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確定提名侯友宜參選總統,也再度讓柯文哲擁有攪動政壇一池春水的能量。(攝影:王侑聖)
去年地方選舉的結果一度讓柯文哲意志消沈,除了市議員選舉不夠理想之外,關鍵在於早已跟民進黨割席斷義的他,原希望國民黨敗選,在藍營軍心渙散下,讓他得以在2024年的總統大選用「反綠大旗」直接訴求藍營選民,但最後卻事與願違。才不過半年,台灣政治局勢丕變,國民黨確定提名侯友宜參選總統,也讓柯文哲再度擁有攪動政壇一池春水的能量。
侯友宜是柯文哲理想中的「三角督」總統選戰對手,理由如下:
首先,兩人的人格特質與學經歷背景截然不同,代表不同的「品牌」,這降低了柯文哲往侯友宜身上搶票的難度。柯文哲個性外放,嘴巴總是長在腦袋前面,但即使不同陣營者,也不能否認他的確是個有克里斯馬(charisma)的魅力型政治人物。而侯友宜個性內斂,拙於言辭,講話不斷跳針,兩人的共眾形象,在這場選戰呈現強烈的對比。
誠然,有人愛蘋果,也有人喜歡吃西瓜,候選人的人格特質未必是決定選票流向的重要依據;不過,搭配學經歷背景的差異,又會把這個問題放大。侯友宜一輩子最重要的經歷在警界,除此之外,僅有4年多的新北市長經歷,對比柯文哲出身醫界,兩任首都市長任滿,還多次風風光光地辦兩岸雙城論壇與世大運,侯友宜欠缺兩岸外交國防資歷的缺點在這場選戰裡很容易被凸顯出來。在賴清德民調穩居第一的情況下,柯文哲往藍營搶票遠比往綠營要容易得多,他絕不會輕放侯友宜這明顯的缺點,。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原本是希望以其本省籍、「台灣國民黨」的形象與賴清德對決,但碰上柯文哲這位第三方對手卻壞了這樣的盤算。柯文哲系出綠營但現在卻與綠營勢不兩立,「可藍可綠」將是他在這場選戰的最大特色。未來,當侯友宜走「台灣路線」時,柯文哲會化身「深藍教主」;當侯友宜想討好深藍時,柯文哲又會變成「台灣公道伯」。一個沒有包袱、戰法靈活的柯文哲將制約想在兩條路線擺盪的侯友宜,侯會因此失去選戰中的主動靈活性,更讓國民黨在選戰中左支右絀。
在三角選戰中,最忌諱排名第三,因為選民不想投票給明顯會輸的候選人,「老三」在選戰末期極容易被棄保。所以,國民黨過去想方設法,一定要壓制柯文哲,這也是多數藍營黨公職支持侯的主因,因為侯的確是黨內唯一對戰柯文哲保有優勢的選將。不過,經過黨內「準初選」的內傷,侯友宜穩定贏過柯文哲的風向已然不同。更值得注意的是,當選舉出現「量變」後也會產生「質變」,如果柯文哲能夠在民調超車侯友宜,不僅會改變總統選戰藍綠對決的結構,也將使得合併舉行的立委選戰大亂。屆時,民眾黨必將在各區域立委選區佈下重兵大舉提名,在總統與立委選戰交互影響下,柯文哲不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
持平而論,站在「壓制柯文哲」的立場,國民黨提名郭台銘會是相對較好的人選。因為,郭台銘成功企業家的形象,對年輕與中間選民的吸引力比起柯文哲絲毫不遜,而柯文哲也很難在國際觀與處理兩岸的能力上討到便宜。此外,郭台銘豐厚家底以及與國民黨地方派系相對友善的關係,都讓柯文哲更難見縫插針。不過,國民黨希望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在兩岸路線走出新格局,得以追趕與民進黨之間的民調劣勢;所以不僅黨公職挺侯,就連民調交叉分析裡的國民黨支持者挺侯也遠勝於郭,終於在最後做出棄郭就侯的決定。
相較於郭台銘,侯友宜是柯文哲理想中的對手。往後幾個月,柯文哲將「六分打賴,四分打侯」,一邊抨擊民進黨失德敗政,挑起人民的相對剝奪感;一邊嘲弄侯友宜落跑不負責,根本只是個沒料的草包。國民黨原本想盡可能邊陲化柯文哲,但在侯友宜正式上場後,「三角督」的格局已然不同,柯文哲將成為這場選戰裡最不安定的X因子。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