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公告旅宿業者不得提供牙刷、牙膏、刮鬍刀等衛生用品。(示意圖,取自Pexels)
因應減塑環保,環保署今天(17日)公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包括牙刷、牙膏、刮鬍刀、浴帽等衛生用品都不得提供;洗髮乳、沐浴乳等用品則須大瓶裝取代小瓶裝,預計1.4萬家業者受影響,自2025年1月起全面實施、稽查,若違反規定,最高處6000元。
根據規定,限制使用對象為旅宿業,如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還有其他住宿業,像是露營地、休旅車營地等,業者不能主動陳列旅宿用品,只有消費者有需求時,才得提供。
至於實施方法,規定業者須將洗髮乳、沐浴乳以大瓶裝來取代小瓶裝,不得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盥洗或保養用品,梳子、牙刷、刮鬍刀等用品則不主動提供。不過,SPA或是游泳池等客經營設施,則不在管制範圍內。
環保署表示,自2025年1月起全面實施,同時展開稽查,目前距離法規生效前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給予業者緩衝與調整的空間,倘若違反規定,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
環保署指出,因小包裝的用品容易產生大量廢棄物,希望用「以大代小」的方式減塑,預估一年可減4.6億以上的小瓶裝用品,等於一年減碳2500公噸,整體塑膠使用量約減少3成。環保署也估計,將有1萬4500家業者受影響,不過公布政策前,就有許多業者響應減塑,不陳列一次性備品。
最後,環保署強調,旅宿用品並非全面禁用,只希望能兼顧環保和觀光,且減量一次性備品不會影響服務品質,後續觀光局將配合調整,星級旅館評鑑作業要點評鑑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