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公司將於3月20日發行「注音符號郵票(第1輯)」,希望能為孩童增加學習樂趣及欣賞台灣寶島之美。(中華郵政提供)
注音符號為兒童學習語文、認識國字的重要工具,為增加學習樂趣及欣賞臺灣寶島之美,中華郵政公司規劃郵票4輯依序發行,於3月20日發行「注音符號郵票(第1輯)」,首輯1套10枚,以「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結合行政區地圖及當地特色為設計。
中華郵政集郵處副處長鄭麗華表示,每個郵票上的文字、圖案都對應台灣一個地方的特色,如:ㄅ:北投、溫泉。ㄆ:平溪、天燈。ㄇ:馬公、西瀛虹橋。ㄈ:富里、金針花。ㄉ:東港、黑鮪魚。ㄊ:頭份、油桐花。ㄋ:南竿、八八坑道。ㄌ:鹿谷、茶。ㄍ:觀音、蓮花。ㄎ:口湖、烏魚子。
鄭麗華說,希望除了讓孩童認識注音外,也能了解家鄉個地方特色。另外,鄭麗華提及,37個注音符號,會在2年內分4輯發行完畢,未來也會規畫讓每個縣市出現的頻率更加平均。
中華郵政表示,此次郵票面值均為6元,配合郵票發行,特印製首日封、貼票卡、護票卡及活頁集郵卡各1批,提前於3月16日發售;另製作預銷首日戳套票封,於郵票發行當日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