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如果能成功開發出地方型的科技園區,也許能對隔鄰、目前已經擁擠的新竹科學園區產生互補作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行政大樓/維基百科)
新竹縣長楊文科在竹北新設立科學園區,有可能開創台灣新科學園區的模式,嘉義縣長翁章梁也有類似的作法,兩者皆值得觀察與期待。但因爲新竹縣相隔新竹市科學園區,更有其特殊意義。
分幾點來說明,新竹市科學園區隸屬中央政府國科會,經過多年發展已近飽和,而其不再有稅務獎勵,在園區內的小廠商已經沒有「特別環境」的有利條件,此外,園區自成一格的隔離效果,讓新竹市舊城無法與新生城市融和,反倒造成竹北新城市和全世界各地「新科技產生新居民聚落」的發展有所不同。
本來,科技新聚落應該讓新住民與傳統舊城區互補互成,如此才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曾經掌管過新竹與台中兩大科學園區的楊文科縣長,對園區歸中央而與地方政府造成的侷限性,有比別人更多的體悟,新竹縣如果能成功開發出地方型的科技園區,也許能對隔鄰、目前已經擁擠的新竹科學園區產生互補作用,並讓新竹縣竹北AI科學園區利用新竹科學園區的資源,去開創新世代產業的生意模式。
大型代工生意模式所稱的電子五哥,多年來都是低毛利的生意模式,這樣的生意模式要轉型很困難,因為毛利低就沒有多餘的錢做管理優化與產品技術升級,雖然營業金額大,但是資產報酬率卻不高,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簡單說就是用多少資產賺多少錢。
例如,台積電雖然投入很大的資產,也賺很多錢,毛率是電子五哥毛率的5倍。相反地,電子五哥投入很多的錢,卻賺很少的錢,面板產業就是這樣的模式,這種生意模式剛好是台積電的相反。
要再創造一個像台積電這樣的產業及生意模式是否有可能?有別於傳統科學園區,去開發比較小型的竹北AI科學園區,楊文科縣長在嘗試的是什麼新的生意模式?能否用小的錢賺大的錢?
台灣IT產業的另外挑戰是,創新人才所需的支援系統資源不夠,單純的創意與創新並無法成為一個產業,也很難育成獨角獸型的公司。首先因爲創投基金在台灣已經很難找到好的新創公司,即使找到了這樣的公司(千里馬),也要有大型的公司願意購併(伯樂),才能讓新創投資人順利出場,創投基金公司賺了錢,才會繼續投入有風險的新創,如此後浪推前浪生生不息,簡單說,沒有錢就沒有膽,奄奄一息的創投產業很難幫助新創公司成功,普通的說法就是氣不夠長。
開發一個小的科學園區能否形成完整的生態環境,綜合組成自給自足的新創育成系統。這樣的生態系統就是跟全世界的創投資金市場與國際人才串在一起。宜居的生活環境與工作場域融合是首要的條件,人類的創作是受環境影響的產物。
什麼是科技新創新產業者的宜居環境?在怎麼樣的工作場域可以有助創新?
過去2、30年的電子製造產業走的是「垂直整合,水平分工」的路,鴻海就是很成功的例子,也因此帶起不同產業的群聚效應(cluster effect),然而在雲端計算跟端智能的時代,所需要的是「集體智慧、共同創作」。手機上跑的APP已經無所不能,亞馬遜、微軟、谷歌等等超大型雲服務,更因快速寬頻與無線通信5G及接下來的6G聯結,讓每個裝置、每個人都有無限的計算能力,也就是無限可能的智能。
IT產業在往後只會進步的愈來愈快,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將和IT產業更直接有關,每個產業也都須要做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DX.),台灣的IT數位產業也有更大面向的挑戰與機會,生產製造當然很重要,然而是否只要固守這一塊?如前所述,製造業往往投入很多資金,相對的回收卻是小的。科學園區的規劃應該也要從這樣的角度來思考。
常常有人會這樣問:為什麼像iPhone 這樣的手機不是Sony這樣的公司創造出來?像Amazon、Google、MicroSoft、Facebook這樣的公司都是出現在美國?那台灣的IT產業的未來將會發展成怎麼樣的形態?像毛毛蟲跟蝴蝶的關係,這是新形態科學園區必須要有的變形,當城市的發展只為了特定圖像中的人,那會變成什麼呢?也就是說,竹北AI產業科學園區要變成什麼樣子,思考的不只是這個園區,不只是竹北,而是整個大新竹,甚至擴及到桃竹苗,那就會有趣多了。
※作者為科技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