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凌翔:川普對台灣半導體不友善 非「瘋言瘋語」

烏凌翔 2023年07月27日 07:00:00
當川普說出「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後,他的選民有可能從此深信這一說法。(美聯社)

當川普說出「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後,他的選民有可能從此深信這一說法。(美聯社)

7月17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接受福斯新聞專訪,主持人提出一個美、中、台局勢的「必問題」:「如果可能引發美中戰爭,美國是否仍應該出兵協防台灣?」(主持人的發問在6分3秒處),川普也許根本不知如何作答,幾句答非所問、言不及義之後,忽然批評台灣的半導體産業「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一陣情緒言語倒是長達近50秒。

 

此一專訪,事關台灣,台灣媒體當然廣泛報導。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隨即在接受NBC訪問時反駁說,把台灣視為「經濟對手」的做法,「嚴重背離」美國政策。不過,看到川普發言的美國觀眾一定比看到哈斯評論的觀眾要多的多,而且,川普有機會掌大權,哈斯呢,幾乎沒有。

 

川普老兒經常口出狂言瘋語,本可一哂置之,但是媒體引述台灣各界的各種反應,鮮少提及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但此事實在值得台灣提高警覺。

 

福斯電視的專題節目名稱為“One-on-One with Candidates”,意即與美國總統候選人一一對談。川普意欲東山再起,他的黨內民調從今年二月起,就遠遠抛開共和黨內其他角逐者,一路領先,數字甚至在5月20日達到過55%的峰值,此後到最近都一直在50%之上。佛羅里達州長德桑堤斯(Ronald DeSantis)曾經在今年一月3日達到40%之上,極為接近一直領先的川普,但是近來已跌落至近20%了,連川普的一半都不到,有可能墜入10%以下的亂集團

 

換言之,不論我們喜歡川普與否,他都很有可能在明年代表共和黨參選,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論就代表很大一部份美國人的想法,不然支持度不會那麼高;或者,之前不知道「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工作」的選民,也有可能從此深信這此一說法。

 

這真是高知名度人士利用媒體惡意帶風向的「最佳」範例。

 

事實真象是,距離積體電路(IC)被發明僅僅5年,在英特爾(Intel)還沒有成立的1963年,當時矽谷的半導體領導廠商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又譯做「仙童」)的營運長Charlie Sporck就決定把晶片的後段製程-主動-移往香港,目的當然是降低成本,也就開啟了美國晶片製造商紛紛把産能移往亞洲之濫殤。(以上資料來源:Chip War中譯本92~93頁)

 

沒辦法,川普肯定沒空讀自己美國人Chris Miller寫的《晶片戰爭》一書,或者他根本不讀書?不知「搶走美國人半導體工作」的國家,除了東亞的日、韓、台,還有新加坡跟馬來西亞,他為何不提?只因為台灣台積電製造技術最領先。

 

明年是美國的大選年,任何候選人要挑起民粹情緒,都需要一個煽動投射仇恨的目標。這種情節在歷史上履見不鮮,1980年代的美日半導體之「戰」,美國也曾對日本重加關稅-川普那天也說應該對台灣加關稅。尤其,川普是「能力高強」的民粹主義者,他在大選投票後的2021年1月初,鼓動上千人衝進美國國會山莊,企圖推翻選舉結果的「成就」,我們記憶猶新。

 

台灣一定要小心不能成為替罪羔羊。

 

很多人都觀察到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分岐極大,只有在共同抗中這件事上「理想相同」,台灣也要提防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對於台灣半導體形成不友善的「共識」。這不是「疑美論」,而是面對國家安全時,應有的「料敵從寬」態度。

 

「敵」?強權對於弱小來說,也許不是「敵」,但絕對是威脅,這是國際關係的ABC。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