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侯、柯的「親美論」是真、是假,從他們(他們的黨)過去的言行,答案不早就一清二楚。(合成畫面/攝影:張哲偉、王侑聖)
先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一一會晤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三黨總統參選人,繼之,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說她「三個(參選人)都喜歡」。隨後,便出現關於美國在台灣2024大選中屬意誰的討論。但畢竟是台灣的選舉,所以站在台灣立場,需思考的更應該是反過來問:賴、侯、柯誰上台會真的想和美國拉近關係?待投票的同時,也是在選擇台灣對外路線的走向。
時值選舉時刻,就算不那麼喜歡美國,的確沒有任何參選人有必要表明自己「不親美」,尤其總統參選人首先必須展示自己的開放面,否定句本來就很少存在選舉語言中,對外關係表述更是如此。所以三人都說「親美」是一定的。
至於無論是柯文哲轉述羅森柏格所言:「台灣無論誰當選,台美關係都不會改變。」或是孫曉雅說的「三個(參選人)都喜歡」,那也都是一名訓練有素外交官理當的外交辭令。實際情況是,賴、侯、柯的對美態度當然不同,差異大小,差別是什麼,即是美國評估所在。至於台美關係會不會改變,則是屬於未來式的命題,重點仍在於台灣選民先要從賴、侯、柯,以及各自所代表的黨過去如何親美,以及親美的方式,去推敲他們當選後,可能會怎麼做。
台灣駐外館處現有111個,駐美外館就占了10分之一,為全球單一國家最多,人員配置數量也高於其他各國,那麼,未來執掌外交政策的台灣新總統,下轄國安會、外交部,給予駐美外館的指令,或說賦予外館人員的任務,將是傾向積極進取?平緩穩健?還是消極被動?是關切雙邊關係實質進展?還是純粹滿足於形式化?出發點不同,當然會創造出不一樣的台美關係。
比方說,2009年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當時各外館都回傳電報,表示許多國家願意提供協助,其中一支美國西岸救難隊伍也在第一時間表達救援意願,但當時外交部卻對外館發出公文,指示:「倘駐在國政府或民間欲提供救援物資或派遣救援團隊,請貴館處予以婉謝。」雖然之後外交部澄清是忘了寫上「暫時」兩字,但第一時間的外交政治判斷已成,也無怪乎事後關於馬英九政府受中國因素影響的解讀再又甚囂塵上。
這就是總統的外交權力,他怎麼使用,都會反映在他對「台美關係」的表現上。另外就是過去兩年病毒大流行期間,美國相繼贈送台灣數百萬劑疫苗救急,則,第一,總統本身「親美」與否,當然決定了第一線外交人員當時需不需要積極向美國爭取疫苗?第二,當美國贈與台灣疫苗,台灣是致謝,還是自貶為乞丐,或是當疫苗抵達後,卻如柯文哲所稱「我(台灣)當你(美國)小弟,給點安家費(疫苗)是應該的。」不同反應,亦直接代表不同政黨、政治人物對美國以及台美關係的認知。當然,若當時再出現2009那份忘了寫「暫時」的外交部公文,光「第一」的步驟就會直接沒了。
同樣的,自2018年美國通過開放雙邊高層互訪的《台灣旅行法》後,賴、侯、柯在這一「台美關係」基礎上,會是進一步藉由它增進雙邊互動?還是將之束之高閣?其他過去蔡英文任內美國國會通過(提議)的法案或決議,如「台灣國際參與法案」、「台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案」、「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和「國防授權法」,未來是會繼續深化、增案?還是停滯不前?無不取決於台灣新總統對美關係著力深淺和對國家戰略的布局。
孫曉雅說「三個(參選人)都喜歡」,羅森柏格說:「台灣無論誰當選,台美關係都不會改變。」這是「美國不介入台灣選舉」的最基本底線,一旦稍有暗示比較欣賞哪一位,或台美關係會因誰而異,就是直接干預選舉了。但我們不可能以為他們沒有偏好,只是在當下「台式民主」中,誰當總統,決定權確實不在美方。一樣的道理,賴、侯、柯的親美論是真、是假,從他們(他們的黨)過去的言行,答案不早就一清二楚。「忽然親美」實則是難為其中兩位了。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