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成功引導氣象衛星「風神號」(Aeolus)重返地球墜落。(取自歐洲太空總署網站)
歐洲太空總署(ESA)在28日晚間,成功引導完成任務的「風神號」(Aeolus)人造衛星返回地球燒毀,並讓碎片墜落大西洋,是史上第一次成功讓人造衛星「在受控的情況下」重返地球,降低碎片可能墜落陸地造成傷亡及破壞的風險。
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新聞稿,報廢的人造衛星一般會不受控且沒有目標地進入地球大氣層,焚燒剩餘的碎片及垃圾通常會墜落海中,但也有機會掉在陸地,造成人命傷亡或破壞建築物。不過日前,ESA決定嘗試引導「風神號」(Aeolus)人造衛星,讓它有一條嶄新的「回家路」。
這枚英國製的衛星「風神號」(Aeolus),原本並沒有設計在其任務結束後,以控制引導方式墜落,不過,ESA決定利用衛星剩下的少量燃料寫下這項創舉。ESA自上周起,開始一連串輔助已完成任務的英國人造衛星「風神」重返地球的操作,包括降低和脫離軌道。
ESA表示,「風神號」衛星在當地時間28日晚間已經進入南極上方的地球大氣層,並在5小時候,按計畫跌入大西洋一帶海域,已經確認成功,是有史以來首次有報廢的人造衛星在地面操控輔助下重返地球。
雖然人造衛星的碎片擊中人類或建築物的風險很小,但ESA仍希望以這次行動開創先例,讓其他航天機構跟隨這項做法,從而讓人造衛星可更安全地燒毀。
ESA指出,這項首創受控制下重返地球的操作,使「風神號」可在最適當位置返回大氣層,即使有任何殘骸未能在穿過大氣層過程中完全燒盡,也會墜落在事先規劃好的大西洋路徑上,藉此減少本來就已經很低的殘骸砸中人、物的風險。
重約1300公斤的「風神號」衛星是在2018年發射升空,是首個在太空監測地球的風及氣流的人造衛星,為歐洲的氣象中心提供數據,原定任務期限為3年,但是延長執勤將近2年。ESA當時並沒有計畫在它報廢後操控它返回地球,但由於「風神號」衛星剩餘的燃料足夠應用,ESA決定嘗試這個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