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專欄:中國不懂尹錫悅「全球樞紐國家」雄心才酸黑他

黎蝸藤 2023年04月03日 07:00:00
韓日和解所代表的「價值觀外交」的重大價值,將為韓國起飛為「全球樞紐國家」的願景放上一塊關鍵拼圖。(美聯社)

韓日和解所代表的「價值觀外交」的重大價值,將為韓國起飛為「全球樞紐國家」的願景放上一塊關鍵拼圖。(美聯社)

進入三月外交活動頻繁,接連發生五件撬動全球局勢的國際關係震撼性大事:日韓和解、「奧庫斯」「三國海洋同盟」宣布細節、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宣布復交、中國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印度烏克蘭。當中,韓國主動與日本修好,意義重大。

 

自從韓日和解之後,中國的官方媒體就不斷酸韓國和黑尹錫悅。他們紛紛抨擊尹錫悅「賣國」、「媚日」、「屈從於美國的壓力」。其實,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的發展,內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日韓和解固然有美國和日本的推動因素,但這些判斷把韓國作為一個被動的角色,完全忽略了韓國特別是總統尹錫悅的主觀能動性,即尹錫悅要把韓國打造為「全球樞紐國家」的雄心壯志這個「內因」,才是其驅動力。

 

在去年當選之後,尹錫悅就提出「全球樞紐國家」的計劃。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他就提出:韓國要在外交路線上,跳出繞著韓朝半島事務轉的思維定式,把目光從半島一隅,放到全世界。韓國要推進於自己國家經濟文化地位相符的外交政策,將韓美關係拓展到韓國與歐盟、全亞洲的關係。

 

在一些人看來,尹錫悅是不自量力,「想多了」。然而,與其說尹錫悅犯了「大頭症」,還不如說他確實高瞻遠矚。

 

尹錫悅當選之際,正值俄國悍然入侵烏克蘭,正在大肆破壞二戰結束以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基於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國際關係秩序體系。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的想像被終結,現實主義的以民族主義主導的大國衝突重新主導。以後的發展,現時還不明確。可能是以美國為首的抗俄正義力量,擊敗俄國,恢復和平和發展為主導的國際關係;但也有可能是在俄國的破壞下,原有的國際關係被徹底顛覆,全球進入一個動盪的新時代。

 

無論如何,借用中國的話來說,「當今世界處於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國際關係大洗牌的時期,每個國家都要抓緊機會,謀求對策。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韓國以其獨特的地位,確實具備了國際地位起飛的條件。

 

韓國的獨特地位在於三點,但也各有缺陷。尹錫悅主導的韓日和解,剛好都為「全球樞紐國家」的願景,補上這些缺陷。

 

首先,韓國的關鍵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

 

這點筆者有專文論述。簡而言之,韓國位於美國和中國對抗的第一線。它一方面與中國支持的北韓接壤,另一方面有扼守中國進出太平洋的海道。日韓所共扼的對馬海峽,就是中國從北方進入太平洋的必經之路。韓國身為美國盟國,部署了數萬美軍,韓國本國軍隊也將近六十萬人。在2023年的「全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 GFP)排行榜上,位列世界第六,軍事實力相當不俗。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韓國本土的軍工和軍事科技進展神速,在導彈和坦克等項目上都有突破。

 

重要的是,在太平洋西岸的防線的地緣政治上,備受北朝鮮威脅的韓國是相對薄弱的一環。筆者所畫的「印太安全體系條約圖」中,顯而易見,當大部分國家都已經形成環環相扣的「網狀結構」時,只存在美韓軍事同盟的韓國是一個「孤單的存在」。韓美都有需要,讓韓國和其他盟國加強同盟合作。

 

當大部分國家都已經形成環環相扣的「網狀結構」時,只存在美韓軍事同盟的韓國仍是一個「孤單的存在」。(作者提供)

 

