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數位轉型部長奧多羅夫,與多達1700架的「無人機大軍」。(美聯社)
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表示,自去年7月創建「無人機大軍」計劃以來,該國的無人機產量已增加了10倍之多,更集結多達40多家企業行號,研發各類無人機,今年更投資高達10億美元(約315億新台幣),提供廠商充足的開發資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無人機在當前俄烏衝突的戰場上,發揮關鍵作用,可以協助偵察敵方武器或監視部隊行蹤,也可以直接一頭撞上去摧毀敵方武器裝備。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表示:「我們取消(無人機)進口零組件和成套設備的關稅,讓製造廠商的利潤提高至25%,以便加速更大規模量產自殺無人機(滯空彈藥)。」
華盛頓郵報報導,戰爭帶來的前線急迫需求使得烏克蘭集結超過200家企業和軍方合作,研發、調整與改良無人機的各項性能。「無人機大軍」(Army of Drones)計劃則是利用無人機,來抵銷俄軍在空中與砲兵力量上的巨大優勢。該計劃據稱已在26個訓練中心內,訓練多達1萬名無人機操作員,並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再訓練1萬名無人機操作員。
此外,由於俄軍也已因應戰場環境使用干擾技術,因此這些廠商也與烏克蘭國防部合作,以獲得最新的電戰干擾技術參數。
報導指出,俄國雖然曾吃了不少攻擊無人機的苦頭,但現在也已做出回應,俄軍開始建立自身的操作無人機志願單位,並投入最新的電戰干擾系統;而伊朗提供的無人機,也威脅到烏克蘭城市的安危,並削弱烏軍反攻的力量。烏克蘭官方聲稱,俄軍每月能攔截約1000架烏軍無人機;而其他分析則由推估,烏軍每個月損失高達1萬架。
烏克蘭雖然當前已有生產高達數千架廉價無人機的產能,這些無人機可以攜帶炸彈攻擊目標,但很容易受到俄軍電戰干擾。位於利沃夫的一家無人機廠商Twist Robotics,則試圖開發一款人工智慧軟體,讓原本無人機即便與操作員失去聯繫訊號,仍可保持鎖定目標。該公司的工程師表示:「這其實是窮人版標槍(反裝甲飛彈)。」
報導提到,這場戰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是這些原本屬於高科技產品的技術更快流向非國家的武裝組織,它們或許沒有能力製造MQ-9之類的高性能大型無人機,但獲得和利用人工智慧輔助軟體達成它們的目標卻並不困難。烏克蘭戰爭經驗還催生了簡化的無人機部署方式,例如烏軍每個旅都配備了3D列印機,部隊用來量產商用無人機轉接掛載炸彈的裝置。
此外,俄烏雙方都發布了操作無人機與隱藏的使用戰術教範,未來很可能會流向世界其他地方的邪惡行為者手上。也有專家警告,攻擊型無人機不是百分百的靈丹妙藥,因為航程和酬載能力都十分有限,反而是偵察型無人機最有可能為烏軍帶來優勢,因為有效的偵察可以強化所有武器的效能,尤其是砲兵,更是能造成左右戰場的直接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