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賴清德直球對決台灣國際定位 國民黨準備好了嗎

潘祖芸 2023年04月16日 07:00:00
國民黨兩位潛在候選人郭台銘和侯友宜,關於兩岸與對外政策仍處於模糊狀態。(合成畫面/攝影:張哲偉、陳愷巨)

國民黨兩位潛在候選人郭台銘和侯友宜,關於兩岸與對外政策仍處於模糊狀態。(合成畫面/攝影:張哲偉、陳愷巨)

4月12日民進黨正式提名賴清德參選總統,談話從蔡總統與馬前總統兩者截然不同的出訪行程破題,談到明年的總統大選是台灣未來價值方向的選擇。全文提及32次民主,17次和平,29次台灣,1次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提出穩定民主的三大行動,以及期望達成的三大目標,清楚點出未來若作為台灣領導人的國家走向。

 

從談話全文中,筆者看見賴清德對於台灣國際定位的三項願景。首先界定了2024總統大選是人民對於「民主或專制」的價值選擇,而非國民黨從去年開始主打的「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這種非黑即白的戰爭恐懼論述。這點顯示了選擇民進黨是為台灣選擇民主價值的道路,選民不必在威權的陰影下選擇一條也未必和平的道路。

 

接著提及台灣要持續增強國防力量,與友善的民主盟友站在一起,才能對中國產生有效的威懾。在國際關係理論中,威懾的可信度會高度影響其威嚇力的強弱,而民主國家領導人需要對選民負責,因此所言所行會較非民主國家更有可信度。筆者認為台灣與民主盟友的關係越穩固,越能增強對於威權的嚇阻力,減少戰爭發生的機率,這也是蔡英文政府一直以來尋求民主盟友的原因。

 

最後他提及台灣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性與角色定位。印太地區作為國際地緣政治重要的戰略區務,台灣更是身處具高度戰略價值的遏制點。在賴清德的帶領下,台灣會透過經驗分享、價值傳承、民間交流等多元方式,參與國際事務,讓台灣被世界需要。這一點顯示了賴清德不是一個將台灣的國際定位鎖死在海峽兩岸的領導人,而是讓台灣成為印太區域不可或缺的拼圖。

 

台灣的國際定位作為總統選舉最重要的話題之一,賴清德的談話揭示了對執政的期待:「民主」、「和平」、「繁榮」。筆者認為選擇以直球對決,筆直地陳述出他的理念以及執政目標供選民選擇,這是作為總統候選人應該要有的責任。反觀國民黨兩位潛在候選人,表態參選的郭台銘,僅說要化解美中對抗,卻未見他要如何帶領台灣在美中對抗的局勢中走出我們的道路;表態「做好隨時上場準備」的侯友宜,對於兩岸與對外政策始終打模糊戰,這難道是要讓選民在不清楚兩位要將台灣帶往何處的情況下,就做出選擇嗎?

 

如同運動員一樣,想要上場需要拿出真本事,名為總統選戰的球賽即將開打,真正做好準備的人會在牛棚熱身,給教練及球迷看見他的實力。若拿不出可以上場的武器,說自己準備好了,請問是準備好當觀眾進場看球賽嗎?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