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讓台灣依賴它,但是它不要你看穿這種溫水煮青蛙的依賴本質。(湯森路透)
想要參加WHA還不簡單,如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所言:「台灣政府回到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就可以了。問題是,台灣人民同意這個作法嗎?民選的民進黨政府可以為了這一年五天的有限國際參與,而忽略台灣民意逕行決定承認九二共識嗎?
這個道理誰都懂,當然也包括對岸的共產黨政府;但老共卻仍堅持與台灣民意為敵,只有兩個理由可以解釋:第一、它有內部的問題要處理,已顧不得兩岸關係;第二、它仍希望透過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製造台灣內部紛亂,從而攫取政治利益;更精確地講,就是對台灣內部進行統戰。
先說第一點。在國民黨勢力孱弱不堪的此刻,共產黨應該早有與民進黨政府長期打交道的政治盤算。而如果中共的對台系統真的對民進黨做過深入研究的話,它應該會很清楚地得到一個結論:放眼未來一、二十年,蔡英文應該是共產黨舉目所見對兩岸關係最溫和的民進黨領導人。在過去的一年裡,蔡英文對兩岸關係口不出惡言,低調婉拒達賴與熱比婭的來訪,不挑戰馬英九政府參與WHA的模式,做的幾乎是沒有九二共識之名的九二共識,其實早已在民進黨內部蓄積強大不滿。
在中共十九大權力接班之前,習近平不會希望兩岸關係添亂,這是他與蔡英文的共同利益。但老共選擇在此刻就台灣參與WHA問題上堅壁清野,顯示其內部紛亂可能又再度升級,讓兩岸關係的議題排序又往後遞延。習近平藉著壓制民進黨政府來回應共產黨強硬派,卻也導致蔡英文的溫和作法必須承擔更多綠營基本教義派的壓力。對於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台灣人無能為力,但主事者必須有盱衡全局的理解。
兩岸關係是一種動態均衡,它不存在一種素樸的典範,卻會隨著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與台灣內部的民主選舉而不斷地變動。中共很清楚這種變動的兩岸關係本質,因此在過去二十年透過不斷鬥爭、遠交近攻的統戰手段,從中攫取最大的政治利益。而如果台灣人想維護自己的民主體制並與之對應,就必須洞悉這樣的統戰思維。
若以藍綠政黨的統獨軸線為光譜,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之所以較為中國政府所接受,不是因為它「親中」,而是因為一個當時至少擁有四成選票的民進黨站在國民黨的左邊,老共必須靠扶持國民黨來打壓民進黨。同樣地,蔡英文執行「沒有九二共識之名的九二共識政策」仍遭冷和,不是因為蔡「反中」,而是一個可能仍有三成選票的國民黨站在她的右邊,老共必須壓抑民進黨給予國民黨養分。簡言之,讓台灣維持一個因為兩岸政策「分歧」而分裂的兩大黨格局,才符合中國的最高利益。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在其新著《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裡指陳,「(中國)統戰的最高『境界』,就是壓抑人們對『依賴關係』的指認,使之成為『政治無意識』,讓依賴者不質疑依賴關係的意義。」這說法放在蔡英文政府無法參加WHA的議題上,就是中國不斷地打壓台灣國際參與的作法,不斷地形塑民進黨政府「無能」處理兩岸關係的印象,而忘卻必須「依賴」中國批准才能參加WHA的既有事實。中國要讓台灣依賴它,但是它不要你看穿這種溫水煮青蛙的依賴本質,這才是最致命的。
以醫療人權、普世價值去譴責中國是土匪是無用的,因為這些打壓就是要讓台灣畏懼,這種因為畏懼而產生的依賴,混淆敵我之辨,更能逐步侵蝕台灣的民主體制。如果無法洞悉這種統戰手法,還每天想著藍綠鬥爭,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比對方更能「處理」兩岸關係,那每年的WHA、三年一次的ICAO(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以及可預見的邦交國斷交及國際參與,都是對台灣的民主耐受度的考驗;未來不管誰取得政權,再回頭,台灣已是百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