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在烏克蘭失敗的嚇阻行為,太平洋論壇「若台灣淪陷」的想定報告,即試圖呼籲國際各界,失效的嚇阻不能在台海發生。(美聯社)
美國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近期揭示一份想定報告,針對台灣面對中共武力犯台時,不論係因獨自應戰而淪陷,或因美國與其盟軍太晚介入或能力投入不足而淪陷等兩種情境,探析印太區域內的國家與世界秩序將承受何種代價與後果。報告也反思現階段該如何調整對台政策,避免想定情境之發生。鑒於報告標題「台灣淪陷後的世界」(The World After Taiwan’s Fall)在直觀上之聳動,引發熱議。然關於該份報告為何單純聚焦一個假設結果(台灣淪陷),與其戰略目的之意涵等討論則較為有限。惟此,本文試圖探析此篇報告內,「若台灣淪陷」想定之戰略意涵。
喚起危機意識並強化對中國之嚇阻
此想定報告的目的旨在喚起各界認知台灣不能淪陷的憂患意識,俾利調整政策,共同強化對中國的嚇阻,方可達到避戰效果。報告指出,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各界也提高對於中國野心之關注,擔憂中國或將仿效俄國,併吞台灣。然而若僅止於關注,無法在實質手段上強化嚇阻,可能讓中國誤解許多國家假定台海危機僅係世界一個角落的爭端,產生誤判。因此,該報告跳過細部的國際系統性因素與大國間動態的能力分配及制約,直接提出「若台灣淪陷」的極端假設,希冀各方能體會若失去台灣的嚴重性與無法挽回的損失,進而提高區域行為者與美國及台灣合作的急迫性與意願,聯合向中國傳遞清晰訊息,武力犯台代價巨大,得不償失。
此報告的想定練習,也確實引發強化對中嚇阻的呼籲。日本防衛大學教授神谷萬丈表示,探討「若台灣淪陷」的想定情況會發現,台灣淪陷將對美日安全造成嚴重衝擊。各界專家應聚焦現階段的應急與嚇阻,不讓台灣淪陷。若台灣真的陷落並受中共控制,日本可能將面對一個充滿敵意的台灣,其安全政策框架需全面重建。更嚴重的是,美日的第二島鏈將面臨從未有過的壓力,因中國的核子潛艇可利用台灣的東部水域,在不易被美日偵查的情況下長驅直入太平洋。中國藉由台灣延伸的投射能力與飛彈部署甚至可以掌控巴士海峽、封鎖南海,截斷日本的「海上交通線」(Sea Lines of Communication)。琉球群島、宮古海峽與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都將成為受解放軍脅迫的範圍。日本本土在飛彈防禦上將面臨可能來自中國與台灣兩地不同的威脅,大幅削弱飛彈防禦的效用。簡言之,若台灣淪陷,日本將永無安寧之日。
台灣的安全與印太及「自由國際秩序」之穩定密不可分
太平洋論壇「若台灣淪陷」想定報告的另一戰略意涵,旨在凸顯台灣的安全與印太區域,及戰後美國主導以規則為基準的「自由國際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之穩定密不可分。報告指出,若台灣淪陷,中國統治印太區域的實力與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範圍預計順勢擴張,引發區域行為者的不安與轉向扈從中國的骨牌效應。長期以來台美在衛星、海事、貨運等區域「指管通資情監偵」(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Computers、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的優勢將失效。解放軍反將占據上風位置,延伸有利中共的情監偵領域。解放軍屆時在台灣所部署的轟炸機基地與飛彈系統可大幅弱化美軍在印太盟國的即時反應能力。新德里智庫學者鄭嘉賓更認為,中國成功佔領台灣後,將會開始尋找下一個區域目標,在第一島鏈已被突破的前提下,日本或印度將首當其衝,成為中國共產黨轉移內政焦點,對內凝聚勢力的對抗對象。
在上述想定條件成立下,北京將有能力脅迫南韓,日本,泰國,菲律賓扈從中國主導的區域安全秩序。其他東協國家或將放棄「避險」(Hedging),骨牌式的倒向中國。澳洲學者戴維斯表示,中國攻占台灣的象徵意義在於中國將可更自由與放縱的在印太區域擴展其手段,正式成為區域霸權(Hegemon)。
《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的建制會因為台灣的淪陷而崩塌。國際間「中型國家」(Middle Power)因為恐懼、不信任與對美國能力及信用的失望,而不得不考慮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爭取發展獨立的核武嚇阻能力。北韓在此假定推演中也會受到激勵,觸發朝鮮半島的動盪局勢。動盪的國際環境可讓中共獲取更多空間,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影響力,同時散布專制主義與高舉社會穩定的中國式價值。
失效的嚇阻不能再次發生
嚇阻的目的是避戰。透過能力、信用與溝通等訊號傳遞,讓被嚇阻方不願輕舉妄動,因後果不堪設想。在俄國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的當下,各界應深刻檢討為何對俄國的嚇阻失效,為何普欽(Vladimir Putin)錯誤解讀出兵時的國際環境,認為俄國有機可乘,忽略俄烏「雙輸」(Lose-Lose)的後果?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教授德瑞茲納(Daniel Drezner)點出,北約的不團結,各國對嚇阻強化的輕忽,與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等事件都可能讓普欽誤判其侵略行為不僅不會受到實質阻礙,更可破壞北約成員之團結。
借鏡在烏克蘭失敗的嚇阻行為,太平洋論壇「若台灣淪陷」的想定報告試圖呼籲國際各界,失效的嚇阻不能在台海發生。當前美國與日本戰略模糊的論述,某個程度上創造出一種可能不介入台海危機的風險,容易讓北京錯誤解讀為美日的不情願與猶豫。如何在象徵性政策標語與實質有利台灣的行為及手段中保持平衡,有效強化對中嚇阻,將為我國未來與印太夥伴商討的重點。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