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應該擔心柯文哲習慣以「狗」罵人

李濠仲 2023年06月27日 07:00:00
柯文哲「情感表達風格」相當受到支持者歡迎,代表在台灣一定群體中,對總統人選的標準,已愈不受基本道德、人品和教養羈絆。(攝影:張家銘攝)

柯文哲「情感表達風格」相當受到支持者歡迎,代表在台灣一定群體中,對總統人選的標準,已愈不受基本道德、人品和教養羈絆。(攝影:張家銘攝)

2015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即使是民主黨人也對「非典型政治人物」川普感到好奇,部分原因正是他說話用字遣詞獨樹一格,連罵人都相當別出心裁。直到他常不假思索用「狗」或動物等雙關語貶抑對手,才讓人漸漸警覺到這樣一位政治人物的性格恐怕是有問題。

 

川普「狗語錄」不少,例如他曾取笑《哈芬登郵報》創辦人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從內在到外在都沒有吸引力,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批評對方,他的答覆是:「因為她是一隻錯誤評論我的狗。」

 

此外,川普對同黨人也不假辭色,他曾以「像狗一樣撒謊」形容共和黨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對方則是自己總統初選時的競爭對手。對政敵他當然更似無忌憚,2016年一場造勢活動上,川普演講到一半,台下發出一聲狗叫,川普順勢問:「那是什麼?那是一隻狗嗎?」台下觀眾鼓譟回應:「是希拉蕊!」川普再又補上一句:「喔,是希拉蕊…首先,它是一隻尖叫的狗,然後是一隻嚴肅的狗…總之,沒關係,(民主黨支持者)好好照顧你們的狗…」

 

更早之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柯林斯(Gail Collins)因為寫了一篇評論,稱當時的川普是一位陷入財務困境的富豪,之後她就收到川普的來信,還附上那篇專欄及柯林斯的照片,照片被畫了個圈圈,一旁且寫有「狗臉」(The Face of a Dog!)幾個字。

 

心理學界早有證明,當人們主觀認為包括狗在內的動物是一種低等生物,那麼罵某人為狗,就是一種純粹詆毀和只欲傷害他人的方式,背後的觀念即認為動物是沒有感情和智慧的物體,它們可以任意被獵殺、被關在籠子裡或虐待,對它們的痛苦,人類不必有任何同情或什麼悔恨。

 

最早對川普以狗貶抑對手習慣「開第一槍」的,是當年福斯新聞台《凱利檔案》的主持人凱利(Megyn Kelly)。在2015年一場共和黨初選辯論會上,凱利對川普的提問是:「川普先生,人們喜歡你的的原因之一,正因為你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會使用『政客(語言)過濾器』,然而,這並非沒有缺點,特別是針對女性,你曾把你不喜歡的女人稱為『肥豬』、『肥狗』和『噁心的動物』。」川普突然打斷,說:「只有羅希·奧唐納(脫口秀主持人,曾指川普有厭女症)。」台下因此發出一陣笑聲。凱利繼續正色追問:「我鄭重聲明,這已遠遠超過單指羅希·奧唐納,而是對你來說,你認為這像是我們將選為總統的人該有的氣質嗎?你將如何回應希拉蕊?她很可能成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你卻發動了一場針對女性的戰爭?」

 

川普不以為意,僅悠悠地說:「我認為這個國家最的大問題就是政治正確。」語畢,台下眾人再報以熱烈掌聲。

 

近年關於美國民主危機的評論、研究、著述如雨後春筍,它的困境治絲益棼,確實無法藉單一現象就直指核心,但一再被觸及的,無非這個國家的政治菁英怎麼愈來愈不文明。表現於外,就是粗魯及冒犯語言層出不窮,「白癡」已是最輕微的罵人,現在連「去他媽的」都不再是那麼不可犯的公開語助詞。直到出現將對手非人化的「狗」,政治文明不能不說又進入到另一層次(當然不可能是往上)。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也很愛用狗罵人,他曾罵立委賴香伶「誰家的狗,自己回去管好」(指賴香伶辦公室前主任林恕暉,已離職),近日他則火藥味很重地說民進黨每天「放狗咬人」,還問「狗主人」(指賴清德)要不要出來回應。他的「情感表達風格」顯然也受到支持者很大程度的歡迎,代表了台灣在一定群體中,對總統人選的標準,已愈不受基本道德、人品和教養羈絆。

 

川普以狗罵人不計其數,起初,不少人因為「沒想到政治人物會這麼直率」,而以為那是政壇奇人帶來的「耳目一新」,又或者在鬱悶已久的政治情境下,將它視為一種提振群眾精神的附加笑料。但畢竟以狗或其他動物罵人,既無情又不科學,以動物作為批判修辭,甚至可能和一個人私下對待動物的方式直接相關。更危險的是,政治人物公開罵對手是狗,恐怕還反映了他骨子裡的黨派仇恨比誰都濃烈。

 

※作者為《上報》主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