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新興傳染病10多年來一次 衛福部疾管署準備好了嗎

施文儀 2023年05月18日 07:00:00
新興傳染病約每10到20年大流行一次,但沒人能保證明天不會來。(美聯社)

新興傳染病約每10到20年大流行一次,但沒人能保證明天不會來。(美聯社)

雖然新冠肺炎(COVID-19)已降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也已解編由聯繫會報取代。面對Omicron今年至上週已造成3750人死亡,每天仍有十多人感染致死,卻看不見當局有見效的行動方案,難道要一路等到年底統計又多死了5000人才行動?為期逾三年的防疫作戰真的如五月天燦爛而從容?下一個大流行相信没有最嚴峻,只有更兇猛,設想中最嚴酷的可能劇本(scenario)是什麼?須要做什麼大刀闊斧的興革及整備?疾管署(CDC)須有勇氣及擔當告訴當局及社會大眾,莫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疾管署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1998年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Ev-71)大流行,造成約140萬名幼童感染,其中78人死亡的疫情事件,衛生署在防疫後知後覺及防疫慢半拍的責難聲中檢討改革,進行《傳染病防治條例》修法暨防疫體系的組織再造,翌年大刀闊斧將被貶稱為「防疫三頭馬車」的防疫處、預防醫學研究所及檢疫總所整併成疾病管制局(CDC),由於初期訊息流及命令流未盡通暢,整併後的疾管局內部戲稱是「防疫拼裝車」。涂醒哲局長任內又進行兩次組織再造,甫才認為稍能因應新興傳染病的挑戰時,一場SARS風暴就立即來考驗防疫興革成效。

 

在2003年SARS來襲前,面對全國性腸病毒流行及高雄市登革熱流行的挑戰,在疫情監視、防治介入措施、醫療、國際合作等均有長足進步,但在「變時」的疫情指揮則欠缺經驗。SARS風暴一來,本以為做足了準備的疾管局,不堪疫病嚴重度、因應緊迫度、人力及資源之浪湧量能(surge capacity)耐容度、法規適用度、資訊不足及中央與地方分工等挑戰顯得捉襟見肘,狼狽不堪,但正如時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的診斷,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出在中央疫情之指揮體系不健全,很難想像若無4年前的疫後興革,台灣在SARS的風暴中會有多麽的慘況。因此在《後SARS重建計畫》中,特別是《傳染病防制法》的修法,均將平、變二時的轉換之相關整備列入重點,人才如防疫醫師及高階研究人才之羅致、預算之爭取及各種疫情情境之演習自不在話下。
 

新冠疫情長達三年多,至今造成近千萬國人感染,一萬六千餘人喪生。(本報資料照片)

 

翌年疾管局便以「防疫視同作戰,團結專精實幹」為口號勵志全局員工。此後數年內,因應禽流感、登革熱及大大小小的疫情,均能掌握情勢。有備果然無患,2009年H1N1全球流感大流行,我國由於控制得宜,未釀不可控之疫災,沒想到疫情平安渡過,衛生署及行政院內部卻傳出疾管局藉大流行「恐嚇取財」之嘀咕,之後在行政院組織改造中,以「通案」為由將疾管局三位副局長之編制減為兩位,足見當時決策者之眼光短淺,欠缺風險意識及大局觀。

 

2013年疾管局改制為疾管署,基本上只是換湯沒換藥,因應新興傳染病的量能及應變作業只是承襲SARS及H1N1後興革之「遺產」,不料2020年初起連三年的新冠疫情,無論是疫情規模或疫期均是空前,嚴厲考驗這個已10年未經大疫考驗的防疫體系,雖然情規模或疫期是空前,但是17年的科學防疫整備已不可同日而語,新冠肺炎對防疫體系所受之衝擊未必有SARS或H1N1的大,但是挑戰的問題及規模都是創新及破紀錄。

 

不能只找同溫層專家諮詢

 

持續三年多的新冠肺炎終於從5月1日起由第五類降級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也在成立運作1192天後正式解編退場。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五月5日宣布新冠肺炎全球緊急狀態正式結束。衛福部及世衛組織都表示疫情降級及全球緊急狀態結束並不意味著新冠疫情結束、風險不再,但這對人民而言,國內回歸常態防疫及正常生活,國際間恢復正常秩序,也不再須靠法律來維持防疫秩序,真正進入防疫內化於生活的後疫情階段。指揮中心解編記者會上得知:未來COVID-19整備應變工作並未完全回歸常態,改由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進行,並公布四大工作重點,略以:多元監測疫情、公費疫苗規劃接種、脆弱族群投藥照護、醫療物資整備及應變動員。

 

我們可以肯定衛福部即便在防疫尾聲,仍以謹慎的態度處理疫情,防止新冠疫情來個回馬槍的不備,確實仍把「防疫視同作戰」當作態度,令人民放心。但是新冠疫情長達三年多,至今造成近千萬國人感染,一萬六千餘人喪生,隔離、快篩、PCR、口罩發放及疫苗接種等,長達1192天指揮中心的運作,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過程中發生多少困難、瓶頸、不足、遺憾、不愉快或多少意料內或意料外之事,林林總總都得打鐵趁熱,趁著記憶猶新趕快檢討。

