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認真思考台灣未來的經貿戰略

邱志偉 2023年08月07日 00:00:00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顯示美國對台灣作為重要盟友的支持,有助於減少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圖片取自蕭美琴推特)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顯示美國對台灣作為重要盟友的支持,有助於減少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圖片取自蕭美琴推特)

美中分歧加劇,美國為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拜登政府於2022年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有別於川普政府時期之單邊主義作風,強調以多邊主義為主的外交政策,在印太地區推動IPEF來強化與盟友、夥伴國家間的區域合作。另外一個也是由西方所主導的多邊區域貿易協定CPTPP,旨在加速印太地區的區域整合,這兩大區域經貿架構起初都是由美國主導,且最初設計目的皆是要圍堵中國,防止其在印太地區不斷增長的經濟影響力。近日許多國際輿論都在討論IPEF與CPTPP皆是在印太地區的經貿架構,是否有同時存在的必要性,而台灣身為印太一員且CPTPP之申請也進入了關鍵階段,對於國際媒體的各種相關評論,都值得我們注意。
 

7月中,前美國代理副貿易代表Wendy Cutler以及前南韓貿易部長Yeo Han-koo透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IIE)視訊研討會,針對外界所關心之IPEF和CPTPP間的互補性及重疊性、美國期待從IPEF中得到什麼,以及IPEF是否能夠成為「去風險」之工具等問題進行討論。
 

可以注意到的是,不論是Wendy Cutler或Yeo Han-koo皆提到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而IPEF,有別於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不涉及關稅且主要是透過建立可信任的、高標準之貿易規則來處理像是供應鏈韌性這樣的新興問題,而這是CPTPP現階段無法達到的經貿戰略手段,這也是IPEF和CPTPP很大的一個差異。Yeo Han-koo提到,CPTPP雖涵蓋環境章節,但並未能夠有效處理當今美中貿易關係、疫後的供應鏈衝擊,以及烏俄戰爭等問題。Wendy Cutler也表示,目前有7個國家 - 日本、澳洲、紐西蘭、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汶萊,同時為IPEF及CPTPP成員,兩個架構並存並不會互相抵斥,且能為這些重疊的成員國帶來益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供應鏈韌性」不僅是美國和南韓前商務官員研討會上的重點,如何透過建立有效合作機制來解決未來供應鏈中斷之問題也是現今各國政府所面臨的一大挑戰。隨著COVID-19疫情、美中關係、烏俄戰爭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對全球供應鏈之穩定所產生的影響,各國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些新興的全球挑戰,正凸顯出強化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今年5月在美國底特律所召開的IPEF部長會議之會後聲明也表示,IPEF供應鏈支柱(IPEF Supply Chain Pillar)談判已大致完成,且供應鏈談判也是此次部長會議上四大支柱中唯一較有具體進展的談判,這也顯現出其14個成員對於供應鏈韌性的重視並且達成共識。
 

就台灣而言,台灣半導體產業足以讓台灣處在全球供應之鏈關鍵地位,各國也因著供應鏈問題關注印太安全,進而關注台灣議題。各國已經意識到全球供應鏈穩定攸關國家安全及國家利益,而維護印太地區之和平與穩定發展是全球供應鏈穩定之重要關鍵因素,面對我們未被納入的IPEF以及會員國遲遲猶豫的CPTPP,我政府的經貿戰略需要有更多智慧和韌性,思考如何透過與IPEF概念相似且已完成第一階段簽署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擴大我國與理念相同國家的合作,利用雙邊的戰略來促成多邊體系的加入,這是未來執政者必須深思的課題。

 

※作者為立法委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