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紀錄片行星交會的宇宙——紀2017瑞士真實影展(上)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7年05月26日 17:01:00
(TIDF提供)

(TIDF提供)

如雷的掌聲持續了三分鐘之久,穿著西裝、瘦小卻儒雅的策展人Luciano Barisone望著舞台下滿滿的、起身為他喝采的觀眾/影人們,將雙手放在胸前,一次又一次地鞠躬,表達他的感謝。

 

這是2017年「瑞士真實影展」的閉幕典禮,也是Luciano即將辭去七年的策展人工作、告別影展的時刻。

 

「瑞士真實影展」成立於1969年,每年四月於瑞士日內瓦湖畔(Lac de Léman)小鎮Nyon舉辦。最初是由地方上的電影社團活動發展而來的,最早的名字是「Nyon國際紀錄片影展」(Nyo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廣為人知的名稱「Visions du Réel」,則是於1995年日內瓦影評人Jean Perret接下策展人一職後,力排眾議重新命名的。

 

Visions字尾複數形的「s」,有著「真實的多重視野」的意義,這也意味著「真實影展」其實並未將自身定義為「紀錄片影展」,而是擁抱以真實為素材的影像,鼓勵所有以獨特觀點再現真實的電影。在Jean Perret任內的16年,「真實影展」便以這個新名字一躍而升,成為世界級的重要影展。

 

策展人Luciano的最後一屆

 

2011年,來自義大利的Luciano從Jean Perret手中接下策展人的棒子,今年(2017)的「瑞士真實影展」於4月21至29日舉辦,也是Luciano擔任策展人的最後一屆。節目由競賽與非競賽(觀摩)兩大類,共13個單元所組成,放映來自55個國家、共179部不分長短的作品,其中有105部是世界首映,足見影展的規模和地位。

 

相較Jean Perret,Luciano的選片策略更為擁抱大眾,他將「國際競賽」細分為長片、中長片、短片三個類別,同時也新增觀摩單元「廣角」(Grand Angle),挑選更多以普世價值為核心、敘事流暢的影片。這樣的策展方向,使得真實影展更為平易近人,任內七年,每屆觀影人次從原先的2萬人成長至3萬5千人,是他最引以為傲的成績。

 

(TIDF提供)

 

然而,這樣的選片策略,使得原先即在製作品質、主題深度、技術專業有一定水平的主流作品更有機會出線,甚至占了影展片單的大宗,有觀眾就感嘆,過去真實影展最為重視的「新導演競賽」,如今成了眾多競賽中的其中一環,重要度銳減。「新導演競賽」特別鼓勵獨立觀點與創意美學的影片,可說是真實影展的招牌,楊力州的《我愛080》、吳汰紝的《再會吧!1999》、黃庭輔的《黃屋手記》,許慧如的《黑晝記》、沈可尚的《野球孩子》都曾入圍過。而放眼這幾年的片單,無論是競賽或觀摩單元,那些來自歐美以外、製作規模較低、技術或粗糙但形式卻相對生猛大膽的作品,確實越來越難登上真實影展的舞台。

 

當然,Luciano在「國際競賽」的長片、中長片、短片三個類別中,除了「最佳影片」之外,分別設置了「最佳創新獎」,其他競賽如「新世代導演獎」(限瑞士與全球電影學校製作之短片,評審為青少年),仍可看出影展鼓勵創新、挖掘未來新星的企圖。

 

《馴馬》、《In Time to Come》二部華裔作品成亮點

 

本屆國際長片競賽首獎頒給了《水泥的滋味》(Taste of Cement)這部由德國、黎巴嫩、敘利亞、阿拉伯所共同合製的作品。該片將鏡頭對準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流亡的敘利亞建築工人們建造摩天大樓的勞動身影。導演以極高超的攝影構圖、場面調度,呈現當家鄉正受戰火肆虐,工人們在異地一層一層砌造著大樓,內心交織著水泥建構與被毀滅的複雜滋味。

 

榮獲「新導演競賽」最佳影片的作品《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則記錄一群與鐵道相伴而生的人們:建造高速鐵路的亞塞拜然工人、國界關閉,卻仍等候著返程車長達二十多年的亞美尼亞小車站站長、乘客。導演巧妙地利用三個章節,將個體的故事與政治現況互為照映。該片編劇與剪接Iva Radivojevic曾以《國界蒸發》入圍第九屆TIDF國際競賽。

