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進出口同步衰退 出口降14.5%逾3年來首見

洪毅 2023年08月08日 18:03:00
中國貿易數據不佳,非全球經濟吉兆。圖為上海貨櫃碼頭。(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貿易數據不佳,非全球經濟吉兆。圖為上海貨櫃碼頭。(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海關總署8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進出口均呈兩位數下降,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貿易衰退,預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前景都籠罩陰霾。

 

彭博報導,中國7月出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4.5%,是2020年2月以來最嚴重;進口額也減少12.4%,為今年1月以來最低,進出口數據均低於外界預期。中國保銀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進口衰退擴大表明內需疲軟,整體消費與投資成長可能相當緩慢。

 

 

以地區來看,中國7月對美國的出口額驟降23.1%,儘管美中關係緊張影響雙邊貿易,但中國對台灣、澳洲、巴西、日本、南韓、東南亞國協(ASEAN)、歐盟(EU)等經濟體的出口額,也全部呈現兩位數下降,說明需求衰退幾乎是全球普遍的趨勢。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伊凡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告訴路透,中國許多出口訂單數據表明全球需求衰退的程度,可能比海關統計數據更嚴重,「短期內,已開發國家的消費支出前景仍充滿挑戰,今年底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至於進口方面,中國從台灣、加拿大、日本、南非、南韓的進口額也呈兩位數下降,代表中國對電子產品與礦產的需求銳減。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大宗物資價格下跌是拖累整體進口額的主因,但也有分析師認為,中國7月進口的黃豆、煤炭、原油數量,均較去年同期呈現兩位數成長,顯示經濟已出現一些正面跡象。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