日韓交惡,令日韓之間的軍事協作陷於停頓,也成為韓國加入「網狀結構」,最大化韓國地緣政治影響力的障礙。韓日和解,一舉移除了這個障礙。韓國不但恢復了2019年韓國政府單方面通告廢棄的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還主張和日本建立更密切的安全協作。

 

一下子,無論是韓日美三方同盟的構想也好,韓國和北約的聯繫也好,還有加拿大最近提出的「新四角同盟」(美加日韓)也好,現在可能都在開放的討論中。東北亞局勢一下子柳暗花明,全是「活棋」。

 

其次,韓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關鍵的供應鏈地位。

 

韓國領土不太大(十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太多(五千萬級別),以人口面積論只屬「中型國家」級別。但在2022年,韓國GDP約1.63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躋身世界前十(剛好超越俄國排第十),而且距離第九的加拿大只有咫尺之遙。韓國的人均GDP也高達3.5萬美元。2019年,韓國主動放棄了世貿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正式成為發達國家。

 

比單純GDP數字更重要的,是韓國在高科技和產業供應鏈上的關鍵地位。在這個動盪時代,有兩類GDP「含金量」最高。一個是大宗的關鍵物資比如糧食、能源、礦物原材料;一個是高科技研發和製造業。

 

在「中型國家」裡面,澳洲是前者的代表,坐擁鐵礦稀土等大量重要原材料。韓國則是後者的代表,在芯片產業競爭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傳統工業,比如鋼鐵、石化、造船、汽車、電器、手機都赫赫有名,而且在生物科技甚至航天科技等高科技領域都有獨到之處。於是這兩類國家都是各國不容忽視,競相拉攏的國家。

 

現在美中正在進行全方位的激烈競爭,科技競爭就是重要的環節。芯片是多個競爭領域的關鍵要素,從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大數據、通訊、汽車、儀器到航空、航天、武器等,無一不需要大量的芯片。為此,美國打造了一系列眼花撩亂的政策和立法:這以去年七月通過的《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及努力打造「芯片四方聯盟」(Chip4,美日韓台)。當中的關鍵環節,就是韓國,因為韓國和台灣一樣,是主要的晶圓代工國家,而且擁有製備高端芯片的科技和產能。

 

韓國經濟一向採用「大進大出」的策略,這加強了韓國和其他國家的關聯,進而讓韓國成為國際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韓國的經濟產業地位在美中科技競爭中是如此重要,這當然是韓國提升國際地位的重要武器。正如尹錫悅所言,「作為位列全球前十的經濟體之一,韓國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擔起責任;把韓國打造成供應鏈管理、氣候變化、疫苗生產等全球挑戰課題應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然而,日韓交惡,卻為韓國發揮作用投下陰影。日本也是芯片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它提供了芯片製造產業鏈中的上游中的關鍵原材料和設備。日韓交惡之後,日本制裁韓國,管制三種重要的芯片化工原料的對韓出口。這令韓國芯片製造備受壓力,嚴重妨礙了韓國的經濟影響力。而且,由於任何的芯片同盟,都繞不開日本和韓國,所以日韓交惡的結果,就是無法達成任何同盟。

 

現在,韓日和解,日本當即取消了對韓國的出口限制。「芯片四方聯盟」(Chip 4)終於開始進行高級官員的會議。美日韓三方還在檀香山首次進行三國經濟安全對話。韓國的經濟影響力終於重上軌道。

 

適逢日前英國宣布正式加入CPTPP。其實,韓國在去年已申請加入,韓日和解後,日本主導的CPTPP,也有望儘快完成接納韓國加入的談判。此外,作為本屆G7的東道國,日本也有望邀請韓國再次參加,從而為G7擴軍(接納韓國和澳洲)打下基礎。

 

尹錫悅不被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歷史恩怨所束縛,胸懷廣闊,甚有大國氣度。(美聯社)

 

第三,韓國的軟實力和價值觀外交。

 

