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出現針對性歧視的政見,例如:「LGBTQ與狗禁止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等。(合成照片/取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生會臉書)
仇恨,就是懦夫被嚇壞後的反擊
蕭伯納
日前,台大「言論自由月」的活動中出現「火冒4.05丈」的布條,諷刺原住民族的加分政策,懸掛布條者甚至在說明欄寫下「原住民特權是政府對平地人的暴政」的字句,讓學生會轉型正義小組連忙出面道歉。
數日後的5月20日,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學生會在臉書粉絲專頁上分享了「112學年度正副會長選舉公報」。其中一組候選人提出了具有針對性歧視的政見,例如:「LGBTQ與狗禁止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以及「女生微積分強制穿高中制服上課」等等16項。此舉很快就在網路上掀起輿論。高雄市議員黃捷與眾多公眾人物均對此現象表達遺憾。
不可否認,每當這類事件發生,許多高人氣的社團與粉絲專頁都會吹起保守的風向,與歧視者站在一起,留言區的受眾更是贊聲連連。他們認為政見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追求政治正確反而是獨裁的表現,甚至引述鄭南榕爭取「100%言論自由」的理想作為論據。公然支持歧視性言論,甚至是污辱弱勢族群的外表與特徵的案例層出不窮。
台灣經濟正處於20年來最好的狀態,這樣的話語對台灣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比大聲公還要更刺耳。前些年,網上還充斥著仇富的聲浪。這很好理解,尤其當台灣經濟陷入停滯,房價仍節節攀升,這與食利資本家、炒房者、政商勾結脫不了關係。不過,近些年來,這股仇恨的劍鋒似乎已經漸漸轉向了弱勢、女權、與LGBTQ團體。這究竟要如何解釋呢?難道經濟真的變好了嗎?
讓我們先從仇富者的消失說起:德裔美國哲學家赫伯特.馬庫色曾預言道,隨著物質條件的發展,人們會失去仇富(與資本家作對)的動力。就算貧富差距仍在,勞動階級將會越來越難以團結,而試圖融入主流社會撈油水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以往,不管是蘇聯還是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都是靠著被「絕對剝奪」的人民,也就是那些食不果腹,還要被剝削體力的窮苦百姓。換作是今天,如果加班就能拿跟老闆一樣的iPhone,跟老闆一樣開賓士,周休二日,誰還會選擇罷工,用風險換取福利呢?
然而,當工業發展到一定水準,經濟發展陷入瓶頸時,更多的競爭者勢必會造成社會資源分配更加不均。當資源有限且競爭異常激烈時,感受到自己被「相對剝奪」的人數就會激增。
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當某人將自身的處境「參照」另一個群體,發現到自己處於某種劣勢,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體驗到了「相對剝奪感」。原住民的加分、中低收入戶的補助、同志群體的的擴權、以及女權的崛起,這些社會革新都讓許多保守觀念下的受益者不再享有優勢,感受到了相對剝奪。匈牙利經濟史學者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曾指出,相對剝奪感比絕對剝奪感更容易影響個人生活。
以下是相對剝奪理論的簡易梳理:
A 沒有 [X] (X可以帶入加分、補助金、或其他特權)
A 知道其他人有 [X]
A 想擁有 [X]
A 認為獲得[X]是理所當然的
A 仍沒有獲得 [X]
A 感到仇恨
舉例來說:某間高中舉行期末考,題目非常困難。A同學費盡千辛萬苦只考了60分。但他發現,程度不如自己的B同學因為罹患自閉症,在校方的加分下也獲得了60分。此時,相對剝奪感充斥著A的內心。於是A苟同其他成績不及格的C、D、E同學向校方喊冤。
奇怪的是,四人並沒有對加分制度提出質疑,而是指控B同學假裝自閉症,說B的外表看起來「很正常」,沒有資格加分。然後,四人反而開始貶低自己的家世、訴說自己的苦衷,試圖爭取加分。此時,就算F同學靠作弊考了90分也沒人在乎了。仇弱不仇贓,這就是台灣面臨的現狀。
只要考60分的學生變多,弱勢加分制度就會造成心理上的相對剝奪。借用中國的流行詞彙,台灣其實也面臨著全面的內捲,文化與經濟上都是考60分左右的人居多。
難道教育沒辦法撫平仇恨嗎?是的,許多人仍然無法理解所謂進步價值,這也很合理。台灣社會更愛培育讀書機器,而不是文人。因為讀書機器終有一日會成為有用的工作機器,撈到資本主義的邊角料,文人只會造成社會動盪。
當眾人體會到了「相對剝奪」,當眾人懷念起保守的風,當眾人無法解決社會問題,多元、平等、與包容就成了刺耳的笑話,惡毒的歧視也就成了是閒話家常的配菜。
而在台灣,這樣的人絕非少數。
※作者為雪梨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