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把台灣受中國武力威脅歸因賴清德的政治主張,國際上看到的卻是習近平本身的權力慾,和共產黨維繫政權的「頑固使命」。(美聯社)
共和黨資深參議員威克(Roger Wicker)長期呼籲美國關切台灣國防,年初他曾致函拜登,信中提到:「中國當下『統一』野心令人不安的原因…在習近平有效法普丁重建舊蘇聯帝國一般的企圖,尤其想『重新團結』所有它認為是中國人的人,包括那些早已獲得自由的台灣人…但台灣人民並不想參與北京的共產主義願景,並拒絕被鄰國強加意志…」。
日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接受專訪,表示「我不會讓戰爭發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隨即回應:「每一個人因民進黨的執政,都覺得兩岸已經是兵凶戰危,如果再讓『台獨金孫』當選,讓每天喊台獨萬歲、推動台獨的工作者成為台灣的領導人,『你覺得呢?』這不就是讓兩岸成為戰爭、最危險地方的真正實現?」
前後兩人說法,講的都是台灣遭到中國武力威脅。不過,朱立倫採取的是國民黨過去「民進黨」等於「台獨」,「台獨」等於「戰爭」傳統表述。國民黨2000年大選遇上陳水扁,曾在選舉期間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威克所言,則是著眼中國現階段的國家發展狀態,重點在「習近平領導下,共產黨奪取台灣的意志」。
適逢選舉季節,朱立倫自然是繼續宣傳「投賴清德(民進黨)就是投戰爭」,但當他強調「全世界都認為這裡(台灣)是最危險的地方,這幾天(他)接待的外賓也都問到底(兩岸)會不會打仗。」那麼,真要論及何以全球聚焦台海安全,原因應該更貼近威克所言。
過去一段時間,美方各界(包括軍方、智庫)對中國武力犯台的預判,無論是指2025年、2027年還是2049年,重點皆在習近平個人對台目標進程(例如下令解放軍備妥攻台能力)。另外,美軍參聯會主席米利之前的說法是:「中共正在發展能夠在『某個時間點』對台灣發動攻擊的能力,惟是否做出動武決定,屬於政治抉擇,或取決風險成本效益評估。」也就是說,台灣若遭中國武力攻擊,爆發點已非僅「台獨與否」,更何況對中共來說,今日「台獨」已是條「暈開的紅線」。
曾經,或有美國評論認為,能避免讓美國捲入台海戰火的唯一方法,就是台灣人民自願同意某種北京稱之為「統一」(例如一國兩制)的安排。但在習近平上台後,中國本身既無積極政治變革,亦無任何靈活聯邦模式的機會存在,台灣自治權、發言權的可能性便愈限縮,同時,自西藏、新疆、香港,再到中國境內更廣泛的鎮壓,再又促成台灣對取得獨立身分的期待大增。2022年6月,政大選研中心民調,提到台灣有63.7%的受訪者身分認同唯是「台灣人」,且因中國愈趨獨裁,而對中國愈排斥,如此台灣民意,對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確有催化作用。
例如法案研議過程,在納入台美軍事網路安全合作、協訓國軍等項目上,便曾提到(此法)就是在確保台灣的未來能以和平方式決定…美國且嚴重關切以非和平手段(包括抵制和禁運)對台灣進行制裁;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日益增加的脅迫和侵略行為,已與(美國)和平解決台灣未來的期望背道而馳;及(此法)正是為協助抵禦任何危害台灣人民安全、社會經濟制度的武力或其他形式脅迫的能力…
事實上,從川普到拜登,儘管兩黨競爭激化,但在中、台問題上,倒是頗為一致的以「美國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支持台海和平穩定與(任何爭議)和平解決,中國不應對台灣採取脅迫行動。」為主論述。從國民黨將2024大選設定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對照其他國家對台海危機的解讀,可以看到,朱立倫是把問題歸於對手人選的政治主張,國際上看到的卻是習近平本身的權力慾,和共產黨維繫政權的「頑固使命」。
朱立倫說「賴是更極端的台獨金孫、真正台獨萬歲的主張者,最大的主張就是從頭到尾絕對堅持台獨,那他怎麼去解釋(對國內和國際)?」問題是,賴清德如果需要解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需要解釋的將會更多,現已傳出侯友宜即將訪美,若真成行,作為台灣最主要盟友的美國,相信想從侯友宜口中得知的,應該是侯友宜、國民黨,究竟打算怎樣面對一個在2023年,已讓全球各國政府都必須審慎應對的中國。朱立倫若繼續沿用2000年的選舉語言,恐怕幫不了今天的侯友宜。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