十七世紀荷蘭取得葡萄牙的香料群島,並且在日本長期與台灣南部建立據點,荷蘭因壟斷亞洲香料與中國青花瓷等商品,有海上馬車夫之稱,且因亞洲財富而創造出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這段大意是:十七世紀荷蘭壟斷亞洲香料與中國青花瓷商品貿易,讓亞洲財富流入,而成為其黃金時期。這段話遺留許多歷史問題。甚麼是壟斷? 如何壟斷? 此貿易壟斷的淵源為何? 他的目的是甚麼? 造成了甚麼影響? 等等。課本輕輕帶過,似乎限於篇幅不得不然。不過,儘管脈絡描述有限,卻很快進入價值判斷。十七世紀是荷蘭的黃金時代。

 

現代史學一般會展緩判斷,因為大部分史事對不同行動者而言,意義截然不同。說那是黃金時代? 那是誰的黃金時代? 荷蘭人的? 還是爪哇人的? 資本家的? 還是水手的? 妓女的? 或是梅毒、性病的? 還是那些受殖民者的故事呢?

 

其實荷蘭人自己已經不稱那段時期為黃金時代了。因為彼此共存共榮的話,很難迴避那是誰的驕傲與繁榮? 所以,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就捨棄這麼簡化的標籤了。黃金往往是鮮血堆積起來的。如為了掌握班達群島上的珍貴香料肉豆蔻貿易,所造成的悲慘世界。如1621年,Coen 入侵班達群島(Banda Islands),從此島上的惡夢就開始了:班達群島上的原住民有些遭到屠殺,有些則被俘虜去種植香料,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壟斷亞洲香料市場的同時,無數家庭失散、殺戮奴役的悲劇也同步發生。荷蘭西印度公司,當時也扯進黑奴貿易。公司跑到非洲去「挑選黑人」,然後將他們用不人道的方式裝進船中,運往美洲做勞力工作。

 

那時的「黃金年代」,對於現在熟悉國際習慣法,饒富人權意識的荷蘭人來說,已經是一段不大光彩的過去。如在2022年十二月,荷蘭總理呂特( Mark Rutte )就為其過去250年的奴隸制度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道歉,並稱這是一種違反人權罪。儘管呂特說:我今天代表荷蘭政府,為荷蘭過去行為道歉。用英語、帕皮阿門托語和蘇利南語道歉。說荷蘭對奴隸和其後代子孫所遭受的巨大苦難負有責任。不過,據法新社報導,荷屬聖馬丁等其他前殖民地不願接受。

 

讀歷史,當然不只有現代人的觀點,還要知道過去人的看法。然而同樣的,為了掠奪大量財富而歡欣喜悅的人,也不見得是主流聲音。如愛因斯坦認為,十七世紀以降,歐陸失去拉丁文的共享精神,是一大墮落。基督教會一般認為,十七世紀的荷蘭商人並不光彩。他們很少上教堂,反省自己的罪。然後就算去望彌撒,也是忙著算利息,算商業利益,而非真心誠意、痛哭流涕的懺悔自己所犯的罪過。

 

我無意說,課本說的有關十七世紀荷蘭的故事是錯的。而是說,義務教育的歷史教科書應該是屬於每個人的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文本。每個人都可透過該文本,感到認同。那麼過去被忽略或沒有發聲權的故事,就應該被鉤沉出來。多元族群與複眼人視野的各個不同故事,彼此間重新對話,競逐,吵架到眾聲喧嘩才是。

 

這樣的歷史敘事,多元視角彼此對話,眾聲喧嘩的歷史敘事,顯然不是台灣版簡史,好下價值判斷的三言兩語所能承擔。如果我們歷史課堂以道問學為中心,而不是課本,或教科書為中心,那麼師生之間的討論,還可框救教科書文本的不足。遺憾的是,考試領導教學。我們從評鑑試題來觀察,台灣歷史教學之積重難返,實不容樂觀。

 

二、評鑑試題

 

史學重視細節,釐清脈絡,呈現眾聲喧嘩,而不在乎是非成敗,但這份試題卻全都違反這些指標。(圖片由作者提供)

 

上圖是中部名校的歷史段考試題,前十題。名校試題,一般還會被參考書選入,詳解,傳佈,一如學測和指考試題般,成為諸多高中生歷史教育中的一環。

 

很遺憾的,這十題選擇題或配合題,是反史學的。史學重視細節,釐清脈絡,呈現眾聲喧嘩,而不在乎是非成敗。因為在歷史洪流中,美麗、憂愁,成功、失敗,好壞,優劣,不僅難分難解,也因人而異。嚴格來說,歷史沒有標準答案。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當在重構,在歷史洪流翻滾中。可是,這份試題卻傳達歷史有標準答案,可以精確配對。

 

有關十七世紀荷蘭的敘事,在這份試題的第三題中。

 

秤斤女子這幅畫荷蘭原文中的金是gelt,意為錢,呈現□世界經濟交易不可少的一環就是秤錢。因為當時的金、銀幣較軟,重量會隨著使用而磨損、變輕。因此要隨時秤錢幣的重量,以確認真正的價值。作者梅維爾是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

 

如果學生沒看過備課用書,或電子版的教師手冊或教師用的光碟片,那麼他達對此題的線索,也就是課本說,十七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所以,這題選項是E,十七世紀。

 

這評鑑的重點,也就在於學生是否把課本每個字句背下來,然後又有點彈性的運用。至於史學所重視反省,呈現眾聲喧嘩,同理,或如萬花筒般繽紛的精細脈絡,也都在所不論。歷史科,從這份評鑑看來,就是背科,就是要把課本背熟,才能高分。

 

當然,有些學生會另闢蹊徑。他們會找到備課用書,教師手冊或教學光碟,看看老師使用的課本,那他就會看到梅維爾,也可能看到那幅名畫。知道那是十七世紀的藝術品。那就只需將課本、備課用書記熟,有很多線索,就不須懂得如何彈性運用也可以得到高分。義務教育時,基層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不錯,有部分原因就是相關資訊充足,可以拿到電子光碟。光碟中有備課用書,教師手冊,以及供老師參考的模擬試題題庫等等。老師的小孩只要記憶好,夠勤奮,腦筋不用很靈活,就可以取得高分。

 

遺憾的是,無論學生是透過哪條路徑,取得歷史成績高分。在這種評鑑試題下,那都是背科,都是背多分。沒有記誦足夠的課本知識點,成績就是不好。

 

問題是,目前有哪個史家,或有甚麼學理基礎,說史學是多識蟲魚鳥獸的記誦之學呢?  我們基礎教育中的史學實作,還困在背多分的過去之井中,動彈不得。

 

總之,如果歷史教學以課本為中心,以教科書為本,就會將學生侷限在單一視野中,無法明事理,進入人文社會科學的堂奧:反省、同理與認識這個世界。那種以課本為中心的歷史教學,恐怕只是餵食學生石頭與毒蛇。最近有不少老師批評新課綱課本,尤其是台灣史,變得無趣。我想,真正無趣的是以課本為中心展開歷史教學。其實,教科書只是個討論的線索,以師生道問學為中心的課堂,才能燦爛繽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作者為台中一中教師

關鍵字: 教科書 歷史教學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