 

(TIDF提供)

 

而在亞洲片大量缺席的片單中,兩部來自東亞、入圍國際長片競賽的作品《In Time to Come》及《馴馬》(Taming the Horse),可說是最大亮點。《In Time to Come》是《星國戀》導演陳彬彬的最新作品,一改過往的題材與敘事手法,本片以安靜的長鏡頭,凝視著新加坡的幾處地景與建物(學校、商場、街道),在不同時間的狀態,似有隱喻「等待什麼即將到來」的意念。

 

《馴馬》則是旅居加拿大的中國導演古濤的第一部紀錄長片,他耗時十年,透過記錄其友人東東的生命歷程,呈現當代中國青年面對現實的無力與掙扎,誠懇不矯情,在映後獲得滿堂喝采,而攝影機兩端的權力角力,更令人想起台灣紀錄片《在高速公路上游泳》。 這也是東東第一次看這部影片,坐在舞台上的他與導演相擁而泣,他激動的告訴觀眾:「這就是我!我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重新定義「家庭」

 

觀摩類(非競賽類)的「廣角」單元(Grand Angle),匯集了在世界各地備受好評的佳作,這些作品都有著很好的敘事技巧,讓觀眾容易親近。而今年入選的作品中,也似乎都有著共同的關懷,那就是對於「家庭」的提問與再詮釋。真實影展認為,透過這些作品可發現「家庭」的概念正在擴充或被拆解,它指涉的不只是原生家庭,更包含著當遇到挑戰、困難甚至是危機時,透過身處族群自然形成的團結力量,或者相互支持而得到的歸屬感。

 

(TIDF提供)

 

例如開幕片《The Grown-Ups》就記錄了四位40歲左右的唐氏症患者,在輔導機構的教育與生活空間下,他們也懷抱著戀愛、結婚生子的夢想。輕快的節奏,攝影機彷彿不在現場般地自然捕捉被攝者的一舉一動與極微細緻的情緒反應,也傳達了唐氏症患者在成年之後,亦有如同一般人對愛慾與家庭的渴求。但過於甜蜜的視覺風格,似乎削弱了議題強度。

 

《Hobbyhorse Revolution》則講述三個來自不同成長背景、卻同樣沉迷於騎木馬遊戲的芬蘭少女。即便不為他人所理解,甚至在學校受到罷凌,他們仍彼此鼓勵,更努力推廣這個喜好,使之成為頗具規模的次文化運動。流暢的敘事與明快的節奏,不僅帶領觀眾走入女孩的木馬世界,追探「迷」文化的核心。映後座談上,三位女孩更現身表演騎術,讓氣氛嗨到最高點。

 

聚焦南非,大師饗宴

 

承襲著過往傳統,本屆影展也同樣選定一個國家作為聚焦。這次聚焦的國家為南非,共放映了19部橫跨2001年至2016年間的作品,探討在這個眾多民族及超過11個官方語言以上的國家,如何透過影片呈現對歷史、政治和人權的反思。例如,短片《Atrophy and the Fear of Fading》就以女孩的自白和粗糙的影像道出天生自然的身體律動,如何因為殖民而成為被規馴的一部分。《Jeppe on a Friday》則拍攝不同階級(以及移民背景)的男性,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企圖呈現Jeppe這座城市的不同樣貌。

 

(TIDF提供)

 

本屆真實影展的焦點影人為法國民族學家兼紀錄片導演布列頓(Stéphane Breton),以及以《海上焰火》奪得第66屆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義大利導演詹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除了放映兩位影人的作品之外,也舉辦「大師工作坊」,與觀眾交流其創作歷程與理念。(詹弗蘭科·羅西因病最後不克前來,尤其剪接師Jacopo Quadri代理出席)

 

此外,本屆「傑出貢獻獎」則頒給法國導演艾倫·卡弗利爾(Alain Cavalier)。艾倫·卡弗利爾曾是路易·馬盧的助理,以拍劇情片起家,1986年更曾以《Thérèse》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他擅長一個人工作,帶著DV在沒有劇組人員的情況下,近距離進入被攝者的生活,被策展人Luciano譽為「最傑出的人物紀錄者」。今年,他也帶著最新作品「六個肖像系列」於真實影展世界首映,並舉辦大師講堂。(文╱何思瑩、陳怡君)

 

(下篇請點這裡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