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此次的攻擊主要鎖定在這個空軍基地的機庫、油庫、彈庫。(照片摘自網路)
日前因敘利亞政府軍疑似以化武攻擊反抗軍佔領區內的平民區,造成無辜百姓大量死傷,引起國際撻伐,美軍因此發動軍事制裁,以戰斧巡弋飛彈突襲發動此次化武攻擊的敘利亞空軍基地。這次的攻擊有幾個特點,第一在於大量使用戰斧巡弋飛彈進行精確打擊,由位於地中海的神盾艦發射了59枚戰斧巡弋飛彈。第二在於此次攻擊除使用戰斧巡弋飛彈外,沒有戰機或地面火炮部隊參與攻擊。第三則是攻擊結束後,各國媒體紛紛針對美軍的這次攻擊行動進行了詳細報導,有不少的攻擊後照片與空照圖可以評估戰果。
綜合以上這幾點,這次美軍突襲敘利亞空軍基地,是一次非常罕見的攻擊,可以用來評估,單純以巡弋飛彈這種長距離打擊武器來攻擊空軍基地的實戰結果,而這也許可以給時時刻刻面臨中國強大飛彈威脅的台灣,一些防衛作戰準備上的啟示。
鎖定機庫油庫彈庫而非跑道
從美軍攻擊過後,衛星所拍攝的空照圖來看,美軍此次的攻擊主要鎖定在這個空軍基地的機庫、油庫、彈庫上,而非一般所想像的,攻擊空軍基地會以破壞機場跑道為主。因為中國以上千枚地對地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威脅台灣時,最常見的恫嚇說法,就是說會以突襲的方式,破壞台灣空軍基地的跑道,讓台灣的所有戰機都無法起飛。不過美軍此次並未採取這樣的攻擊方式,推敲其原因,可能在於美軍清楚知道,摧毀戰機,敘利亞空軍將難以在短時間內修復補充,破壞油庫與彈庫形成大火,可造成空軍基地的嚴重混亂,但攻擊跑道的話,卻可在極短的時間內緊急修復,無法造成長時間的破壞,意義不大。特別是目前跑道搶修有各種搶修包套件,只要以機具回填土石,快速鋪上鋼板或玻璃纖維板,熟練的搶修小組只要幾十分鐘就能整備出一段勉強能讓戰機緊急起降的跑道。
相比之下,美軍此次的夜間攻擊,油庫與彈庫在中彈後引發了大火,不止讓這個基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基地的運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敘利亞空軍可能必需再從別的基地調動臨時設備支援。而且由攻擊過後的空照圖與照片來看,戰斧巡弋飛彈幾乎精確命中每一個機庫堡,多個機庫堡由上而下被直接貫穿,機庫堡內的戰機完全被摧毀,敘利亞空軍也在事後證實在這次攻擊中損失了十多架戰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基地內有幾個機庫堡雖然也被戰斧巡弋飛彈命中,卻成功抵擋住攻擊 註更多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美軍為避免傷害過大,造成過多傷亡,特別使用降低了彈頭威力的戰斧飛彈發動攻擊,才會沒有出現嚴重破壞。但一來海外遠征中的軍艦是否有辦法在攻擊前自行更換彈頭,令人存疑。二來有很多機庫堡也的確被直接貫穿,戰機遭到摧毀,因此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恐怕不高。,機庫堡內的戰機安然無恙,所以用來保護戰機的抗炸機庫堡在今日是否仍然有用,能否對抗精密攻擊武器,相信已有了答案,關鍵只在於抗炸機庫堡本身的強度夠不夠,如果強度夠,就可以用便宜的鋼板與水泥擋住昂貴的巡弋飛彈,保護重要的戰機。
幾乎沒有任何防空武器攔截
