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腹痛、手腳無力可能是紫質症?頻繁發作可用RNAi新藥預防治療

邱家琳 2023年03月21日 10:21:00
女性嚴重腹痛找不出病因可能是患有紫質症。(取自Pexels)

女性嚴重腹痛找不出病因可能是患有紫質症。(取自Pexels)

若你有嚴重腹痛、手腳無力等症狀,求診腸胃科、婦產科或神經內科都無效,經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也找不出病因,只能暫時仰賴止痛針或嗎啡止痛,最好盡快安排尿液檢測,很可能是患有紫質症(Porphyria)。

 

紫質症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生率約為10萬至30萬分之一,常見於青春期後的女性。病因是由於血紅素內的血基質(Haem),在合成過程中的酵素基因出現異常,導致患者體內的紫質或對人體有毒的代謝產物堆積,進而造成諸多不適的症狀。

 

患有紫質症的病友幾乎會出現腹痛、便祕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產生心跳加快、血壓明顯上升等其他自主神經症狀。有的病患還會有低血鈉症、肌肉無力、麻痺、頭痛等神經學症狀,甚至有焦慮、憂鬱等精神症狀。

 

紫質症好發於白種人族群,在黃種人族群中相對少見,根據國健署統計,截至今年2月止,台灣約有130位紫質症患者。紫質症又分為許多類型,每種類型的症狀不盡相同,台灣以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最常見,佔9成以上,其次為混和型紫質症(Variegate Porphyria)。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郭弘周指出,雖然急性間歇性紫質症是遺傳性疾病,但帶有突變基因的人也可能一生都不會發病,當接觸誘發因子,才有可能發病。像月經週期女性荷爾蒙變化、抽菸、喝酒、減肥節食,或使用某些需要肝臟代謝的藥物,造成肝臟細胞對血基質的需求大幅增加時,就會誘發症狀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部主任郭弘周從2005年起積極投入紫質症研究。(郭弘周提供)

 

在發病時,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的患者通常要花3至5天住院治療,注射葡萄糖與人工合成血基質製劑(Human Hemin)緩解症狀。不過,多數的患者經過1到2年的治療後,就很少發作,甚至一輩子不再發病,僅3%到5%的女性病友會隨著月經週期而反覆發作。

 

針對頻繁發作的少數嚴重病患,為改善其發作的情況,血基質製劑必須經常性地注射,常需要利用中央靜脈置入人工血管,容易造成靜脈炎。隨著RNAi(核糖核酸干擾原理)新藥問世後,病友的復發機率明顯降低,生活品質也獲得大幅改善。

 

「有別於其他罕病,大部分的紫質症病友都能生活自理,可以正常工作或上學。」郭弘周表示,病友平常避免喝酒、有毒物質與不安全藥物,就比較不會復發,但頻繁發作的病患除了注射血基質製劑外,很可能需要使用嗎啡類止痛劑,並伴隨一些神經學症狀。對於半年發病兩次、一年發病四次的病患,會採用RNAi新藥治療,可顯著降低發作頻率、改善生活品質,但RNAi新藥目前健保尚未給付,價格較為昂貴。

 

郭弘周與團隊成員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臨床運用組銅獎。(郭弘周提供)

 

郭弘周也提到,在20幾年前,多數台灣醫生不會聯想到腹痛與紫質症有關,許多病人找他看診前,已經動過好幾次手術,拿掉膽囊、盲腸或子宮,但腹痛依舊沒有緩解。若各科醫師了解紫質症,將病患轉介到相關醫院做診斷與治療,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也可以避免浪費醫療資源,這也是林口長庚在2022年成立「急性間歇性紫質症中心」的原因。

 

「急性間歇性紫質症中心」不僅提供完善醫療照護,也會定期舉辦病友醫療講座會議,加深民眾與病友對此疾病的認識,接下來預計整合國內急性紫質症臨床資料庫與基因學圖譜,進一步研究潛在調控基因和新的生物標誌。未來,該團隊也將導入精準醫療,分析個別病人可能的未來病程,進一步提早介入治療,達到更良善預後。

 

林口長庚在2022年成立「急性間歇性紫質症中心」。(郭弘周提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