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吸引超過70名乳癌病友列席參加,現場座無虛席,顯示病友對乳癌防治議題的高度重視。(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乳癌長年位居國內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位,確診人數也持續攀升,如何優化乳癌防治政策成為重要議題。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偕同立委吳玉琴及邱志偉辦公室,共同於5月12日母親節前夕,在立法院召開「乳癌病友及早篩檢及早治療座談會」,跨黨派邀請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以及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共同關心響應。
會中亦邀請乳癌專家學者、病友代表提供政策意見,並請健保署、國健署針對乳癌及早篩檢、及早治療議題做回應說明。該座談會吸引超過70名乳癌病友列席參加,表達對乳癌防治議題的高度重視。
座談會中有多名立委針對乳癌篩檢下修提出呼籲,立委邱志偉於指出,乳癌已連續數年成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平均每36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發生年齡也比歐美年輕。且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診斷年紀較輕發生於40到49的乳癌多為惡性且預後情況較差,建議國健署將現行乳癌X光攝影補助年齡從45歲下修至40歲。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邱宏仁也補充,數據顯示,有接受篩檢的乳癌患者與無篩檢的患者相比,確診晚期的比例明顯較低,顯見日常篩檢的重要性。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依據國健署統計,台灣女性乳癌中位數從民國91年的49歲至民國109年56歲,並無年輕化趨勢。若調整乳癌篩檢年齡,偽陽性及過度診斷問題可能會提高。後續會依專家建議持續關注、蒐集乳癌相關國際科學實證,並持續研議評估擴大乳癌篩檢對象之可行性。對此,立委吳玉琴認為應持續強化乳癌防治政策工作,並落實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要求國健署針對乳癌篩檢年齡下修標準,並於3個月內提出政策方向與執行規劃。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於會中允諾,針對乳癌篩檢年齡下修問題,國健署預計將於每3個月定期檢視全國性相關數據,並召開會議檢討,同時希望與病友團體一同努力衝高乳癌篩檢量,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首要目標。
針對及早治療議題,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目前已有許多國際認證的早期乳癌有效藥物,如針對惡性較高的HER2術後單株抗體標靶藥物T-DM1,可降低50%的復發及死亡風險。但2007年到2022年台灣FDA核准上市的7個針對早期乳癌的國際建議用藥,目前僅有1個納保。曾令民認為台灣如沒跟上國際治療趨勢,在乳癌早期治療表現上恐會嚴重落後。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玲也補充,根據臨床數據顯示,針對零到三期轉移前的早期乳癌,只要透過正確的診斷及適合的藥物治療,治癒率高達80%到90%,可惜目前許多有效藥物並未納保,導致許多病友因經濟考量而藥物選擇受限,進而增加後續復發及轉移的風險。立委吳玉琴隨即於會中建議,健保署應就乳癌藥品支付現況進行檢討,併同暫時性支付制度,均應考量國際間治療的常規建議,使早期乳癌能獲得更有效益的治療,保障病人權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回應指出,目前已受理多件用於早期乳癌新藥申請案及擴增給付案,將積極依程序辦理。另外在新藥納保的成本效益評估上,將導入「前瞻性評估」、「醫療科技評估」、「醫療科技再評估」,以及「多元風險分攤模式」等制度,同時積極爭取暫時性健保支付預算,加速新藥引進。
乳癌確診人數逐年增加的同時,年輕病友的人數也持續增加。郭玟伶指出,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下女性為社會主要的生育及勞動年齡,但經濟收入卻相對較低,如果不幸罹患乳癌,卻因年輕乳癌患者的平均預後較差,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醫療費用。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也提到,根據協會針對上千名病友調查顯示,有高達近8成(76.3%)的年輕病友對自費藥物感到負擔沉重。郭玟伶補充,年輕病友常常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兼顧家庭及工作,如何降低治療的時間成本也是在政策制定上需要考量的因素,如皮下注射劑型的藥物能夠縮短療程,可以有效減少治療時間。
針對乳癌年輕病友職場、生育與及早治療問題,國健署科長林莉茹表示,第五期國家癌症計畫草案已將乳癌納入,內容包含提升癌症新藥可近性及加速癌症新藥納入健保之機制,並規劃針對癌症病友重返職場或延續生育等計畫,同時擴大乳癌篩檢服務量及強化陽性個案追蹤,以促進乳癌治療成效及醫療品質,達到早期發現及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