近年來,韓國文化取代了日本文化,成為「東亞文化出征世界」的代表。韓劇韓歌韓流先是在二十年前開始,在東亞東南亞逐漸取代了日劇日歌的地位。繼而,歌曲《江南style》紅遍全球,開始了韓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先聲。韓國文化再接再厲,電影《寄生上流》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電視連續劇《魷魚遊戲》連破Netflix最受歡迎劇集的紀錄,男團BTS更連續兩年登頂國際唱片協會IFPI的銷量紀錄,成為真正登上主流國際音樂樂壇的第一個亞洲藝人/樂團。

 

然而,韓國的軟實力,如何從大眾娛樂層次,提升到主流社會話語權,還缺乏一個關鍵的短板,即價值觀。

 

長期以來,韓國人給人的印象就是心態上過於狹隘的民族主義。一時非常自大,什麼事物都要找個「韓國起源」;一時非常自卑,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給人蓋上「辱韓」的帽子;一談到歷史上的「屈辱」更是不得了,一些激憤的「義士」,「切手指」的什麼都來了。

 

這和中國的情況很相似,也難怪中韓網民之間常常為涉及民族主義的瑣事吵個天翻地覆,但又常常「中韓團結靠日本」。後者指的是,中國網民和韓國網民,一談到對日本的仇恨,就能放下歧見,「共同抗日」。

 

這種「弱者心態」,即嚴重影響了韓國的國際形象,更妨礙了韓國成為國際政治大國。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國,那麼缺乏自信,那麼充滿仇恨。

 

另外,韓國文在寅政府背信棄義,撕毀前總統朴槿惠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達成的歷史性永遠解決「慰安婦」問題的協議,不尊重條約和國際法精神,更把韓國變得和一些動輒說條約是歷史文件的國家統一檔次。

 

尹錫悅上台後,一反文在寅的仇日政策。尹錫悅不被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歷史恩怨所束縛,他主張放下仇恨向前看,放下歷史面向未來。這種胸懷廣闊,甚有大國氣度。

 

更重要的是,如果捨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韓國又用什麼作為外交基礎?在這個問題上,尹錫悅高瞻遠矚,認識到只有共同價值觀才是國與國之間長期友誼的基石,主張「價值觀外交」 ,大力發展和價值觀一致的國家的外交和安全合作。

 

在捨棄(狹隘)民族主義,和高舉價值觀外交之後,韓國和日本的和解就順理成章了。正如尹錫悅在「三一節講話」中所言:「三一抗日獨立運動距今過一個世紀,如今日本從過去的軍國主義侵略者轉變成與韓國共享普世價值、在安保、經濟、全球議程上攜手合作的夥伴。」

 

在訪日後,他面對反對派的批評,更坦承「日本就歷史問題已經幾十次表示反省與道歉」,關於歷史問題,「必須正視並記住過去,但不能被過去所束縛」。

 

作為並非職業政治家的尹錫悅,能有如此眼界、氣度和勇氣,真是令人刮目相看。相形之下,台灣的前總統馬英九,就格局太小了。

 

日前,美國在線上主辦了第二屆民主峰會,韓國成為共同主辦國之一。更大的驚喜在於,會議上宣布,韓國將成為第三屆民主峰會的主辦國。眾所週知,民主峰會是拜登政府眼裏的大事,用以團結全球民主政體,共商共議,對抗全球民主衰退的新平台。兩屆峰會都有一百多個國家出席,遍及美歐亞非拉太六大洲、超過了聯合國成員的一半以上。民主峰會辦到了第二屆,證明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拜登的長期規劃。如果拜登能連任,就能至少辦七屆。韓國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個主辦的國家,這是韓國在價值觀問題為主導的國際場合,擔當的首個重要角色,意義非凡。

 

由此,不難看到,韓日和解所代表的「價值觀外交」的重大價值。它為韓國起飛為「全球樞紐國家」的願景,放上了一塊關鍵的拼圖。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