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跡象顯示,和以色列空軍切磋的MiG-29戰機,來自波蘭空軍。圖為和F-16編隊飛行的MiG-29。(取自波蘭空軍)
周圍被阿拉伯國家包圍的以色列,雖然在歷次以阿戰爭中取勝,並在1980年代與埃及關係好轉,但始終面臨軍事上的威脅。以色列空軍為此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短暫取得當時很可會被阿拉伯國家大量採購,新銳的俄製MiG-29戰機,以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效果。
The Drive網站報導,以色列取得敵方戰機進行測評,找出反制之道並非罕見,很早就透過阿拉伯國家空軍叛逃的戰機了解性能。除了舊型的MiG-17/19還有MiG-21之外,在1989年取得敘利亞空軍的MiG-23 MLD戰機進行研究測試,這款戰機雖然空戰性能遜於F-4與F-16,但卻具備R-23/24中程空對空飛彈,能在當時僅有短程「響尾蛇」紅外線飛彈的以軍F-16A射程之外搶先開火,創下擊落多架F-16A的紀錄。
— Sameer Joshi (@joe_sameer) February 26, 2020
以軍的F-15和MiG-23進行演訓。
而在90年代中期,最具威脅的對手——伊朗與敘利亞空軍已開始接收MiG-29,與以色列關係好轉的埃及也在2015年採購一批現代化MiG-29M/M2,於2020年交機。美國也曾在90年代從剛獨立的摩爾多瓦,取得一批更先進、原前蘇聯空軍的MiG-29(9.13)系列戰機,並在美國本土被人目擊有MiG-29、Su-27進行空戰演練。
在1997年4月有3架單座型MiG-29A戰機飛抵以色列,此後在數週的時間內由以色列的試飛員進行全面性的深入了解,並且還升空與以軍戰機展開空戰演練。報導指出,雖然以軍對MiG-29A來源保密,並從塗裝和國徽覆蓋的外型分析,推斷是波蘭空軍的戰機,而當時操作F-16A戰機的以軍第253中隊,則大量參與了測評任務。而過程中,波軍的地勤與飛官也一同抵達以色列,大部分的飛行任務也是由波軍飛官駕駛進行;而參與試駕的以軍飛官,則事先進行了專門培訓,尤其戰機所有的介面與訓練手冊都是俄文。
化名M中校的當時飛測中心指揮官表示:「在試飛的時候,一直都謹記這是架對我們最具戰略威脅的先進戰機」。並且由於這架俄製戰機從基地起飛太特殊,會讓所有人都暫時放下手邊工作,注視著它起飛升空。而在操作上,除了介面是西里爾字母,採用公制而不是英制規格,甚至語音警報系統都是俄語,而不得不在介面上臨時加個英文小標牌。化名G中將的當年試飛員解釋道,每試飛1小時左右都會進行2至3小時的匯報,甚至更久時間。
據稱MiG-29A主要是與F-15、F-16進行空戰演練,有消息稱舊式的F-4E也曾來會會這個「後起之秀」。而在試飛過程中,以軍了解到MiG-29A在某先情況下優於己方戰機;化名M中將的試飛員透露,尤其在需要保持能量的「轉彎」(turn and burn)纏鬥。另外,雖然普遍認為俄系雷達性能遜於西方,但是以軍高度重視MiG-29的N019脈衝都普勒雷達,並且IRST紅外線與追蹤系統也讓以軍大開眼界;化名N少校的飛官指出:「雖然有些地方不方便、達不到以色列自製系統的要求,但整體來說這架飛機的射控系統效果相當好。」
G中將指出,MiG-29A將雷達、頭盔以及飛彈整合,紅外線導引的短程飛彈搭配雷達導引的中程飛彈,而IRST可以不用雷達透過熱訊跡識別目標,全部搭配就在一起,就成為一套先進的武器系統。報導強調,當時西方戰機尚未普及類似的系統,以色列空軍尚在使用雷達半主動導引的AIM-7系列「麻雀」飛彈,也還未推出紅外線/雷射導引的Python飛彈(這裡指的應該是Python-4)。
另外,MiG-29A的自動化程度也讓以軍大開眼界,甚至還能由飛行員將參數輸入電腦,在惡劣天候或其他障礙情況自動降落,不過以軍試飛員並未親自測試這項功能;另外還有克服飛官人體「黑暈」現象,讓戰機能自動恢復穩定的系統,西方在新一代的戰機才引進這種設計。不過,人體工學不佳依然是MiG-29A最大的缺點,並且無法掛載大量空對地武器也是一大劣勢(因此外銷遜於Su-27/30系列)。
G中將表示,MiG-29A是台典型的俄國貨,尤其在可靠性方面加分不少,很少出現故障,值得信賴、堅固並且體積龐大。相較之下,F-15和F-16就精緻許多。但隨著以軍已普遍裝備更多且更先進的F-15與F-16改良型戰機,還有最新銳的第五代戰機F-35I,伊朗與敘利亞空軍保有的MiG-29系列戰機基本上沒有取勝可能。不過,MiG-29近期仍將出盡鋒頭,當前極力需要各種武器對抗俄國入侵的烏克蘭,十分需要MiG-29這種耐操而不至於落伍的戰機;目前除波蘭之外,斯洛伐克也願提供MiG-29機隊軍援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