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指出,以現行中國航艦戰力,他不認為在攻打台灣上能扮演多大角色。(朱明攝)
中國解放軍遼寧艦、山東艦與尚未服役第三艘航艦「福建艦」,日前學者示警若3艘航艦投入戰備,戰時於部署在台灣東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執行反介入及區域拒止,除封鎖台灣也阻滯外軍馳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指出,以現行中國航艦戰力,他不認為在攻打台灣上能扮演多大角色,原因在於其戰力目前無法與美軍相比,而中國本身的東風21D、東風26彈道飛彈及潛艦、一般船艦、遠程轟炸機的打擊範圍,已涵蓋台灣周邊。
長年研究國防事務改革的前監察委員黃煌雄,是現任台北政經學院(TSE)基金會董事長,該基金會今天(16日)發表「2022至2023中華民國國防評估」報告,這是基金會所屬的「和平與安全中心」針對我國國防防衛事務所做的研析報告,每年6月中左右公布。其目的是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提供政府有關單位做為國防施政參考。發表會上除董事長黃煌雄外,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暨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之外,「和平與安全中心」計畫主持人閻鐵麟也一同出席。
「國防評估報告」中指出,2022至2023 年6月我國面對來自中國在軍事上前所未有的兩次針對性、脅迫性、與威懾性的軍事演習。2022年8月軍演後,台海軍事現況被徹底破壞,隨之而來的例行性與持續性的海空擾,逐漸侵蝕了國在台海周邊既有的局部優勢,形成海峽「新常態」。2023年4月,中國東部戰區再一次舉行針台海的軍演,執行「環台島戰備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中國解放軍大量艦群集台海四周,同時新成軍的山東號航母戰鬥支隊,也首次進入台灣東部海域、並執行艦載機起降與模擬攻擊演練。解放軍備警巡兵力以拘束與打擊我國海空兵力為目的、共軍聯合利劍演部隊執行長程精準打擊為目的。
「國防評估報告」中也指出,解放軍軍聯合利劍兵力包括彈道飛彈、遠程火箭、航母戰鬥支隊等,結合戰備警巡的拘打配合,執行對台灣本島的戰略打擊,獲得台海地區海空優勢,也為進一步行動作準備。此次演習然成為中共對台用武的一次預操練。
報告指出,中國兩次軍演明顯反映出,中國對台使用武力的意圖與能力日益增加。加上兩次軍演之後持續性的海空騷擾,致使國軍海空兵力必須時時待命、頻加應付,衍生成為對人力及後勤補保的長期耗損、嚴重影響戰備。另外,兩次軍演也顯示中國此種「非戰爭的軍事行動」,或是「軍事性的灰色地帶行動」已經是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經常性的行為,也說明中國在台海軍事上,自認已經充份掌握主導權,或戰或和都由北京決斷。
針對台灣應處灰色地帶威脅方式,李喜明認為,台灣面臨「脅迫式」與「生存式」的威脅,但隨著中國出動越來越多的傳統兵力進行脅迫式灰色地帶威脅時,即使國軍傾三軍之力仍能以應對,因此灰色地帶威脅已面臨到比原先還艱困的狀態。
李喜明提到,若無限制的放大灰色地帶威脅,而購買更多的戰機、船艦應對,將嚴重耗損國軍資源分配並打亂優先次序,不但無法解決脅迫式灰色威脅,更無法應對生存威脅。
另外,對於世界各國都強調網路作戰的重要性,報告中也強調,網路作戰不只是兩岸衝突的首戰,也是經常性的遭遇戰,更是國軍能夠制勝關鍵。因此李喜明建議,現行的資通電軍指揮部,涵蓋資訊、通訊、電子三個元素,但綜觀美國、以色列等先進國家,應將網路作戰與軍事情報合二為一,因為需要成功的網路作戰必須要有正確的情報管道,若無法將其合二為一,將導致國軍資通電軍人才流失,而轉往民間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