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世衛大會本周正在日內瓦舉行,愛沙尼亞,今年首次在大會上為我國發聲。圖為愛沙尼亞衛生部長西庫特(Riina Sikkut)在WHA大會發言。(取自Riina Sikkut臉書)
本屆世衛大會本周正在日內瓦舉行,連續第7年被拒於門外的台灣,在會場內獲得多個國家接力發言聲援。台灣民眾較為陌生的愛沙尼亞,今年首次在大會上為我國發聲;美、日及澳洲也首度於世衛大會期間,與我國合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研討會,以凸顯台灣參與全球公衛體系的重要性。
儘管友好國家公開力挺,近幾年我國外交系統與世衛組織秘書處的檯面下直接及間接接觸反而逐漸疏遠。知情人士透露,往年秘書處會考量中國壓力及大會流程,在會前與友我國家交換意見,但今年秘書處甚至未出面協調總務委員會進行「二對二辯論」一事,而是由美國私下協助運作,才得以讓台灣列席大會提案獲得辯論機會。
本屆世衛大會(WHA)將於21至3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已經連續第7年未受邀的台灣,從會前討論臨時動議的總務委員會,到大會正式發言,陸續被公開提及;開議3天以來,已有十逾個友邦及友台國家為台灣有權參與全球公衛體系公開執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大會中,愛沙尼亞衛生部長西庫特(Riina Sikkut)中首度為台灣發言,公開呼籲各國納入所有夥伴,包括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全球公衛合作。
總計本屆WHA前3天的大會發言中,就有日、英、澳、法、美、捷克、加拿大、瓜地馬拉、立陶宛、巴拉圭、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德國、海地、諾魯、愛沙尼亞、聖文森和聖露西亞等十多個國家接力發言。
另外,台美合作多年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首度在WHA期間於日內瓦舉辦周邊會議,以後疫情時代國際合作建構應變機制為主題,凸顯全球公衛體系納入台灣的重要性。
儘管會議為閉門舉行,但出席者包括美國國務院國組局助卿Michele Sison、美國衛生部全球事務助理部長Loyce Pace、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全球免疫部主任John F. Vertefeuille、澳洲衛生部全球衛生司司長Lucas de Toca,以及日本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國際傳染病中心主任大曲貴夫(Norio Ohmagari)等來自美國、澳洲、日本、德國、瑞典及捷克等約10個理念相近國家官員,以行動支持台灣爭取參與WHA。
相對於國際社會支持聲量不減,世衛組織(WHO)秘書處與我日內瓦前線及國際組織主責官員的互動卻顯得較疫情前更為疏遠。過去在大會之前,我國會與友邦及友好國家就推動、宣達方式先行溝通;確定提出臨時動議之後,秘書處也會出面協調在總務委員會進行二對二辯論,這也是每屆WHA大會國際為台灣發聲的重要場合。
知情人士透露,近3年來我方外交人員與秘書處幾無互動,在確定由友邦提出臨時動議後,秘書處甚至不願出面協調二對二辯論,只好請美方出面斡旋,才得以順利進行;而日內瓦前線,也只剩下場外宣達活動與周邊會議等例行作業。
相較之下,過去幾年我方官員與秘書處仍維持必要性的往來。前一任幹事長陳馮富珍在任期間,曾在我方運作爭取WHA邀請函時私下向我方透露中國施壓阻攔之外,現任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上任之後,秘書處及WHO法務部門雖對台灣並不友善,但也曾私下與我國官員「交心」,透露美國等多國聯合挺台行動,讓WHO秘書處承受很大壓力。
知情官員透露,儘管WHO秘書處一向抗拒與我方人員接觸,但過去偶爾在需要時仍會溝通,例如為確保議事順利進行,在會前與友我國家代表就議事程序等交換意見,敲定總務委員會二對二辯論等程序,或「提醒」我方若大動作爭取出席,中國可能採取強硬報復等。
據透露,2019年在美國主導之下,國際挺台出席大會聲量大幅提高,祕書處態度也有所鬆動,甚至向我方私下表達,認同WHO應該更有包容性,但「擔心中國的阻撓作為可能影響整個WHO的工作」,反而讓台灣揹了黑鍋。
知情人士指出,隨著疫情爆發,譚德塞與中國的關係受到外界質疑,其作為也更為乖離。外交管道就曾透露,2020年疫情爆發之後首次WHA,譚德塞為抵擋國際社會抗議未將台灣納入WHO體系,曾私下派人與我國駐日內瓦辦事處接觸,以「電話簡報」做為安撫台灣的交換條件,操作WHO「與台灣分享資訊」的假象,為我方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