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中國旅客疑神疑鬼遊香港會開心嗎

盧斯達 2023年06月25日 07:00:00
對許多中國遊客來說,香港已從一個走水貨的基地,變成某程度的二三線小紅書實況節目取材布景。(美聯社)

對許多中國遊客來說,香港已從一個走水貨的基地,變成某程度的二三線小紅書實況節目取材布景。(美聯社)

「排外」的遊客

 

早前香港國泰航空有空姐在飛機休息區取笑陸客英文,被另一名中國乘客錄音舉報,事情鬧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社交網絡上亦群情洶湧,繼而指責空姐、國泰航空乃至香港人「抱持莫名優越感,崇英貶普」。

 

涉事三名空姐被極速解僱,本來已經弱勢的國泰工會雖然為她們喊冤,但在後 19 年的政治社會氛圍下,大陸遊客是香港服務業「衣食父母之一」(人民日報公眾號評論用語),開口指示要重拳整頓。

 

不難想像「處理」十分迅速。在香港人的角度,觀察下各界對這件事也是五五比,雖然空姐受政治炮擊、被扯入香港人 VS 普通話的族群語言對立,但當時實際「案情」,涉事空姐又確實無禮失職。

 

彼時普遍的角度是,反對中國官媒上綱上線,認為這是無風起浪,無非是要找機會「教訓」香港,這畢竟是近年香港社會在各領域見到的改造,但當時人們不會「撐」當事人,甚至有很多不同情的聲音,畢竟她們犯錯在先,不是完美受害者。

 

不過現在的結果是,這種自己人的檢討其實見樹不見林,近來出現很多旅客到各地浪遊「碰瓷」,並發佈為「小紅書」流量內容,反正就是一時風潮,模仿者眾。大概內容都是自己受到待慢,顯示了港人如何高傲、如何「擺出」另一種人的樣子。

 

我們在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等社交網絡也體驗過這些。社交網絡要競爭流量、「u p主」要競爭生態位,人們需要引起共鳴的題材,這些話題每個都好像是原生(organic growth),但拆穿了大部份「爆款話題」都是人造的,是擺拍、有劇本,結合各種網絡商法及輿論導向需要。

 

中國遊客到港受到虧待(理由通常是他們操普通話)及歧視,就是爆款話題之一,一些是確實可考、在香港上新聞的,但也有很多是誇大其詞,甚至連委屈的事發地點都搞錯。

 

當初各界都滿心期待旅遊業復常、中國旅客恢復出遊,因為經濟。日常衝突磨擦激增是可以預料,沒人想像過隨著大量中國遊客恢復出行,可以同時形成一種「排外式遊客」,這種模式是他們會到達 A 地,然後以自己家鄉的標準對 A 地做各種劣評,例如說這裡沒有北京上海那麼新很「老舊」之類,甚至有具體的碰瓷鬧事行為。

 

一些遊客似乎懷著一種排斥旅遊地點的習慣。好比走進一間餐廳,卻是把這一頓飯從頭到尾評得一文不值,又乖乖坐著從前菜吃到甜品。

 

但如果你是為了做小紅書拍片,也許就有很多劇情需要,這樣旅行就不只是關於個人開不開心,是營業了。因為他們判定中國人在外受歧視或捍衛普通話尊嚴是流量密碼,所以香港也好外國也好,有時遊客本身就要製造話題(國泰事件發生後有大量的模仿者,例如聲言乘機時會四處偷錄看看員工有沒有待慢陸客,準備投訴),甚至有官媒背書的時候,再無傷大雅的事情,也總可以雞蛋裡挑出骨頭。

 

這個時代人手一機,個個博主想要模仿去碰瓷都可以,近乎沒有成本,旅遊被他們搞成低俗節目,只用來抓住人們 60 秒注意力的那種,部份人在國外有「節目效果」甚至網絡人設的關係,這些批評或衝突有沒有誇大甚至無理取鬧就很難說,畢竟這裡面夾雜了太多戲劇效果和需要。例如中國「視頻」界也很多嘲笑印度、孟加拉、非洲國家風土人情、充滿「up 主」民族自我優越感的「旅遊片」。

 

慢慢人們發現,一百種人原來就有一百種旅遊心態。一般人去某個地方旅行,總是源於孺慕它某一面。可能是食玩買,可能是文物古跡,也可能是較虛的「生活節奏」。在短期逗留期間,理應一切都是新鮮,新鮮感甚至可以蓋過該地一些具體問題。因而有一個「外國月光圓」的大眾錯覺。

 

我們這一代原廠設定也根本不是「大香港」到出國就會不禁發表類似「A 地 B地都不夠香港好」的感嘆。真的沒有。(反而 80 年代這個酒品廣告台詞就很大香港:香港幾好都有,點捨得走。

 

這一代到了國外普遍是參考有甚麼好的地方或風氣值得香港仿傚,甚至有時會美化異地。然而在小紅書一些角落,某個外地不好的話題,還是會回歸到始終是我們好。這是套路和密碼嗎?香港或任何一個外地,對遊客都可以只是對照自己理想鏡子形象的拿來工具。因此他們當然未必就對每一塊鏡子(旅遊目的地)都敞開心胸,拒絕明白旅行應該是你去接受另一個世界的歧異。

 

後來進步發達地區開始有人提倡旅遊倫理(Tourism Ethics)。簡單如不要故意破壞另一個地方的生態、不要留下垃圾,尊重異文化,乃至本國政府為保護古蹟或城市或本地人,考慮限制人流等等。

 

這一切一切也許十分理想,但根據的情境就是遊人熱愛某個地方,也順理成章希望那個地方可持續,附近的居民可以獲益。已經不只是老子「花不花得起錢」的問題,現在最先進那批人會覺得花錢之餘,自己不要對某個外地帶來負擔或煩惱。理想情況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但這不是所有人的心態。

 

這十年間有一段時間香港旅遊其實是被矮化成水貨產業,當時的感覺是有很多人來香港不是旅遊,也不孺慕這裡甚麼,只是來買貨,再回國賣水貨(牽涉匯率和外國貨安全度較高的問題)。

 

奶粉、各種日用品也被哄搶過。在水貨狂潮下,香港純粹是個工具而已。今天情況又更深一層,旅遊的工具化也變得更荒誕。從一個走水貨的基地,變成某程度的二三線小紅書實況節目取材布景。一些遊客彷彿不是來找出有甚麼東西好,而是刻意找出甚麼東西壞,再用各種民族角度或刻板印象渲染一番。甚至評論時資料也不必全對,反正可能網友都看不出,那只是圖在社交圈刷個流量。

 

我們當然會疑惑,以這種字面意義上的報復式旅遊、苦大仇深、疑神疑鬼的心態出遊,搞成這樣,行程真的會開心嗎?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