另一點是從美軍所公布的戰斧巡弋飛彈發射數量,與衛星空照圖所數出來的彈著點來計算,美軍的戰斧巡弋飛彈在攻擊過程中,幾乎沒有遭到敘利亞任何防空武器的攔截,但俄羅斯之前曾公開派遣S-300防空飛彈部隊到敘利亞支援,因此這個結果頗令人意外,或許俄羅斯的S-300防空飛彈部隊只部署在俄羅斯部隊駐紮的地點,因此無法發揮攔截的功能,但敘利亞空軍基地本身的防空能力,也讓人感到質疑。畢竟戰斧巡弋飛彈是亞音速飛彈,簡單來說可以當成是無人駕駛的小型飛機,雖然體積比一般戰機小,又全程低空飛行,也可能設置多個轉折點來迷惑防空系統,但並不是完全無法反制。理論上防空系統在正常運作下,應該還是有機會可以攔截到部份飛彈的,可是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卻幾乎完全失靈,讓人不禁開始質疑俄製防空系統的可靠性問題。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美軍為了讓攻擊行動順利進行,在巡弋飛彈發射時,也一併以電子干擾壓制了敘利亞的俄製防空系統,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畢竟從此次的攻擊結果來看,美軍在事前進行了非常詳盡的情報蒐集,掌握了機庫堡與油、彈庫的精確位置,才能完成如此精確的打擊。所以說發動精確攻擊的先決要件,就是完整詳細的情報蒐集與任務規劃,台灣身為防守的一方,應該要好好記取這一個教訓,因為台灣的很多空軍基地都因為政府的交通運輸政策,而開放成軍民合用的機場,雖然說外籍旅客不一定就是間諜,但許多重要情報只靠衛星空照圖是無法取得或確認的,所以軍方必需慎防那些意圖刺探我方空軍基地最新部署情況的可疑份子,因為這一定是敵方在攻擊前最重視、也最急需取得的情報,國軍在規劃加強空軍基地的防衛能力時,要一併考慮偽裝欺敵的重要性。
傳統機堡抗炸力仍令人懷疑
至於目前台灣所使用的一般傳統型機庫堡,其抗炸能力大約能抵禦兩千磅炸藥的直接攻擊,而使用傳統常規彈頭的戰斧巡弋飛彈約可攜帶一千磅的炸藥,單純就數字上來看,台灣的抗炸機庫堡應該可以抵擋戰斧飛彈的直接攻擊。中國目前破壞力較大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其精確度還未能達到巡弋飛彈的水準,而其巡弋飛彈的彈頭裝藥量也略小於戰斧飛彈,這大概就是軍方持續不斷推遲興建新型機庫堡的主因。只是一來台灣的某些抗炸機庫堡已經年代久遠,老化問題嚴重,是否還有所宣稱的抗炸能力,令人懷疑。二來中國的巡弋飛彈也如美國的戰斧巡弋飛彈一樣,不斷研發出更重、更有破壞力的彈頭。再加上傳統型的抗炸機庫堡並沒有抗炸鋼門的保護,落在附近的彈頭,其爆炸所引發的破片仍然有可能對戰機造成損壞,因此台灣是否應該淘汰這些傳統型的機庫堡頗有討論的空間。
事實上軍方也曾經規劃興建抗炸能力達三千磅炸藥以上的新型抗炸機庫,以汰換傳統型的機庫堡,卻因執行不力,不斷延宕,而遭監察院兩次糾正。有立委也在質詢時要求,國防部應該要放棄興建較昂貴的新型抗炸機庫堡,而興建更多傳統型的機庫堡,以達到一機一庫的目標。只是一機一庫其實並沒有必要,因為戰機會進行維修、測試、清洗、教學或轉場演訓,並不一定會全數待在基地裡的機庫堡中,只要擁有一定數量的機庫堡,可供沒有任務的戰機停放掩蔽即可,至於戰時的話,台灣西部各空軍基地的戰機應該大部份都已轉移到東部空軍基地的大型地下洞庫中,也用不到這些機庫堡。所以比較合理的方案應該是要興建一定數量擁有更強抗炸能力與抗炸鋼門的超級機庫堡,並且讓重要的油庫、彈庫全面地下化與掩體化,才能有效抵擋敵方對我方空軍基地發動的突襲。
