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侯友宜常用行動或語言暗示他否定的事情,但卻很少說出他的主張與看法。(圖片摘自侯友宜臉書)
從29年前總統直接民選入憲以來,台灣就是一個以總統職位為核心在運轉的政治。執政時,總統是必然的黨主席人選,少數時候出現總統不兼黨主席,通常只是「敗戰處理」的過渡黨主席。在野時,黨主席雖然未必是總統參(候)選人,但只要出現最具實力的潛在總統參選人,黨主席隨即失去領導這個政黨的功能。因為總統職權具有強烈排他性,所以「一黨不容二主」,若出現總統(參選人)與黨主席權力雙箭頭的時候,通常也是這個政黨開始倒楣的時候。
於是,在台灣任何想選總統的人,通常一定全力爭取該政黨的黨主席職位。李登輝1996年選總統時是黨主席,馬英九與蔡英文也都是以黨主席身分當選總統,2000年的陳水扁是唯一的例外,不過他有一個矢志推動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要扶扁上任的時任黨主席林義雄。過去近30年來,像侯友宜這樣,對黨務幾乎不聞不問、與自己所屬政黨涇渭分明,卻又想爭取國民黨提名的總統擬參選人,可說是絕無僅有。
侯友宜遲遲不願表態是否參選總統,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很不認同,她說,不清楚侯友宜為何要等六月以後才宣布,如果是怕議會質詢,被當成箭靶,那以後選總統的箭靶不是更多?要成大位的人怎麼會怕成議會的箭靶?講就講(選總統),既然大家期待,不要口風那麼緊。
黃呂錦茹與許多藍營支持者一樣,對侯友宜的期待很深;不過,她這番話並沒有說到侯友宜的心坎裡。
侯友宜不表態是否選總統,看似要避免「落跑市長」的指控;但真正原因是,只要侯友宜不表態,他就不是「總統擬參選人」,只要他不是「總統擬參選人」,他跟媒體就只會在「是否參選總統」的問題上打轉,他也就不用回答「我要怎麼參選總統」的問題。
「怎麼參選總統」的問題對賴清德、朱立倫,甚至郭台銘,可能不是太大問題,但對於侯友宜卻至關重大;因為,侯友宜的形象其實是建立在他作為一個「最不像國民黨的國民黨公職」身上。侯友宜最早由朱立倫引薦提拔進入國民黨,但他選上新北市長後就與朱立倫各走各路;4年前韓流風靡全黨,但侯友宜卻始終與韓保持距離;侯不背書後來一敗塗地的四大公投案,也是唯一一個沒在南投立委補選選前之夜亮相的重要藍營公職。幾天前,他跳出來抨擊黨的選舉策略委員會成員不妥,說是要拒絕「任何型式的黑金」,原來侯友宜在這個黨待了10多年,「黑金」是他這兩天的新發現。
侯友宜會用行動或語言表現出他與國民黨的不同,但卻很少說出他的主張與看法。他將三平(社會公平、兩岸和平、國家太平)三安(人民安心、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掛在嘴邊,但要怎麼做到「三平三安」卻隻字不提。因為只有空泛的口號,所有對他的質疑都像是一拳打在棉絮上,無論黨內外的政敵都很難對他進行有效的攻擊,這不能不說是侯友宜闖蕩政治數十年來練就的特殊才能。
但選總統不是選市長,後者只要水溝有通、路燈有亮,不要每天想跟人家輸贏,首長總會有不錯的民意支持度。但要選總統的人總必須回答:「你認同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作為兩岸和平的基石嗎」、「你支持台灣大幅軍購備戰嗎」、「你贊不贊成核電」、「你對電價與物價的衝突如何權衡」。每個兩岸與公共政策的背後都是對選民的切割,每一項具體看法也都將引來不同立場者的抨擊。
這些年來,侯友宜成功地與國民黨有所區隔,經營出他個人的高民意支持度;不過一旦他成為總統候選人,他對這些問題就再也無可遁逃,當國民黨的包袱就變成他的包袱,侯友宜如何還是現在的侯友宜?
親朱立倫的國民黨選策會成員傅崐萁顯然看出這一點,公開喊話要侯友宜表態選總統、接管選策會,此說立刻引來不少藍營支持者的批評,認為傅傷害了國民黨的勝選領頭羊。但平心而論,要求一個總統擬參選人表達意願、提出主張、接受檢驗,本來就是天公地道的事;有哪個總統擬參選人可以顧左右而言他地用「侯侯做代誌」迴避問題?又有誰能夠言不及義地用「每個人要扮演好每個人的角色」參選總統?
在選總統的這場賽局裡,賴清德早已好整以暇,顯示勢在必得的決心,侯友宜卻還在忸怩作態,忙著左遮右掩躲子彈。倆人對勝選的意志相差如此巨大,這才是越來越多國民黨人質疑侯友宜參選總統正當性的主因。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