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既美!皺紋垂暮稀髮何以不美?(取自Pexels)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美容產品都要強調「回復年輕」?有人會說,這是商業陰謀,為了讓大家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年輕,才會不斷消費。但商業訴求往往也要貼合社會文化,是什麼樣的思想成就這樣的訴求呢?
有人這時會說,因為年輕就是美啊,哪個人不想回到體力、細胞活性最高峰的時期?但是美的定義往往有其所對應的情境性。聯合國大會上如果每個專家都整容為20歲的樣子,穿著短褲展現肌肉,畫面不會很突兀嗎?拉斐爾雅典學院中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都不是年輕人,但為何畫作特別值錢,還被視為美好世界的象徵?
「回復年輕」其實是「老人不需要打扮」的社會思想下產生的。退休了,平安就好,其他隨便。年輕人拿名牌包,我拿塑膠袋。於是社會上區分出兩道風景,一邊是講究的年輕人,只要講究,50歲仍會被誇年輕。一邊是退休的老人,而沒有年輕人想要追隨成為這樣的人。
這種思想下,所有的政策,提到老人不外乎保險、照護、醫療,好像退休後的人生只有這種事情重要,沒有愛、沒有追求。這是整個社會思想框架的錯?還是退休後不再講究、不再追尋目標,身為共犯的我們的錯?
吳春城博士
國內知名趨勢觀察專家,曾獲台灣廣告史中心推崇為「上位公關的先行者」。33歲時因應台灣民主化趨勢,以「審度天下大勢,引領時代風騷」為職志,創辦戰國策顧問公司,至今為國內最大型公關集團,擔任全球前八大品牌長約顧問,八度蟬聯台灣最佳公關公司。
60歲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創設「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力圖以「壯世代(Strong Generation)」取代「老人」、「銀髮族」等負面字眼,提倡高齡解放運動,推動壯文化、壯政策、壯產業、壯Style,期待為超高齡化與超少子化已危及國安的台灣,尋找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