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嘉《美獸躲貓貓》。(取自彰化走讀藝術節官網)
為了迎接建縣滿三百年,彰化縣政府以「啟城‧彰邑三百」為題規劃第二屆彰化走讀藝術節,也特別將展覽場域拉回彰化舊城區、車站與八卦山等地,即日起至 7 月 30 日,邀請民眾穿梭古蹟與市區,尋訪裝置藝術之美。
彰化走讀藝術節共推出 8 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散落於彰化車站、彰化中興莊、彰化孔子廟、彰化縣立美術館、彰化藝術館、八卦山大佛前廣場、銀橋與天空步道,還有 9 件微型藝術作品分別在彰化藝文店家展出。同時,也舉辦 16 場藝術工作坊、16 場走讀輕旅行、文創市集、慶典音樂會等系列活動,讓人重新認識彰化這座歷史古城。
呼應建縣三百年,藝術家張育嘉在彰化車站、彰化縣立美術館打造作品《宇宙空港美食遊記》,其刻劃的兩個角色「體操男爵」與「美獸」,分別代表彰化體育與美食,而兩者皆戴上拳擊手套,也帶出彰化是台灣拳擊運動的家鄉。
「中興莊」是彰化現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眷村,藝術家陳禹霖特別選在此地創作《串門子》,將 16 道眷村常見的木門放置於草地,搭配熟悉的上下課鐘聲,象徵著小孩子放學後到彼此家裡串門子,呈現出眷村日常生活的氛圍感、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結,讓觀眾能以新的角度重溫舊時代的美好。
彰化素有花都的美名,日本藝術家國吉滿《花開彰城》以彰化花卉與日本花卉為元素,設計出一片顏色繽紛的花海,在彰化公會堂廣場上創造詩意般沈浸式感官體驗。藝術家詹維欣的作品《初之詩》設置於彰化孔子廟,以幾何線條重新組構、融入吳晟作品《土》的翻模文字,象徵文化精神傳承的累積和延續。
由設計團隊「黑色特工隊」打造的《時間的漣漪》,創作概念源自彰化文學作家施叔青《行過洛津》的經典橋段「益春留傘」,再利用竹、藤與在地布料廠剩布拼接,表達「織」與「傘」的意象,帶出彰化和美為全台灣最大的織布中心。
設置於八卦山大佛前廣場的作品《蓮印禪心》,由新媒體互動設計團隊「有電互動」打造,在造型上以聖潔的蓮花、佛手印等意象為主,象徵彰化的信仰,同時搭配「大佛尋寶記」APP,讓觀眾透過 AR 技術尋找周圍的小動物,感受美感與趣味。
《神獸在右相得益彰》設置於天空步道 1 號入口,造型顛覆神獸刻板印象,以現代 Q 版的神獸「母與子」模樣化身,並融入在地特有的原生植物。藝術家蔡潔莘期盼用可愛的形象,藉此拉近神獸與民眾的距離感,彰顯彰化致力於傳承及創新的融合。
代表彰化自然生態的木造裝置《五色之間》,由日籍藝術家吉田敦與韓國藝術家宋周妍聯手打造,展示於天空步道 7 號出口。其外型宛如 3 隻五色鳥的鳥喙,內部的木造設計象徵著鳥巢,觀眾可以進入內部,並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就像孕育生命的安全空間,也像是一座城堡。
9 件微型藝術作品則由藝術家與彰化店家共同發想,打造具有在地特色、與城市空間呼應的創作。地點涵蓋提米好旅、卦山村的踏印版圖、中興莊的二拾家居、卦山燒、君壽司、暗街仔巷流工坊 X 冷光藝坊、天空步道 4 號出口與彰化鐵路醫院,不僅串接成微型創作廊帶,也為彰化注入全新的藝術能量。
此外,2023 彰化走讀藝術節也串聯 75 家藝文店家,活動期間只要集戳章至店家消費都有折扣,集章並闖關成功、打卡或完成學習單,就送限量好禮。每個周末在縣立美術館廣場、中興莊都有不同主題特色「文創市集」,集滿點同樣也送多項好禮。
● 時間:2023 / 07 / 08 ~ 2023 / 07 / 30
● 地點:彰化市區
● 活動資訊:https://www.bocach.gov.tw/cdaf/Default.aspx
美食(飯店餐飲、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飯店住房、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點、咖啡廳、早午餐)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餐飲集團、餐廳、餐酒館)、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