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選之人—造浪者》在台灣引發#MeToo運動,也為總統大選增添變數。(大慕影藝、公視提供)
反性騷#MeToo運動在全球風起雲湧5年之後,終於在台灣掀起巨浪,甚至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近來台灣#MeToo運動是由Netflix上熱播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引發,替明年總統大選增添不確定性。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描述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候選人幕僚團隊拚選戰的忙碌生活,雖然被貼上政治劇的標籤,但劇中性騷擾情節線卻受到廣大關注,並在現實生活中掀起波瀾。在該劇熱播的同時,自5月下旬以來,現實生活中已經引發十多起關於政治人物性騷擾以及受害人投訴遭吃案的指控。
報導指出,隨著兩岸緊張關係達到數十年來巔峰,#MeToo指控曝光的後果,替總統大選增添更多不確定性。這些指控已震撼執政的民進黨,促使高層辭職以及總統蔡英文公開道歉;在野的國民黨也受到打擊,並誓言調查對立法委員的性騷指控。隨後這場風暴從政治權力中心蔓延到社會其他部分,越來越多指控浮出,指向學術界、體育界和文化界,甚至是流亡的中國異議人士王丹。
Five years after #MeToo took the world by storm, Taiwan is facing its own reckoning over sexual harassment – brought about by a hit Netflix series https://t.co/MoXs8qAdUH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June 11, 2023
劇中金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成為受害人講述性騷擾事件的共通語言。
事態進展讓該劇創作者也大為訝異,他們未曾預料將會每天目睹「巨浪」發生。該劇共同編劇簡莉穎說:「最近各行各業都爆出案件,你可以看出為什麼會引起共鳴。這種事情太多了,但卻不能討論或說出來。」
簡莉穎表示,多數性騷擾受害者都被告知「算了」,尤其是在具有強烈共同目標的組織中,被害人往往被告誡要以「大局」為重,「受害者傾向自我審查,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所說的話會破壞更大的目標」,「性騷擾和性侵問題似乎一直受到壓抑,就像是我們一直在為了更大的政治目標而忍氣吞聲,為了更大的前景而犧牲自己。」
1. Several Taiwan activists stood out and accused former Tiananmen student leader Wangdan for #metoo sexual harassment.
— 巴丢草 Bad ї ucao (@badiucao) June 3, 2023
This requires a lot courage. I am drawing this to support those who bravely speaking up.
画图支持 勇敢发声的王丹#metoo 受害者 #米兔 pic.twitter.com/fYaaUDhMeq
以性別與媒體為研究專長的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康庭瑜指出,很多性騷擾受害者在看完節目後,覺得不應該「就這樣算了」。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有些受害人也透過官方管道提出性騷擾投訴,「我知道有多個案例,他們明確表示受到該劇的啟發。」
儘管台灣已有女總統,女性在國會佔比也高達42%,超出亞洲甚至北美地區,並且也是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但職場性騷擾仍然很普遍,想要伸張正義仍然相當艱難。
1名民進黨女黨工告訴CNN,觀看《人選之人—造浪者》讓她想起16年前自己在地方選舉活動中遭性騷擾後試圖投訴的經歷,她說儘管該劇在職場如何處理性騷擾投訴方面的描繪過於「樂觀」,但仍然樂於見到該劇產生的影響,「台灣的#MeToo浪潮晚了5年,若是我們能抓住機會改革過時的性騷擾法律就好了」。
對該劇編劇來說,台灣的#MeToo時刻只是開始。該劇共同編劇「厭世姬」彭維昭指出,台灣社會對於支持性騷受害者仍缺乏共識,「我認為這只是開始,只是第一步」。簡莉穎也說,#MeToo不應僅限於特定圈子或組織,「只有當發生在整個社會,包括更保守的圈子裡,而且人們仍然願意挺身而出時,才是真正的#MeToo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