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道旅遊」手冊曾掀起日本人到台灣旅行的時代熱潮

李志銘 2023年08月30日 07:00:00
蒸汽火車聲音:南國台灣遇見日本SL。(作者提供)

蒸汽火車聲音:南國台灣遇見日本SL。(作者提供)

今年六月剛上映不久,由導演蕭菊貞執導、拍攝「南迴鐵路」全線電氣化前最後身影的《南方,寂寞鐵道》,被譽為台灣第一部以「鐵道人文」為主題的紀錄片。

 

回顧過去台灣的鐵道發展史,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早在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的鐵道營運事業已經相當發達,包括國有鐵路及各種產業鐵路等皆深入大小鄉鎮,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總長曾將近5000公里。當時的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甚至還積極結合觀光產業,且大量出版了《台灣鐵道紀要》、《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等導覽手冊來推展「鐵道旅遊」,從而掀起「日本人到台灣旅行」的時代熱潮,許多民間流傳的鐵道圖像與文獻資料幾乎隨處可見。

 

 

然而,這般繁盛景況到了戰後初期卻為之一變,由於台灣開始實施軍事戒嚴之故,嚴格禁止一切包括鐵路、港口、機場、海岸等被官方認定為國防軍事設施相關的空間場所進行攝影,一般民眾只要隨便拍個照都有可能被當作「匪諜」抓去問話,遂使得這段期間的台灣鐵路極度缺乏影像紀錄,而其中留存至今的鐵道音像史料,絕大多數皆是由在台灣短期駐居或旅遊的外國人(以日本人和美國人為主)所拍攝。

 

據統計,在1967年之前,當時來台旅客最多的是美國人,因為駐越美軍會前來台灣渡假。而在1967年之後,由於許多日本觀光客和「鐵道迷」們趁著日本政府開放「國民海外旅遊」(1965年)之便,紛紛來到台灣旅行,乃至於形成了自1930年代之後的另一波觀光熱潮,甚至因此留下了不少珍貴的台灣鐵道影像記錄與聲音出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包括早年日本著名的鐵路模型專家兼收藏家原信太郎(1919〜2014),自1962年起,他便曾多次造訪台灣。

 

隨之,他在1968年更以一部16釐米手持攝影機,從台北車站搭乘緃貫線的特快列車,一路前往嘉義「阿里山森林鐵道」,拍下了當時據說是世界上唯一仍使用「Shay齒輪式」傳導的蒸汽火車歷史影像。影片中,不僅可以清楚看到當時藍皮普通車的顏色塗裝,亦能沿途從車窗外觀賞「阿里山森林鐵道」自嘉義市區攀爬至海拔2300公尺,在短短70公里的距離,由熱帶林逐漸變成亞熱帶林、溫帶林的奇妙風景。

 

及至2016年,日本「株式会社アネック」以《1968年阿里山森林鐵道-台灣鐵道史》為名,發行了原信太郎當年拍攝這些影像的DVD。

 

除此之外,日本「國寶級」野鳥專家蒲谷鶴彥(1926〜2007),亦曾於1969年來台錄製《台灣阿里山森林鐵道》環境聲音,並出版為黑膠唱片。

 

當時他在林務局玉山管理處的協助下,攜帶著一台老式單聲道磁帶錄音機器翻山越嶺,難能可貴地錄下了阿里山森林鐵道蒸汽火車沿著山路曲折前進的聲音風景(soundscape),為早期台灣保存了極其珍貴的列車奔馳鳴笛聲響,以及嘉義車站的便當叫賣聲。

 

令人動容的是,直到阿里山森林鐵道第一輛28噸蒸汽火車正式宣布除役那年(1976年),日本東芝EMI公司還特別指派專業錄音師行方洋一(1943〜)專程前來負責採集製作台灣全島蒸汽火車的錄音專輯。

 

該唱片名稱就叫《蒸汽火車聲音:南國台灣遇見日本SL》。(SL是蒸汽火車「Steam Locomotive」的縮寫)。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像這種看似「冷門」的蒸汽火車聲音專輯,在台灣早期的黑膠唱片市場上居然還曾經出現過所謂的「翻版」(盜版)唱片。

 

蒲谷鶴彥:阿里山森林鐵道。(作者提供)

 

山也禁、海也禁:戒嚴時代的鐵道禁止攝影

 

約莫上世紀六○年代末期到七○年代,乃是台灣鐵路現代化的重要時期,當時先後完成北迴鐵路建設(1973年動工〜1980年通車)、西部縱貫線鐵路全面電氣化(1973年〜1979年)等工程。根據當年戒嚴時期法令(國防部於1957年3月訂定「台灣地區軍事設施等限制攝影測繪及狩獵執行辦法」),台灣所有海岸高潮線和鐵路沿線500公尺內皆屬於管制區,只要乘客拿著照相機在附近拍照,不只有可能被沒收,甚至還會被拘留。

 

另在對內管制上,國防部於1968年頒布「戒嚴期間臺灣省區山地管制辦法」,即使一般民眾在山地管制區域內的私有土地,也須具齊資料申請才能夠入山。

 

因相關規定過於嚴苛,當時由民間組織的「台灣觀光協會」於1957年曾去函保安司令部,盼能放寬管制範圍。後來台灣省警備總司令也向台灣觀光協會說明,對於鐵路、橋樑、隧道的攝影管制已經解除。不過,實際上的狀況卻是,只要警總說哪裡是「軍事機密設施」,哪裡就禁止攝影。

 

早期台灣鐵道的許多影像和聲音,除了包括原信太郎、蒲谷鶴彥、行方洋一等這些日本人幫忙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之外,另外還有自幼(兩歲時)跟隨擔任傳教士的父母來台定居長達十六年(1954〜1970),直到高中畢業才回美國讀大學的美籍鐵道攝影家安有仁(Loren Aandahl)。

 

在台期間,他經常跟著父親搭火車遊歷台灣各地,對花東線鐵道的秀麗風光特別著迷,也因此拍攝了許多台灣早期的鐵道照片,晚年甚至還以自費方式陸續出版《The Taiwan Railway:1966〜1970》(2011年)、《The Taiwan Railway:1971〜2002》(2012年)等攝影集,填補了這段時間台灣鐵道史的影像空缺。

 

據安有仁在書中回憶,當年他在鐵道旁邊拍照時,曾遭到駐守附近的衛兵盤問,於是當場佯裝是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順利蒙混過關,甚至有時他也必須尋找各種特殊的角度偷拍下來,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才得以留存至今。由於這幾本攝影集在眾多「鐵道迷」之間相當搶手,同時又是限量出版,因此經常在市面上缺貨,可遇不可求!

 

原信太郎鐵道記錄:1968年阿里山森林鐵道-台灣鐵道史。(作者提供)

 

※作者為作家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