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媽的笑忘書:從《瀑布》走進《多重宇宙》

黃星達 2023年05月19日 00:00:00
賈靜雯(左)與王淨在《瀑布》中首度合作,扮演一對在疫情下充滿不安的母女。(本地風光提供)

賈靜雯(左)與王淨在《瀑布》中首度合作,扮演一對在疫情下充滿不安的母女。(本地風光提供)

日前在第95屆奧斯卡大放異彩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講述一位華裔移民Evelyn因緣際會進入一場多重宇宙的瘋狂冒險,透過對生命與宇宙的探索,最終拯救世界並回到自我。電影中「母親」的展示,讓人想起同樣以母親角色貫穿故事軸線、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電影《瀑布》,該電影講述新冠疫情影響的生活,一名母親品文經歷離婚且患思覺失調症,母親與女兒在緊繃的關係中衝突,而後逐漸和解進入另一找回自我的發展。兩部電影同樣在母親角色、母女關係、時空轉換的脈絡中有所呈現,並觸動每個人心中對於人際關係與自我探尋的省思,彷若給自己、給母親的一封情書。

 

依附或束縛的親情?我們需要勇氣與擁抱

 

在兩部電影中,不論是伴侶關係、職場人際關係等各類型個體間關係,母女關係為引導劇情走向的重要主線,兩電影中關於母女的依附與和解,幾乎可以對應到每個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疏離、依賴、矛盾或親密的親子關係,Evelyn與品文兩電影中都有著身為母親在職場與家庭中的壓力、對於女兒的叛逆的包容、對於個人夢想或理想的被迫捨棄、因為婚姻失諧而維護的各種願意與犧牲,電影中也有著身為女兒角色不被理解或支持的孤獨、無奈、成熟與成長,能否被理解與被支持主宰著角色情緒的被釋放與被擴張,在兩造角色一來一往的對話、對應甚至對槓之間,電影中處理親情議題的敘事軸線明確,也讓觀者能從電影特殊情境的建構中,進而反思現實生活中的日常情感,提醒我們重新審視應該是相對純粹的親子關係,對此,或可用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理解之,個體間的關係或個體後來的演化與變化,多少與依附關係中型態有所關聯,母女關係的依附是一種電影中建構的常見型態。

 

《瀑布》中的品文因住院與小靜分離時,可清楚看見兩方仍緊密維繫著,又或者最後小靜可能溺水而尚未出現在新聞畫面中,品文緊盯著電視、那樣的凝視感更令人動容的是心繫並依附著女兒,小靜衣服上的 「Don't sweat it」,就像多數親子關係間,彼此因不想讓對方擔心而有的話語跟心態,因不想讓對方擔心反而減少了依附、或刻意的不依附。《媽的多重宇宙》的女兒Joy看似叛逆,其實也透露著不被理解或不想被擔心的心態,而對Evelyn抗拒或疏遠的樣態,從最後兩人因願意理解而和解,不難看出女兒始終愛著母親,或說始終依附著母親,不論母女關係如何的發展,我們都應該不忘回到關係依附的伊始看待之,母親或孩子的存在不是束縛或桎梏,而是一種讓未來更具改變力量的思考基點,不論是依附或束縛、不論是如何產生影響或變化,我們都需要提醒關於親情和解的勇氣與擁抱,母親是多數孩子最初且長期依附的對象,能夠意識並釐清與依附對象的關係變化,對於自身的各項關係連結都能有更完整的面對。

 

孤獨或獨立的自我?我們需要抉擇與覺醒

 

