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被視為中共十九大前元首外交重頭戲之一「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北京將於14、15日舉行,這可說是習近平執政對外戰略成就方面一次重要宣揚,以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為主,也可能對中國執政有承前啟後作用。(湯森路透)
中國「一帶一路」經濟戰略提出近4年,北京將於14、15日舉行歷來規格最高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然而這場被視為中共十九大前元首外交重頭戲之一的高峰論壇,最引起國際注意的,不是近來與中國頻傳摩擦;而印度質疑中國藉「一帶一路」擴張的敵意,更成為這項覆蓋範圍及於全球六成人口的大規模經濟政策能否收得實效的關鍵因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列入隔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中國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在十九大舉行之前,中國向國際社會廣發邀請,舉辦這場「一帶一路」提出後規格最高的國際會議。
截至中國外交部在11日發布的數字,將有29個國家的元首、70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以及來自110個國家的官員、學者和企業家與會,合計共1200多人。根據規劃,為期兩天的論壇中,習近平將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談話,並出席第二天的領導人圓桌高峰會。值得注意的是,在圓桌高峰會後,與會各國將發表聯合公報,成為「一帶一路」影響力成文化的國際文件。
儘管中國政府大規模宣傳此次高峰論壇之盛大,然而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仍集中在缺席國家名單。例如:G 7國家中僅義大利總理出席,金磚5國則由於今年9月將在廈門舉行金磚國家高峰會,因此也只有俄國總統與會。而在一帶一路中有重大項目的泰國、新加坡和汶萊,國家領導人均未與會。
更引發外界關注的是,從一開始就對「一帶一路」充滿疑慮的印度,很早就表態僅會派出政府官員出席分組論壇;而在論壇開幕前夕,中國外交部更僅證實有印度學者報名與會。印度的缺席,也凸顯印度將「一帶一路」視為中國擴張戰略影響力的抗拒立場。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所長陳牧民指出,中、印兩國「就算不是敵人,但一定是競爭對手」,中國藉由「一帶一路」尋求和相關國家建立更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繫;對正在崛起的印度而言,參與「一帶一路」形同幫對手建立灘頭堡,當然不會是好事。
雖然中國一再表示歡迎印度加入「一帶一路」,但在事實上,「一帶一路」中最大的項目之一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的「中巴經濟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陳牧民直言,從印度的角度來看,形同與印度最大的敵人合作,讓印度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更加充滿疑慮;加上中國持續對印度週邊國家加大投資並發展關係,對印度形成「戰略包圍」,中印關係不僅難以緩和,更不可能在「一帶一路」上有進一步合作。
然而「一帶一路」覆蓋區域甚廣,長達3千公里的CPEC通過印巴領土爭議地區,為「一帶一路」能否真正成功埋下不小變數。事實上,儘管中印兩國摩擦不斷,但為推動「一帶一路」,中國仍在尋求拉攏印度的方法。5月初印度媒體便曾報導,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在一場智庫閉門會議中提到,為了使印度參與「一帶一路」,中國願意更改「中巴經濟走廊」的名稱,以表達中國絕不介入印巴領土爭議的立場。羅照輝的發言引起印度媒體高度關注,而中國駐印大使館最終則刪去這一段發言紀錄,以免引發巴基斯坦的不滿,也凸顯牽涉複雜地緣政治問題的「一帶一路」,前景仍然充滿變數。
【延伸閱讀】
【熱門影片推薦】
●陳星未現身林奕含告別式 林家親友為父母打氣
●音樂比賽政治化? 烏克蘭禁俄歌手入境參賽
●美FBI局長遭解雇 俄外長: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