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多多」進軍美國,等於讓中國商家不再需要借殼上市(亞馬遜),而是大家一起組隊進入美國市場。(圖片擷取自網路)
中國大型電商「拚多多」的英文註冊名是Pinduoduo,去年九月它以「Temu」名號進軍美國市場,當時被認為將對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con.com)帶來嚴峻挑戰。透過FB、IG、微信密集發布廣告,上線兩個月後,Temu應用程式下載量已擠身美國電商排名前列,算是取得了初步成功。
美國擁有全球最大零售市場,到美國賣東西當然更有利可圖,但「拚多多」進軍美國,背後則另有推力,就像中國電商業近年多有海外擴張嘗試一樣,主要原因無不受制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消費者支出停滯又電商飽和,企業很難再光靠內需發大財,「拚多多」這樣的電商尤其如此。
「拚多多」2015年在中國異軍突起,靠著直接串連製造商和消費者,大幅減少中間商成本,短短幾年就躍升中國三大電商之一,但它的產品銷售目標主要針對低價購買者,和阿里巴巴、京東的市場略有區隔,當中國經濟好,「拚多多」憑著低價市場中的數百萬固定中國消費群,就足以和阿里巴巴、京東平起平坐,但當中國經濟停滯,低價市場消費者購買商品率先變得保守,它的營收就受到直接影響。這也是促使「拚多多」即便對海外市場不甚熟悉,仍放手到美國一搏。
只是,「拚多多」到了美國換上Temu名字,依舊主打「低價顧客群」,就像當初它在中國創辦時一樣,一開始除了全面提供八折優惠,幾乎所有女裝的價格都低於20美元,這當然取決於它和許多中國低成本製造商長期合作,才能有此價格優勢。為了進軍美國,「拚多多」於是再又投下數十億美元,在中國製造商間創建100個出口為導向的品牌,企圖心相當強。
問題就在Temu每一項產品價格都很低廉,代表總量收益也許漂亮,但單一產品獲利並不高,任何一家公司要成功爭取到一名新的美國消費者,所投入成本遠遠高過得到一名中國消費者,根據市場估算,Temu每年至少得額外付出十億美元宣傳、廣告和行銷,才有可能快速在美國建立廣大客群,而薄利多銷的它,最需要的就是大量客戶。如此一來,Temu網站上產品的毛利就只會更低,甚至低於它在中國賺得的水準。那麼,當「拚多多」繼續大賺其錢,損失終究在誰身上?
這就讓人再想到兩年前,一名「拚多多」職員在網路上揭露同事恐因過勞住院,卻遭解雇的事件。因為這名員工的現身說法,「拚多多」才被掀開血汗工廠的一面,諸如員工每週工時平均70到87小時,國定假日被取消,員工餐廳餐飲品質低落,以及在有1000名員工的所在樓層,竟只有八個廁所隔間,說「拚多多」是中國科技業的996文化代表並不為過(每天從早上9時工作到晚上9時,一週工作六天)。同一時間,員工「病故」、「跳樓」事件接二連三,「拚多多」事業形象大舉滑落,甚至被迫退出中國春晚的贊助商。
美國勞權雖然不比歐洲,且就算亞馬遜也為了快速將貨品送到消費者手上,而遭到無視勞權的批評,但絕對仍好過「拚多多」拚死壓榨人力的作法。另方面,過去以來,亞馬遜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其實是它們架上有些商品品質太差,罵聲最高的一刻,正巧也是亞馬遜站內中國供應商和他國供應商比例達到近50:50的時候。在「拚多多」之前,不少中國血汗工廠的商品,早已進入亞馬遜,並且同樣以「低價」占有優勢。
在關於亞馬遜的經營分析中,過去經常提到的一點就是:中國商家既是亞馬遜的力量源泉,也是該公司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理由在於,中國商家總能提供多樣且價格低廉的產品,不過,卻又最常出現劣質、危險產品,加上中國賣家「操縱客戶評論」劣跡斑斑,很多細節連美國消費者保護法都顧及不了。去年亞馬遜的中國商家比例下滑到4成左右,或許算是亞馬遜對站內商品品質批評的一種回應。
回到「拚多多」,它等於讓中國商家不再需要借殼上市(亞馬遜),而是大家一起組隊進入美國市場。在製造成本上,根本沒有一家美國公司能和「拚多多」轄下的中國製造商競爭,這是美國該擔心的,至於更該擔心的是,就如《衛報》記者去年在分析「拚多多」即將進軍美國時所寫,亞馬遜有沒有必要為了和「拚多多」競爭,而把中國式的勞工條件帶入美國。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