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畫報」將用AI取代人力 編輯人員陷失業危機

蔡佳玲 2023年06月21日 17:35:00
德國「畫報」將把部分編輯工作交給AI代勞。(合成畫面/取自畫報、freepik)

德國「畫報」將把部分編輯工作交給AI代勞。(合成畫面/取自畫報、freepik)

德國知名「畫報」(Bild) 宣稱,將以AI取代部分編輯工作,未來包括編輯、印務人員、文字編輯、照片編輯和校對等職位可能「不復存在」。

 

英國「衛報」報導,「畫報」出版商、歐洲最大媒體出版商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在給員工的電郵中表示,該報將與「那些在數位世界中工作可由AI及/或自動化流程取代的同仁分道揚鑣」,包括「編輯、印務人員、文字編輯、照片編輯和校對等職務,將不再像今天這樣存在」,但該報尚未估計可能因AI而失業的人數。

 

這枚震撼彈早有跡可循。今年2月,斯普林格執行長杜夫納(Mathias Döpfner)宣布公司將轉型為「純數位媒體公司」,並稱ChatGPT等AI工具可以「使獨立新聞超越過往,或取而代之」。他還預測,AI「彙整資訊」的功力將很快能贏過人類記者,未來只有創造「最佳原創內容」(例如調查性新聞和原創評論)的出版商才能生存。

 

「畫報」以腥羶色新聞、高度政治化的報導聞名,與英國「太陽報」齊名,也是歐洲最暢銷報紙。不過,該報近年來銷量持續下滑,已從20多年前的450萬份,到去年只略高出100萬份,為了削減1億歐元成本,該報將重組區域性報紙業務,預計裁員200人。

 

 

許多新聞出版商都已將目光投向AI,包括BuzzFeed網站今年宣布計畫利用AI來「加強」內容和線上心理測驗,而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 和「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 也在探索AI使用。

 

ChatGPT等AI工具可以根據使用者輸入的提示,生成具相當複雜度的文本,包括論文、履歷到詩歌和小說等等,成品看起來有模有樣,但有時部分內容不太正確,有些內容甚至是捏造。科技網站Cnet曾使用AI生成文章,然後由人工編輯檢查以確保文章正確度,但後來坦承這項「實驗」計畫有其局限性,超過半數文章必須更正。

 

今年4月,德國周刊「Die Aktuelle」刊出一篇以AI生成的德國車神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獨家訪談」,引爆爭議。舒馬赫2013年底在法國阿爾卑斯山滑雪意外中腦部重傷後,就未公開露面。出版商事後公開道歉,並火速開除總編輯,但舒馬赫的家人已針對出版商提告。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