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28日舉行總統決選,保守派現任總統艾爾段成功連任。(取自艾爾段推特)
土耳其政壇強人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ğan)歷經了他人生史上最艱難的選戰,贏得了第二輪總統選舉,將邁入第3任的總統任期。土耳其在歐亞大陸間,在地緣政治上頗具重要性,已執政廿年的艾爾段,要把土耳其帶向何方,從激烈的選戰過程、民意的分歧及國內外的政經情勢來看,土耳其的未來充滿挑戰。
這場選舉最令國際矚目的是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傳統上,土耳其是一個向西看的中等強國,近年來以強勢的軍事介入和外交政策,成為動見觀瞻的區域關鍵角色。由於地理橫跨歐亞的重要戰略地位,土耳其一直深受全球權力轉移及地緣政治動盪和權力真空的影響,在與西方結盟或與俄羅斯、中國等靠攏間游走擺盪。
此外,近年來土耳其軍事實力迅速擴張,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轉折添加信心,同時也和國內政治氛圍產生共震效應。艾爾段政府以「讓土耳其再次偉大」恢復昔日輝煌的「新鄂圖曼帝國」情緒,透過「民粹主義紅利」激勵起民眾對政府的支持。
這個關鍵的轉折點要從2011年阿拉伯之春談起。自阿拉伯之春以來,土耳其的內政與外交政策悄然生變,在對外上力行多向度單邊主義和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全然以歐美國家馬首是瞻,除積極並主導中東事務外,也發展與俄羅斯和中國等國的關係,改變了自身政治與安全傳統。
艾爾段執政的前十年,走的是堅定的親歐路線,以特定的歷史敘事和文化符號等軟實力建構「共同身份」來推動區域整合,擴大與歐亞大陸、中東和巴爾幹半島在內的廣大鄰國的關係,利用地緣政治優勢,以促進東西方的對話者身份自居,中東因此成為外交政策的關鍵字。
阿拉伯之春後,土耳其不斷發起單邊行動介入區域事務並積極動用武力。跨境軍事行動包括介入敘利亞和利比亞,也曾向亞塞拜然提供無人機,並在卡達和索馬利亞開設軍事基地,從而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 Karabakh)的衝突。一開始土耳其政府無意干涉其鄰國主權,阿拉伯之春後,土耳其政府將自己標榜為「中東民主的主要倡導者」。但在民主的輸出上,土耳其的做法變得越來越有干涉性,放棄了長期秉持的不干涉主義原則。
隨著阿拉伯世界民主化浪潮的消退,艾爾段政府的立場從「促進民主進程」轉向為「保護自身安全利益」。如敘利亞庫德族武裝所構成的安全威脅,取代了敘利亞的政權更迭,成為土耳其在安全上的首要議題。土耳其在敘利亞自2016年往後的5年內發動一系列軍事行動,包括幼發拉底盾牌、橄欖枝、和平之春和春盾行動等,且未與歐美盟友進行協調,與西方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卻採購俄羅斯俄製S-400防空系統雷達;北歐國家芬蘭和瑞典兩個「中立國」欲加入北約,土耳其第一個跳出來公然反對;以及俄烏戰爭對不執行北約對莫斯科的制裁等,都呈現土耳其與歐美的分歧,並凸顯自己的獨立外交自主性。
事實上,艾爾段的外交政策已超出國家實力和安全的需要,且近年來的國內治理危機和經濟疲軟也沒有力促艾爾段政府「向內走」,反而成為「向外走」追求強勢自主外交的驅動力。足見艾爾段的「新土耳其」政策,不只是以國家安全為中心,裡面還有和國內情勢的連動。由於土耳其的經濟成長面臨危機,一度飛漲到85%不落地的高通膨使得生活艱苦,里拉貨幣的大幅貶值,也失去過去吸引外資投資的風華,還有面臨國內政治反對黨聯盟力量強大的集結,艾爾段把視角轉移到外部,強化土耳其民族主義,轉化為國內支持的新動力。
艾爾段的戰略有其思考的縱深。當前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盤整,歐美國家相對衰落,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代表的非西方國家和新興國家力量日益崛起,造成中東權力真空。阿拉伯之春的戲劇性逆轉,也為享有地緣政治紅利的土耳其創造新的戰略空間和槓桿力。
其次,過去十年,土耳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國內政治重組。艾爾段在新保守派的支持下,逐漸擴大對土耳其政治體系的控制,並轉向民粹主義;同時連結全球秩序的轉變,反過來促使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槓桿民粹主義紅利,變得更加走自信、自主和干涉主義的道路。
執政20年後,艾爾段從根本上改變了土耳其的國內政治和外交政策,艾爾段想保持土耳其在北約的成員國身份,同時加強與俄羅斯的貿易和地緣政治關係,平衡土耳其與西方和俄羅斯的利益,持續走鋼絲的獨立外交路線,如同在美國戰略學界形容美土關係時,常會「友敵」(frenemy),即「朋友中的敵人,敵人中的朋友」。
土耳其的策略白話其實就是「待價而沽」,誰給的多就和誰友善、交往,而且只能「租用」,不能「收買」,不同的議題有不同的價錢,不存在買斷的一口價,每件事都得議價,把自己的利益搏大化。
土耳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掌控著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航道。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想要進出阿拉伯地區和大西洋必須與土耳其合作;美國想從西部對俄羅斯進行戰略圍堵,也要土耳其同意。美俄無論誰和土耳其交惡,都可能為對手送上戰略禮物。
土耳其知悉自己的價值,長期在著美俄平衡的翹翹板遊戲,議價爭取利益,也增加國地位和影響力。冷戰時期,蘇聯試圖把土耳其變成自己的衛星國,結果土耳其轉身加入北約。蘇聯解體後,在美俄的實力天秤嚴重失衡下,美國不止一次想要完全控制土耳其,甚至在土耳其境內策動過針對艾爾段的顏色革命,但結果卻反向加速艾爾段向普京靠攏的腳步。
兩強國之間難為了小國,土耳其放大了自己,也帶來很多的風險,地緣政治無盡賽局下的土耳其未來的挑戰還很多,是新的鄂圖曼還是外強中乾的虛胖,繼續看下去之外,也值得台灣省思。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