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快沒錢了

中國數字時代/貝吉塔 2023年08月19日 07:00:00
為遏止盧布持續走弱,俄羅斯央行宣佈加息3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2%,但有沒有用很難說。(美聯社)

為遏止盧布持續走弱,俄羅斯央行宣佈加息3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2%,但有沒有用很難說。(美聯社)

1948年,中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

 

抗日戰爭結束時,原本各地物價都普遍猛烈下跌。但內戰既起,南京政府平均每個月,要發行一萬多億元法幣,來填軍費造成的財政窟窿。

 

過量增發貨幣,導致物價如脫韁野馬,瞬息數變。

 

據《大公報》描述,與戰前相比,上海房屋價格上漲了77萬倍,食品價格上漲390萬倍,服裝價格上漲了652萬倍…

 

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動輒就是百萬起步。

 

那年頭,連乞丐都不收面值低於1000元的「小票」。

 

那年頭,人們出去吃碗麵,都得抓緊時間,一會就漲價了。

 

那年清明節,中國人首次不燒冥幣(紙)而燒千元的真鈔,一萬元也只能買幾張紙。

 

一袋錢只能買一捧米。

 

「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記帶草紙。袋裡掏出百萬鈔,擦擦屁股蠻合適。」

 

這首《詠國民黨紙幣》,是詩人袁水拍寫的打油詩,很形象地說明了,當年的通脹有多誇張。

 

類似的情景,在全球許多國家都重演過。

 

它是1991年的蘇聯,也可能是未來的俄羅斯。

 

只是可能,千萬不要上綱上線…

 

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民眾都沉浸在越打(烏克蘭)越有錢的喜悅中,十分魔幻。(資料照片/美聯社)

 

1.軍費嚴重超支

 

 

有一段時間,俄羅斯確實是「越制裁越有錢」。

 

去年一二季度,全球油氣價格暴漲,歐洲能源市場極度恐慌。

 

俄羅斯這邊,揮起能源安全的大棒,以停止天然氣供應相威脅,以盧布結算為手段,僅僅用了2個月,就讓匯率從開戰後的最低點漲了一倍。甚至遠超戰前的水準。

 

貿易方面,2022年前4個月,俄羅斯國際貿易順差近1000億美元,是往年同期的3-4倍。

 

去年4月,俄羅斯財政盈餘1.1萬億盧布,創30年新高,是2021年的3倍。

 

股市的表現也很驚豔,2022年5月,俄羅斯股市牛冠全球,較低點反彈近100%。

 

彼時,克宮和民眾都沉浸在越打越有錢的喜悅中,十分魔幻。

 

但這種好日子就像一陣風,並沒有維持多久。

 

如果真能「越制裁越有錢」,那俄羅斯乾脆自己制裁自己,早就國富民強了。

 

2022年11月起,俄羅斯就連續出現財政赤字。

 

財政拉垮,無非是收支出現不平衡。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政府收入同比下降18.5%,支出卻增加了26.5%。

 

俄羅斯的經濟,90%依賴能源和糧食出口。

 

自從能源被歐洲禁運,能源價格又被限價,出口這塊直接廢了一半。

 

有人說,不賣給歐洲,賣給別人不就行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一年多印度瘋狂買入俄油,稍微加工下就轉手賣到歐洲,直接中間商賺差價。

 

但印度的要價,比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定價,還要低20%,這筆買賣真不賺。

 

7月7日,俄羅斯財政部支出,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3.38萬億盧布,同比下降47%,幾乎腰斬。

 

總之增收這塊,克宮基本是無能為力了。

 

而且它還得養著戰爭這個吞金巨獸。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2022年底,俄羅斯杜馬通過了2023年俄聯邦預算計畫,將政府總預算的17.1%用於「國防建設」。

 

但從實際執行結果來看,這遠遠不夠。

 

俄烏戰爭打成了持久戰,40多萬軍隊陷在烏克蘭戰場一年多,進不得,退不得。

 

每天所需的軍費,高達3.3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俄羅斯國防開支同比增加146.3%,占國家公共支出的37.3%。這個數字非常誇張,嚴重地擠佔了國家運轉的其他必要項目。

 

去年上半年,有4個多月也處於戰爭期間,為什麼同比高出這麼多?

 

因為大量傷亡所需的撫恤金,陣地的修繕,都需要大量金錢。

 

同時,烏克蘭方面得多越來越多的武器支持,俄軍這邊也必須跟著提高戰場上裝備的品質。

 

這就導致,僅上半年,俄羅斯就花完了今年一年的國防預算,還超了12%。

 

根據俄羅斯的預算修正案,2023年的軍費預算已經提升到9.7萬億盧布,直接翻了一番。

 

這些錢夠不夠,並不好說。

 

我們只能確定一點:

 

只要戰爭一天不結束,前線損失的年輕戰士、消耗的資金,將一天比一天多。

 

戰爭成本螺旋上升。

 

收入那塊,很難有什麼起色了。支出這塊,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大。

 

該怎麼搞錢呢?