過去有很多文章曾指出台灣空軍基地的油庫、彈庫防護不足,在遇到敵方突襲時恐怕會成為最大的弱點,在美軍此次的攻擊後,已經驗證了這樣的疑慮並非無的放矢。雖然過去十幾年來,部份的彈庫已經地下化,但仍有一大部份未能全面地下化或掩體化,儲放在易受攻擊的地上建築中,而油庫與供油設施的情況就更為不理想了,因為油庫除了有油料儲放的考量,還有供油設施、管線與油罐車配置的問題,並非將儲油設施全面地下化就可以解決。比較可行的方法應該是在儲油設備地下化外,包括供油設施、管線與油罐車都一併加強抗炸掩體防護,並且分散配置,增設備援系統與消防系統,才有可能在敵人精密武器突襲下仍然保持供油運作。同樣的,空軍基地裡的塔台、儀器輔助起降設備、電力設施等,也都需要加強防護與增設備援系統。
反飛彈系統功效令人存疑
過去台灣面對中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威脅,所採取的是增購價格高昂的反飛彈系統來因應,雖然反飛彈系統有助於安定民心,但是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便宜的混凝土其實是更有效的反制手段,雖然過去興建多跑道與加強跑道搶修能力的規劃曾被譏笑是落伍的方式,但從這次美軍的攻擊結果看來,反飛彈系統或防空系統在實戰中是否有用,是被打上問號的,但面對造價高昂的巡弋飛彈,相對便宜許多的傳統抗炸機庫堡,只要抗炸強度夠,就能有效反制,那些被巡弋飛彈擊中但未被貫穿的機庫堡照片就是鐵證,誰說便宜的水泥沒有用。台灣若能開始興建防護能力更完善的,擁有抗炸鋼門與更強抗炸能力的超級機庫堡,徹底解決目前彈庫與油庫防護力不足的問題,並實現早已規劃多時的空軍基地多跑道計畫,那即使中國持續升級巡弋飛彈的威力與彈頭,台灣也能有效反制。
購買可垂直起降的F-35B與愛國者三型飛彈,是反制中國飛彈威脅的方法,但加強地面防護設施,也一樣是反制中國飛彈威脅的方法,而且只要有用,不管什麼方法都是好方法。這樣說,並不是要以水泥來取代外購新型戰機與飛彈,也不是說外購新型戰機與飛彈後,就不需要重視地面防護,而是應該去思考如何平衡這兩者,以達到最佳的軍事投資效果。舉例來說,如果可以少買三架F-35B,讓採購的數量從60架變成57架,並不一定會大幅影響到整體的作戰能力,但省下的近一百億台幣經費可大幅改善台灣空軍基地的地面防護能力,那我們就應該選擇購買57架F-35B的這個方案,而不是不切實際,未去評估敵方的攻擊能力就草率地說水泥與鋼板沒有用,更不是鄉愿地說,只要加強地面防護能力,就不需要自我發展或外購下一代的先進戰機,其理甚明。
台灣不只面對飛彈攻擊
不過必需要瞭解的是,這次的情況是單純使用巡弋飛彈攻擊的結果,而且美軍的主要目的在警告敘利亞不要再使用化學武器,所以並沒有擴大攻擊範圍,摧毀整個空軍基地。但台灣面臨的威脅則完全不同,除了第一波的地對地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攻擊外,接下來敵方戰機可能會突破台灣的防空網進行空襲,潛伏在台灣內部的敵方特工人員會破壞基地設施,甚至引導特種部隊以機降或空降的方式佔領我方的空軍基地,因此台灣所面臨的威脅不僅僅只是飛彈攻擊。興建更堅固的機庫堡並加強油庫、彈庫的防護措施只是最基本的,另外基地的防空問題,警衛安全問題,鄰近陸軍部隊的支援能力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檢討的重點,因為歷來國軍各基地的警衛安全工作,一直就是最被輕忽的一環,期望國軍可以從檢視美軍此次突擊行動的結果,從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