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每10分鐘奪一命 健保給付癌症新藥竟要等787天 癌友無奈拿餘命等藥和健保對賭 賭輸者天人永隔…

錢亮均 2023年04月29日 18:00:00
紀駿輝教授日前專程返台參加國際癌症峰會,分享美國執行的「癌症登月計畫」的經驗。(錢亮均攝)

紀駿輝教授日前專程返台參加國際癌症峰會,分享美國執行的「癌症登月計畫」的經驗。(錢亮均攝)

「既然先進國家都已提供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癌症照護,健保沒有理由不加速趕上!」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教授日前專程返台參加國際癌症峰會,分享美國執行的「癌症登月計畫」的經驗,當他得知癌症病友目前在健保下的用藥困境後,語重心長地說:「健保應優化資源配置、給付創新治療,改革不能再拖!」

 

 

癌症新藥可近性不足 主要癌別存活率不如日韓

專家:台灣通過癌症新藥速度實在太慢!

 

台灣的健保擁有超過九成的滿意度,但面對連續40年死因之首的癌症海嘯席捲而來,就像照妖鏡讓健保不斷下滑的癌症保護力無所遁形。國內平均約每十分鐘就有一個癌友失去生命,但根據專家統計,癌症新藥平均需787天才能被健保給付,換言之,癌友要先撐過兩年還活著,才有機會用到新藥,紀駿輝直言:「健保給付實在太慢了!」

 

除了給付速度慢,根據病友團體整理健保署的公開資料發現,即使癌症新藥獲得健保給付,也因財務衝擊等考量,設定很嚴格的給付門檻,最後僅約三成的癌友有機會用到新藥,多數癌友仍是望藥興嘆;健保癌藥給付慢、範圍窄,治療跟不上國際趨勢,結果就是國際評比乳癌、肺癌等主要癌別的存活率,台灣均落後日韓等國。

 

免疫治療問世助美國肺癌患者死亡率降兩倍

健保癌藥支出免疫治療僅占3.8% 治療追不上國際趨勢應加速趕上

 

紀駿輝分享美國經驗,癌症防治有很多面向,包括預防、篩檢、治療等,尤其對晚期患者,創新治療格外重要。根據美國癌症學會2020年報統計,2016年至2017年全美癌症死亡人數減少逾27萬人,歸功於預防、早期診斷、創新治療;肺癌在美國和台灣都是死亡人數最多的癌別,因預防和篩檢技術精進,加上治療上有免疫治療問世,2016年至2017年間,美國減少5%的男性死於肺癌、女性減少4%。《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也證實,因免疫治療問世和標靶治療精進,2013年至2016年期間的非小細胞肺癌年死亡率下降6.3%,是2008年至2016年期間降幅3.1%的兩倍,非常驚人。

 

美國研究已印證免疫治療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然而,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免疫治療僅佔所有癌藥費用支出的3.8%,遠低於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的藥費占比,投資不足導致健保給付的免疫治療落後國際指引。對此,紀駿輝直言,健保對創新治療的投資太少,既然先進國家的健保免疫治療給付都跟進國際指引,台灣沒理由不加速趕上。

 

健保創新治療可近性不足 近75%癌友有自費用藥自救經驗

專家:財務毒性正在蔓延 醫療階級化非健保精神

 

引進創新治療的關鍵是新藥預算,健保去年編列22.68億元的新藥預算,上半年結束時的執行率不到5%,省錢省過頭讓病友團體炸鍋,癌友等不到健保救命藥,只能自費治療自救,據病友團體調查,近75%的癌友有自費經驗,晚期癌友則有兩成自費金額高達上百萬元,負擔沉重。

 

「過多的自費治療對癌友帶來的『財務毒性』不容小覷。」紀駿輝坦言,自己也有親友罹癌後自費治療,長期下來的經濟負擔很重,這就是財務毒性,很可能拖垮一個家庭,但也會有經濟無虞的癌友可長期自費治療,形成醫療階級化,並不符合健保的精神,因此,優化健保資源配置的改革不能再拖,應確實且透明的把新藥預算執行完畢,加快引進創新治療,減輕癌友的負擔。

 

事實上,紀駿輝對台灣的健保制度並不陌生,1999年即受當時的衛生署委託擔任健保相關研究計畫的主持人,對健保資源配置、利用與健康平權等領域的研究涉獵很深,針對健保署提出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度(DET)進行的年度藥價調整,可有餘裕收納新藥之給付,另外,健保署也有意檢討初逾專利期的藥品價格調整策略,爭取將省下來的藥費挹注新藥或新增藥品給付範圍,他認同這些優化健保資源配置的改革,讓藥價調整省下來的經費,做更有效率的運用,來加速新藥、新適應症的給付。

 

全民健保設立的初衷為提升國民健康、減少貧富間的健康差距,然目前健保的成本控制思維幾乎把創新治療對癌友的價值淹沒,離初衷愈來愈遠,癌友們與健保的悲情豪賭仍在持續,只盼一個救命的機會。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