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每週需要20萬發砲彈以及飛彈,而歐美國家彈藥供給卻跟不上烏克蘭消耗的速度。(美聯社)
俄烏戰爭週年之際,戰況陷入膠著,事件的焦點從戰車戰機轉向彈藥的消耗與補充,烏克蘭能否獲得足夠的彈藥撐到西方先進戰車部署到前線,成為烏軍扭轉戰局與收復失土的關鍵。2023年2月18日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I. Kuleba)表示該國最急需的是「彈藥、火砲和戰車」。烏軍每週需要20萬發砲彈以及飛彈,而歐美國家彈藥供給卻跟不上烏克蘭消耗的速度。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創辦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2月22日對媒體宣稱瓦格納戰士死於「砲彈饑荒」,並指控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和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拒絕提供彈藥給瓦格納的戰士形同「叛國」,呼籲俄人施壓正規軍分享更多彈藥給他的軍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這場戰爭已經成了「後勤補給的競賽」。
俄烏戰區與台灣海島環境彈藥補給條件有所不同
俄烏戰爭主要戰區位於東歐的廣大陸地區域,雙方現行在沒有空優的情況下,依賴以鐵公路為主的交通路網來進行補給作業,由於路網的多方向連結特性,補給作業得以彈性而多變的方式來避免敵方的攻擊,在開闊的平原地區儲放站則成為容易遭鎖定的目標。由於可能得益於對戰場環境的熟悉,加上彈性與靈活的機動變化安排,烏克蘭在彈藥補給作業效益上顯然優於俄羅斯。
台灣的海島地理環境則與俄烏戰場完全不一樣。在相對有限區域內山地、丘陵、溪流與平原交織加上高度城市化,形成複雜且多變的環境。密布的路網一樣提供了補給路線安排的彈性與靈活度,地理環境同時也提供了彈藥儲放分散與隱密的優勢。
然而就來自境外的補給而言,烏克蘭與台灣卻面臨了完全不同的處境。烏克蘭的大部分軍工設施可能因俄羅斯的攻擊破壞而無法運作,彈藥補給多依靠西方友盟的支援。烏克蘭與周遭鄰國有著相當長的陸上邊界,來自國際的補給支援大部從西部邊境經過路網運入國境,補給集散中心設於境外靠近邊界之處,安全性得以確保。台灣四面環海與鄰國並無陸地相連,軍民用物資與武器彈藥的境外補給風險程度相對高,也正因為如此,國內外不乏有大幅增加台灣戰備物資儲備的提議。
台灣可強化國防工業基礎彈性建構彈藥備援能量
增加儲備固然重要,然而在儲放容量有限的條件下,隨著戰場消耗的增加,如果來自境外的支援未能及時抵達,戰場壓力與風險隨之上升。台灣目前雖有相關武器彈藥的產製能力,然產能畢竟有限,是否能因應戰場的損耗速率不無疑慮。當前國防產業自主重點除了儎台建造與飛彈相關關鍵技術的發展上,也應思考傳統武器彈藥製造能量的開發。
台灣的精密金屬加工技術已是相當成熟,國防部軍備所屬廠所亦具備相關製程能力,政府可以點檢具有合適產製能力的民間企業,規劃平戰轉換執行作法,在需求來臨時能順利運用民間設備技術成功轉型投入彈藥生產。回顧抗戰時期重慶大轟炸當下山洞內機器裝備仍可持續運轉的紀錄片段,彈藥生產場所亦可考慮山地丘陵與隧道特性,開發預置具有隱密且安全性高的山洞,提高彈藥供給的安全與穩定性,以維繫戰場作戰需求的持續力確保韌性。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