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整合了新加坡軍方所有的情報業務,並且是和新加坡陸、海、空三軍地位相同的第四軍種。(圖片摘自新加坡國防部)
日前媒體報導,新加坡政府於去年十月底宣布在新加坡武裝部隊成立第四軍種「數碼防衛與情報軍」(Digital and Intelligence Service,DIS)並任命李毅駿准將為首任總長。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在「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成軍典禮致詞中表示:「成立『數碼防衛與情報軍』將有助新加坡對抗數位與資訊等領域的安全威脅」,她強調「過去十年,許多國家遭受攻擊並非來自傳統武裝衝突,而是來自數位與網路領域。」
根據新加坡媒體的報導,「數碼防衛與情報軍」並不僅止於網路作戰,也包括對抗認知作戰和統轄新加坡國防部安全與情報局(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Division)等軍方情報單位,簡而言之,「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整合了新加坡軍方所有的情報業務,並且是和新加坡陸、海、空三軍地位相同的第四軍種。
關於「數碼防衛與情報軍」的未來角色及任務性質,已經有學者杜貞儀在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雙週報》給予詳盡的論述,而讓筆者更感到興趣的是新國政府嘗試把網路作戰、心戰及情報單位進行結合的構想。
其實在過往的情報世界,對於是否該把情報力量視為第四軍種,國內外情報圈都不斷有人提出這樣的倡議。
以台灣情報界來說,前國防部情報局上校楊鵬在回憶錄《見證一生》曾記述他在1960年代的內部研究報告中,主張應該將情報力量視為跟陸、海、空三軍軍種等量齊觀的「第四軍種」,此一構想得到當時國安局長陳大慶的重視。而在1990年代初的法國,有感於1990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在影像、通信、電子等情報蒐集途徑嚴重依賴美國的情報自主問題,當時法國軍方、政界、情報界也出現要求整合軍方所有情報部門成立「情報軍」的呼聲,最終法國國防部是採取成立軍事情報局(DRM)的折衷方案。
從前述的例子看來,無論是國內外的情報界,都有人設想將情報力量整合提升為第四軍種,而今日新加坡軍方則是實現這個構想,並且納入網路作戰、認知作戰等範疇。
看到「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成為新加坡軍隊第四軍種,吾人不禁想到,今日台灣軍隊是否可以效法新加坡設立台灣版的「數碼防衛與情報軍」?
綜觀今日的台灣軍隊,雖然在2017年成立資通電軍,不過該部隊是以網路作戰、電子作戰為主要任務,並未納入情報作戰、認知作戰等範疇。而軍方原有的軍情局、政戰局、電展室等情報機構,則是跟資通電軍各自分立,目前並未見到將這些單位整合運用的構想。
相對於新加坡軍方,台灣軍方的政戰、情報單位成立時間更早,累積的經驗更多,照理來說,台灣應該更具備成立台灣版「數碼防衛與情報軍」的條件。
依筆者淺見,台灣應該借鑒新加坡成立「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整合目前軍方現有的資通電軍、軍情局、政戰局、電展室等情報機構,統整為真正的第四軍種。
事實上,成立台灣版「數碼防衛與情報軍」在防衛台灣上是可以帶來無形的效益,不僅只於消極的防禦作為,在攻勢作為上同樣有發揮的空間。
日前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針對台海戰爭的兵推引發熱議,兵推當中出現美軍是否該對中國本土進行打擊的議題讓各方激辯不已,吾人可以看到對中國本土進行打擊可能引發衝突升級的政治影響,的確讓美國不少國安人士猶豫不決,即使是台灣軍方以巡弋飛彈對中國進行源頭打擊,也面臨到數量有限無法擴大打擊面的局限。
如果跳脫常規武器的「源頭打擊」,改採無形的「源頭打擊」是否會達到同樣的效果?曾任職政戰部門的何中尉在《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系列文章中在〈對中共發動網路輿論戰的19項要領(上)〉和〈對中共發動網路輿論戰的19項要領(下)〉等文章建議台灣應該運用中國共產黨體制的裂縫,反制中共針對台灣的認知作戰,從去年習近平加速排除團派勢力、「清零」政策激發的白紙運動、大量中國商界菁英「潤」出中國、無序解封造成大量人民病亡積累的民怨等中國社會變化,在在證明何中尉論點的敏銳度和精準。
如果能夠整合並建立台灣版「數碼防衛與情報軍」,依循前述何中尉的主張,善用政治作戰在心理層面打擊中國共產黨,達到的震懾能力是不亞於「雲峰」、「雄三」等巡弋飛彈的效果,除了政治作戰之外,可以運用網路作戰針對中共的社會控制工具,如「健康碼」、「社會信用體系」、「天網」進行擾亂,而軍情局則從前述友軍創造的空間找尋行動機會、招募潛在的情報來源,這些策略可以統合運用,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交互運用,在無形戰場上為台灣贏得更多機會。
這方面的工作在非戰時就可以用於反制中國的認知作戰及「灰色地帶」策略,倘若台海衝突真的爆發,更可以從這些層面全面打擊甚至重創真正的「源頭」――中國共產黨對於中國社會的控制,進而威脅到中國共產黨最在乎的核心利益,那就是統治權,而且可以無遠弗屆,無論是中國商界菁英、中產階級、內陸農村民眾或中共黨內幹部,都是潛在的影響受眾,讓中國共產黨在犯台時面臨更大的負面成本考量。
倘若要整合各情報單位成立台灣版「數碼防衛與情報軍」,面臨的整合、指揮、位階、隸屬等等問題無疑是需要更多的討論。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今日台灣軍方的政戰局、軍情局、電展室、資通電軍各自都存在著急需改革的內部問題,以政戰局來說,前述何中尉在《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系列文章指摘政戰體系的僵化顢頇、因循苟且等沉疴,時至今日並未看到明顯的改善,而其他軍方情報機構也面臨著類似問題。這些都急待主政者及國安團隊、國防部主事者儘速採取相應的改革措施。
總而言之,整合運用軍方情報機構的構想,應該作為未來台灣國防及情報領域改革的討論方向之一。
當學者廖宏祥提醒台灣應正視CSIS兵棋推演的盲點「無法模擬特務和情報工作」,疾呼重整情報和反情報工作,突現出台灣面對認知作戰、網路作戰及情報戰等無形戰場的嚴峻現實。面對當前的局面,主政者和相關主事者應該思考統合軍方情報力量的必要性。
是否該效法新加坡成立台灣版「國防數碼防衛與情報軍」,有賴於主政者及國安團隊、國防部主事者的眼界和決斷。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