 

此刻必須提醒政府兩件事,一是為何沒聽到政府的深刻檢討及提出各種未來更大規模新興傳染病的劇本及因應準備計畫?也許衛福部正默默在進行,但是檢討與興革應廣邀學者專家研討建言,莫重蹈這三年指揮中心顧問群只找同質性高或同溫層專家而出現的盲點的覆轍。

 

二是目前Omicron疫情未歇,尤其是每週仍有百餘位國人染疫死亡,如果情況不改善,至年底恐有近9000人死於新冠。疾管署應有分析這已往生的3700餘致死者之流行病學特性,不過光依專業研判,不外是:90%以上是60歲以上高齡者、90%以上是慢病等脆弱族群、80%是未打滿3劑疫苗者。衛福部豈能坐視這情況任其發展?應立即分析流病特性並擬定啓動全國公衛系統進行地毯式脆弱族群接種疫苗行動計畫,將未打滿3劑疫苗之脆弱族群依縣市名册交由地方政府進行家訪及協助安排或到府疫苗接種服務,發揮當年「家庭計畫」及「6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檢查」之「養樂多」式的公衛精神,務必於三個月内完成70%以上目標,方能阻止這仍煞不住的高致死率,挽救數千國人的生命。當然也要佐以疫苗保護效果及安全性之說明及宣導,並及時澄清「疑疫苗論」者的攻防才能奏效。

 

台灣位於疫情的「海景第一排」

 

指揮中心雖然在防疫作戰第一階段成功地以圍堵策略將武漢肺炎阻絕而賺得防疫紅利,但並未為之後的Delta及Omicron兩波流行帶來防疫及整備的先機。社區傳染擴大了國内疫情規模及急迫性,但是疫情調查量能及流病分析均明顯不足、不及時,更遑論國人血清流病調查、下水道新冠病毒RNA檢測及流病調查等預警模式的建立;疫苗、快篩試劑及抗病毒藥物採購儲備均沒有和口罩製備一樣的效率,醫療機構的防疫物資供應、人口密集機構尤其是照護型機構的特殊保護都有考慮不周、準備不及或力不從心之痕跡;防疫等級升降僵化,防疫策略缺乏公衛思惟,都在後新冠階段須確實檢討並將興革落到實處。個人忝為退休防疫人員,願意提出幾個跳脫官僚框架的建議,盼能補足體制內的思惟。

 

指揮中心雖然在防疫作戰第一階段成功地以圍堵策略將武漢肺炎阻絕而賺得防疫紅利,但並未為之後的Delta及Omicron兩波流行帶來防疫及整備的先機。(本報資料照片)

 

一、設立「國家流行病學及疾病監視調查局(中心)」,平時負責全國疾病及衛生相關問題之監視、調查及分析,大流行發生時全員進入動員狀態對付龎大資訊分析。此機構應破除公務員僵化之任用,充分與國內公衛學院雙向互聘建教合作,育才於學術界;增聘國際流病學者長期駐台,或交換流病官員以帶動並深化流病學分析能力。

 

二、發展傳染病流病分析IT機器人,將已成熟的分析工作都由人工智慧機器人代勞。

 

三、疾管署應再度進行組織再造及擴大編制,除了增加一位副署長外,依照最嚴峻劇本檢討組織運作及人力不足問題,一次做足整備。

 

四、倡議「亞太疫情資訊及物資合作陣線」。台灣雖然早在SARS過後幾年便與中國簽有疫情資訊通報協議,不過武漢疫情之初,台灣在第一時間並未獲得中方通知,足見中國疫情資訊不能即時透明分享我國,我國又非WHO會員國,未能正常獲得全球疫情資訊,因此與多個關鍵國家建立疫情雙邊合作伙伴關係,爭取快半拍的「機先防疫」。台灣位於「海景第一排」,「中國有事台灣有事」的前題下,可考慮將台灣CDC與日本NIID已進行十多年的雙邊交流基礎擴大成「亞太疫情資訊及物資合作陣線」,共同分享、分析、通報及預警新興傳染病及重大疫情資訊,防疫物資比照「Taiwan can Help」及美日等國援我疫苗之經驗,將互助項目制度化。

 

新興傳染病約每10到20年大流行一次,但誰又能保證明天不會來?有了想像中的大瘟疫來襲,模仿軍事兵棋推演做各種情境想定,只有「整備始免災難」的信念來整備,方能給人民平安的保證。目前正是興革最佳時刻,行政院長又是院士級的流病專家,更無理由看不透箇中「芒角」。別在幾年後大瘟疫來臨時,告訴人民後悔2023年檢討不徹底,整備不充分。

 

※作者為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