不論兩部電影中的母女關係或不同時空的展演,關於改變自己或找到自己的覺醒,皆是讓觀者最終思考角色與自身關係的關鍵連結意義。《媽的多重宇宙》那顆乘載情緒的貝果也象徵墜落的黑洞,《瀑布》那棟乘載情感的大樓也象徵墜落的瀑布,兩電影的象徵都傳達出在偌大世界中,自我的渺小但卻有極大的困頓與孤獨感,而後能透過獨立與自覺的力量超脫原本深陷的泥淖,不論是Joy的出櫃、小靜的確診、品文的離婚與失業、或Evelyn對於生活瑣事的奔波,所有生活上面臨的大小困境,最終每一個階段都是掌握在自己因覺醒而產生的改變中。好比《瀑布》主題曲《抉擇》所唱:「朦朧的眼,朦朧的雨,臉上交橫地是淚是雨,我在街頭佇立,心中已經有了決定,卻不知小雨是否能把你打醒……」。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講述一位華裔移民Evelyn因緣際會進入一場多重宇宙的瘋狂冒險,透過對生命與宇宙的探索,最終拯救世界並回到自我。(金馬執委會提供)

 

面對所有生命中的困境,其實都是因抉擇而果,但電影更可貴的是提醒我們能從果再繼續抉擇而重生,不論世事的任何變化,自己內心思考的每一個抉擇或決定都是重生的重要關鍵,在所有依附的關係當中,保有獨立的自我思考,並能夠意識到每一個更有意義的自我存在,不論在電影中的母女關係或瞬息萬變的多重宇宙中,自身的存在是孤獨或孤立的自我,我們都需要抉擇與覺醒,回應哲學家尚-保羅·沙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所說的「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面對所有的變化我們從意識開始,而後選擇、而後自由。

 

逃離或前行的閾限?我們需要想像與相信

 

《媽的多重宇宙》在電影的分類上被歸為科幻電影,然而許多看過電影的人都不禁思考,是否真的有多重宇宙的存在?劇中Evelyn在平行時空的宇宙中看到自己的選擇若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在部分的時空中,秀蓮並不是母親,有其不同的人生,在無論是否更好的差異中,其實都是扣合著身處的原始宇宙,在其他時空出現的角色,也是來自於秀蓮宇宙身邊所有人的延伸或轉化,對照《瀑布》的品文,即便劇情設定她因精神疾病而產生對另一時空軸線的幻覺(本文不去探究病理醫學),然而同樣扣合著自處現實生活的人事物,兩部電影的異時空都是所處現實生活的原型延伸,創造出來的想像是「時空」,而非阻斷現實生活中的一切。

 

以電影啟發觀者或戲劇創作的角度看來,從《瀑布》到《媽的多重宇宙》,我們對於異時空的想像走向更為願意相信異時空想像的敘事建構,從回歸現實到創造現實,筆者認為電影中的時空轉換或可對應到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s)的概念思考之,在意識或意志的流動與流變間,進入另一時空是因為對現實的逃離或期待的前行,都扣合著讓想像與相信變成了有意義的正面意義,並非只是逃避的離開,而是對於現實生活與角色的反思與反省、映照與檢討,從另一個可能存在的「我」中提醒當下自我角色的定位與意義。在2023年的今日,我們對於現實生活的不安與疏離,也許需要更多具備病識感而能排除妄想,並能精準判斷而加以延伸的想像與相信,從電影創造出來的看似虛無中落實我們對自由的渴望與寄託。

 

電影中關於母女的依附與和解,幾乎可以對應到每個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疏離、依賴、矛盾或親密的親子關係。(本地風光提供)

 

《媽的多重宇宙》與《瀑布》對藝術文化界來說,是帶領電影產業往前的好電影,對筆者來說,從瀑布走進多重宇宙的路徑,更像是寫給所有母親與自己的一封笑忘書,如《笑忘書》唱的:「將這一份禮物,這一封情書,給自己祝福……」。在閾限空間、依附關係與孤獨自我的面向思考裡,我們需要想像與相信、勇氣與擁抱、抉擇與覺醒的力量!獻給每一個角色跟自己最好的祝福。

 

※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博士,南大戲劇創作與應用碩士,師院特殊教育、心理諮商與輔導學士。深耕當代藝術文化、教育行銷學等跨域發展,近年投身博物館領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