 

一種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打土豪,讓寡頭們交保護費。

 

8月4日,普丁簽署了一項針對企業賺取超級利潤的法律,以補充政府虧空,被俄羅斯國內稱之為「戰爭稅」:

 

規定在2021~2022年收入超過10億盧布的俄羅斯企業,要將其利潤超過上年的10%作為稅款。

 

但這個,要適可而止。

 

一旦逼得急了,只會逼得民間資本加速外逃,對經濟的打擊更大。

 

更何況,在俄羅斯能夠混得好的寡頭,基本都是和普丁處於一個陣營,怎麼可能真的去打自己人。

 

所以對俄羅斯而言,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印鈔機造起來。

 

2.印鈔一時爽

 

印錢當然不能直接亂印,俄羅斯還沒到當年民國晚期那地步。

 

比如日本,是讓央行大量買入國債,相當於憑國家信用貸款。

 

俄羅斯有樣學樣。

 

2022年11-12月,俄央行通過回購交易,給國有商業銀行系統注入1.5 萬億盧布貸款,這些銀行又買下超過90%聯邦貸款債券,價值3.1萬億盧布。

 

聯邦政府就這麼拿到了3.1萬億現錢。

 

這算是正經的,還有個比較騷的操作。

 

去年,歐洲國家把俄羅斯的海外資產,不是都凍結了麼。還公開表示,這些錢將用於烏克蘭重建。

 

我的錢,你說凍結就凍結?

 

2022年12月,俄羅斯央行通過國家福利基金,增發了2.4萬億盧布。

 

根據財政部的說法,他們是以2.4萬億盧布的價格,把1218.52 億日元、27.7 億英鎊、285.17 億歐元賣給了央行。

 

雖然這些外幣,並不在政府手上,整個交易過程也都是虛擬的。

 

總之,因為去年底的這幾個操作,2022年俄羅斯的流通貨幣增長率達到驚人的24.4%,比正常水準高出了一倍多。

 

即便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也沒有這麼誇張。

 

貨幣總量增加太快,貶值是自然的事。

 

這個進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

 

8月13日,俄羅斯官方給出的最新定價,是100盧布兌1美元。

 

今年以來,盧布兌美元已貶值20%,較去年6月資本管制高峰下跌了45%。

 

盧布已經與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並列為新興市場最弱的三大貨幣。

 

對一個生活用品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而言,這是一個標誌性信號。

 

就連最底層的平民,也知道物價要失控了,他們開始瘋狂搶購物資。

 

你今天不把這些鈔票花出去,可能明天就只能用它來擦屁股了。

 

要知道目前100的匯率,還是嚴重注(灌)水的結果。

 

目前俄羅斯每天可以兌換的外匯總額,被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遠低於戰前的30億。

 

這就導致,想把盧布換成外幣,你得排隊、排隊、排隊。

 

而在你排隊的這會,盧布依然在貶值,誰等得及。

 

誰知道明天是個什麼情況?

 

只要俄羅斯央行,敢放開盧布兌換外幣。

 

按照現在1:100的官方匯率,所有銀行都會瞬間被紅了眼的人們,擠兌到破產。

 

所以在俄羅斯地下市場,盧布換美元甚至已經跌到了250:1。

 

如此人人跟風,盧布的公信力,可能連Q幣都比不上了。

 

在莫斯科和聖彼德堡的許多高端場所,都禁止顧客用盧布結帳。

 

本週一(8月14日),普丁的經濟顧問發文,將盧布走軟歸咎於貨幣政策,稱一切將恢復正常。

 

為遏止盧布持續走弱,俄羅斯央行週二宣佈加息3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8.5%上調至12%。

 

這看起來是個大手筆,但有沒有用,真不好說。

 

盧布貶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戰爭遲遲不結束,軍費太高,和貨幣政策真沒啥關係。

 

除非仗打完了,不然就別想著盧布很快能救回來。

 

此情此景,和曾經的蘇聯,多少有幾分相似:

 

財政虧空引發貨幣暴跌,導致平民在短時間內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對俄羅斯民眾而言,他們無法接受戰爭的失敗,但更無法承受經濟崩潰帶來的酸爽。

 

3.尾聲

 

盧布也曾闊過。

 

1961年,前蘇聯宣佈,盧布含金量定位0.987412克,1美元兌0.9盧布。

 

這一匯率維持了近30年。

 

那年頭,你要是有100萬盧布,換成美元,足以周遊世界,身邊美女不斷。

 

當然,這是我們後來人的視角,局中人肯定不這麼想。

 

他們很快就將「見證奇跡」。

 

1990年11月,1美元可以兌1.8盧布。

 

這時,你的100萬盧布,只值55.6萬美元了,依然可以過瀟灑的生活。

 

好景不長,僅1年後,1991年的耶誕節,蘇聯解體的那一天,1美元能兌換170盧布。

 

你的財富急劇縮水,100萬盧布只值5900美元了,美景與美人都離你而去。

 

你再也不奢求什麼瀟灑的生活了,只想安穩過小日子。

 

但3年後,1994年的耶誕節,1美元都能兌換3235盧布了。

 

你那100萬盧布的存款,只能折算309美元了。

 

你的生活從天堂墜入地獄,不餓死就謝天謝地了。

 

任何一場大的社會動盪,大通脹都是標配。

 

平民們如果能安居樂業,戰爭沒有影響到他們,那說明國家的實力雄厚,會有源源不斷的愛國青年奔赴戰場。

 

可要是物價飛漲,影響到基本生存,那他們會懷疑戰爭,甚至是反戰。

 

你猜,當前線的戰士,發現自己的軍餉購買力越來越低,他們會怎麼想?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數字時代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