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總統不是「切豬肉」,不是這裡比較小塊,就那裡多切一塊就好;選民也不是附屬品,任由政客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美聯社)
1992年,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與林義雄等4位民進黨前主席率領數萬群眾,發動419大遊行,佔領台北車站周邊,要求總統直選。兩年後登場的第三次修憲,旋即將總統選制由過去的委任制,改為直接民選。李登輝與民進黨在90年代共合作7次修憲,過程跌宕起伏,唯獨在總統直選這項有高度共識。因為李登輝想透過總統直接民選切割昔日的法統,向國際社會宣告台灣是的獨立的國家;民進黨贊成這項理念之餘,更深知「總統直選」是他們通往中央執政的捷徑,雙方各取所需。
對台灣人而言,選總統與選立委、縣市長、議員,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在早前,「我的一票選總統」代表「台灣人出頭天」、「台灣人決定自己的命運」;到了現在,「我的一票選總統」則意味著台灣人如何決定自己在兩岸與國際關係的座標。此與投票者在選擇立委縣市長時,傾向依賴既有的社會結構、政黨組織、人際網絡來決定自己的投票行為有著根本的不同。如果90年代的七次修憲最後決定採內閣制,在民進黨基層組織結構仍大輸國民黨的情況下,綠營至少會慢8年才可能取得中央執政權。
昨天又有新的總統選舉民調公布,指稱賴清德以31.89%支持度,大幅領先柯文哲的24.62%與侯友宜的17.93%。主持民調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說,這數據告訴外界,「藍白不合、選舉不贏」。於是這份民調還煞有介事地做出了一個模擬題,宣稱只有侯柯配(侯友宜配上柯文哲)的39.6%,才能贏過民進黨的賴蕭配(賴清德配上蕭美琴)的34.58%云云……
這種天馬行空的假設,過去幾個月來充斥在台灣政壇。例如,看到柯文哲民調竄起,立刻有人說,如果郭台銘與黃國昌都能加入柯陣營,那一定就是「天下無敵」了。又例如當侯友宜民調盤跌,國民黨立委參選人羅智強隨即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要侯友宜與柯文哲各自證明自己,最後再讓選民決定要支持誰……。
姑且不論這幾種搭配組合與倡議有實際政治上的困難,這些模擬的背後,都將選民的投票行為簡單化與固著化,以為選民總是某某人的「粉」,某人表態了,「某粉」盡皆服膺其下;又或者有所謂「討厭民進黨大聯盟」或「政黨輪替大聯盟」,只要高舉帥旗,支持者隨即風行草偃,無人可攖其鋒。講得直白一點,他們把選舉勝負當成「切豬肉」,這一塊如果比那一塊小,那多切一塊來比對手大就好了。
但台灣的選民豈是這麼容易受人擺佈與操控,舉一個最鄰近的例子,侯友宜在半年前的新北市長選舉拿了115萬票,如果現在再讓他選一次,此時的他能夠拿多少票?更不用說四年前國民黨提名韓國瑜時,本為總統職位已經是探囊取物,最後輸到連高雄市長都被罷免。至於要「討厭民進黨」,組成所謂「政黨輪替大聯盟」當然也可以,只是,國民黨要不要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現在長得什麼樣?有沒有告訴選民,政黨輪替之後自己要做什麼?
選民的投票行為很複雜,有人因為喜歡或討厭特定候選人而投票(候選人取向),有的人因為支持或厭惡特定政黨而投票(政黨取向),更有的人純粹因為贊同或反對特定政見而投票(政策取向)。越往基層選舉走,越重視候選人的人際網絡,候選人取向的投票會越多;越往高層選舉走,價值與意識形態越會被突顯,政黨取向與政策取向的投票則會越顯著。這張總統選票對多數台灣人有其「神聖性」,選民在投票當下,人際關係與候選人特質的考慮常常會退位,取而代之的是總統參選人對台灣前途的看法是什麼?台美中三邊關係的座標何在?
在台灣選舉研究上具有「神級」地位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曾表示,「保守或革新」、「左翼或右翼」這些對立的思想在台灣並不會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關鍵議題。唯有關於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問題,才具有影響總統大選結果的決定性力量。能贏得絕大多數「台灣認同」(非台灣民族主義)者的支持,才能贏得最後的執政權。小笠原的說法,正印證了總統大選之於台灣人的獨特本質。
那些以為「侯粉」加「柯粉」就能大於「賴粉」的人始終不理解,選總統不是「切豬肉」,不是這裡比較小塊,就從其他地方多切一塊就好;選民更非附屬品,可以任由政客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政客如果只想著奪權,卻沒有價值與信念作支撐,一加一就不會等於二,弄巧成拙甚至還比一更小。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