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戰爭後,一名法國中學地理老師對學生教授法國割讓給德國的亞爾薩斯。(維基百科)
4月2日,馬英九在中國湖南大學演講時,說了個據說是他在初中時讀到的故事,且多次引用去談兩岸統合。坦白說,聽完馬英九的敘述,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會喜歡那個小故事,以及為什麼曾有30多個國家將它當成愛國教育教材。不過,找到故事讀完後,就理解了。
小故事是法國作家阿爾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於1873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La Dernière Classe)。故事背景是「普法戰爭」(1870~1871)後,在割讓給德國的亞爾薩斯(Alsace)。故事重點大致如下:
當老師告訴小男孩,今天是最後一次以法文上課,他後悔過去浪費時間,沒有好好學習,現在幾乎不會書寫法文,連背誦都有困難。老師則對他說教,也是對著全班同學和坐在教室後面的村民們說:「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亞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結果就是德國人有理由對我們說,自稱是法國人,卻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也不會寫。」最後,老師勉勵全班學生:「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永遠不應該忘記,因為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這樣的故事,的確能當成勵志的愛國教育教材,尤其,19世紀後半的歐洲,是許多民族追求獨立建國的時代。根據維基百科的資訊,1912年,胡適翻譯了這個故事,但譯名為《割地》,「商務印書館」在1920年收入在中學教科書。這也不難理解,即使「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國,中國仍面臨內憂外患,苦苦掙扎的中國,需要民族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那麼,過了一個世紀後的現在,馬英九在湖南大學說《最後一課》這個愛國故事的目的為何?
在湖南大學說完《最後一課》這個故事後,馬英九感性地表示,德國與法國是世仇,不同文不同種、也不曾是同一個國家,但最後在1963年簽署合作條約,透過交換學生的方式去增進雙方關係,既是同文又同種、都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兩岸,也應(像德國和法國)讓年輕人從年輕階段就開始有真誠的交流,我們這世代年紀已大,需要有新力軍來傳承與推動。換句話說,法國與德國結束好幾世紀的敵意與衝突的方式,是馬英九想借用來解決兩岸敵對現狀的模式。不過,如果看看德法如何慢慢建立友好關係的過程,會發現,馬英九早在總統任內就已開始行動。
1957年,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和西德簽署了《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亦稱為《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讓德法兩國的和解終於邁出了第一步。(馬英九任內,2010年,與中國簽署了雙邊經濟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為ECFA。)
隔年,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邀請西德總理艾德諾(Konrad Adenauer)到他的私人別墅討論國際政策問題,包括:歐洲共同體的組織、蘇聯的威脅、德國的分裂,以及跨大西洋關係。(2015年馬習會,談了台灣的地位問題、兩岸歷史文化和經貿合作。)
1962年,戴高樂與艾德諾出席在法國「漢斯主教座堂」(Reims Cathedral)所舉行的「和解彌撒」。隔年,法國和德國在巴黎「愛麗舍宮」(Élysée Palace)簽署《愛麗舍條約》(Élysée Treaty)。條約要求包括:高階政府官員定期舉行峰會,對國防、外交和青年問題定期進行磋商。「法德青年辦公室」(FGYO)就是根據《愛麗舍條約》成立的首批機構之一,自成立以來,已有兩國數百萬兒童和青少年參與了幾十萬個交流項目。在慶祝友好合作 40 週年時,則創建共同的法德歷史教育課程,提供兩國使用,培養共同的歷史觀。
上個月底,馬英九展開「溯源+交流」之旅,帶著30位台灣年輕學子到中國,回台前的送行宴,中國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兩岸同胞要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這席話頗有1962年的德法「和解彌撒」氣氛,所以,這趟「溯源+交流」之旅是預告中國國民黨若在2024總統大選拿回執政權,會簽署亞洲版的《愛麗舍條約》嗎?
不過,《愛麗舍條約》的起始目的並不全然只為了「德法友好」,戴高樂也希望以此讓西德不再當美國的附庸,防止西德與英美結盟來反對法國。在《愛麗舍條約》簽署的前一個禮拜,戴高樂在「愛麗舍宮」召開記者會就表示,反對讓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因為歐洲大陸和英國的經濟利益不相容,認為這是美國的特洛伊木馬。以上,像不像4月6日宋濤在上海送行宴中所說的──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家裡面的事」決不能讓外人插手,決不能容忍「台獨」分裂行徑,勾連外部勢力搞台獨「注定失敗」,或是台灣一些人說的──不要做強國的棋子?
回到馬英九喜愛的故事《最後一課》,故事中的亞爾薩斯地區,當地大多數人的母語其實是阿爾薩斯語,為德語的一種方言,當年才會被德國民族主義者認為必須與德國統一,也因此被法國強迫學習法語。然而,亞爾薩斯人只想做為法國人,用自己的母語說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有法國,也有德國之獨特的亞爾薩斯生活。這其實也是大多數台灣人的想望,但,在台灣住了至少70年的馬英九,似乎看不到也聽不到,只是堅持著19世紀後半盛行的民族主義思維,活在20世紀初的悲壯中國情懷裡,和追求多元文化、尊重個人/人民意願的21世紀,格格不入。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現居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