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人的行銷秘密!花蓮地方創生「新創產業」兩大難題 如何把「悠閒」打造成商品

蕭芷琳 2023年08月27日 09:00:00
大家心目中想要的花蓮會是什麼樣子?隨著首屆《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圓滿落幕,這樣問題便繚繞在大家的心中。(蕭芷琳攝、取自 台泥企業團 FB 粉絲專頁)

大家心目中想要的花蓮會是什麼樣子?隨著首屆《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圓滿落幕,這樣問題便繚繞在大家的心中。(蕭芷琳攝、取自 台泥企業團 FB 粉絲專頁)

大家心目中想要的花蓮會是什麼樣子?隨著首屆《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成功落幕,期間不僅有逾 70 家來自國內外新創團隊匯聚於此,還有重點內容項目「國際青年創業論壇」與「永續成長的明日商業論壇」交流洗禮,這些問題便繚繞在大家的心中。

 

在活動期間,各種不同的講者對於花蓮新創產業,都提出不同的創新觀點;無論是對於「數位時代 VS. 旅遊創新」的思維拓展,或是「地方創生 VS. 環境污染」的議題反思,都在花蓮這片土地上點燃了不同的火花,並帶來新的思考方式和啟發。

 

數位時代 VS. 旅遊創新:不是一生一次的到訪,而是來很多次都不會膩

 

「與其單方面的推廣,不如讓觀光客與當地民眾交流。」論壇活動首場就由琴平巴士集團代表董事、擁有 2022 日本服務大獎「地方創生大臣獎」殊榮的楠木泰二朗打頭陣,替地方創生提出了三大面向課題,分別是「多項觀光景點營造」、「減緩地方人口減少」與「提高深入體驗當地文化」,來詮釋各個區域經營「地方創生再造」所需要筆記的重點。

 

隨後,日本 HafH 創辦人的砂田憲治,則為數位創新帶來實際的成功範例。「在觀光業來說,(旅宿)價格是很浮動的,不過以我的背景來說,可以提供一個可預測或固定價格的銷售方案。」他在台上自信地說道;曾以「訂閱制」服務將全新的商業模式成功導入傳統旅宿業的砂田先生,在拓展至全球 30 個國家後,也希望未來能為花蓮地方旅宿業者服務。

 

然而,網路雖然可以創造出新的契機;但相對的,在數位時代的洪流影響下,整個商業模式的遊戲規則都不斷在改變。雄獅旅遊投資長沈家慶表示:「99% 的企業幾乎都找不到第二曲線,也就是說永續經營是幾乎無法達到的事情。」、「因為第一曲線無法連續發生,原本的獲利模式將會無法延續。」

 

不過這樣新創產業的經驗,相對於花蓮又該如何應用?

 

「與其單方面的推廣,不如讓觀光客與當地民眾交流。」楠木泰二朗在活動中替地方創生提出了三大面向課題
「與其單方面的推廣,不如讓觀光客與當地民眾交流。」楠木泰二朗在活動中替地方創生提出了三大面向課題(蕭芷琳攝)

 

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表示,對於兒童教育、長者長照政策的措施,縣政府有不少安排,以利年輕人口回流。而花蓮縣立委傅崐萁對於地方的發展,也提到當全世界觀光價值調整後,花蓮不該是平價的地方;並希望在這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中,與其做出削價競爭,不如透過數位轉型與深度旅遊的方式,融合深入的當地文化體驗,創造出不同於其他縣市或旅遊景點的獨特樣貌。

 

 

花蓮縣政府藉由成立新創基地,以一站式的創業服務,進而打造新創聚落,促進社會發展的變動。
花蓮縣政府藉由成立新創基地,以一站式的創業服務,進而打造新創聚落,促進社會發展的變動。(蕭芷琳攝)

 

除了政府政策上的協助,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東台灣地方創生窗口,同時也是定置漁場三代目老闆的任聿新,也為那些希望在花蓮創業的青年,提供了不同的觀點。他表示「花蓮與其他城市最大的差異,應該是我們這個城市的生活氛圍。」、「我們平常在販賣的事『悠閒』這兩個字,只要在花東讓人感受到悠閒,就很容易會成功。」

 

而這樣的想法,在花蓮青年創業案例也可以發現。以花蓮在地連鎖手搖杯品牌「來唄·來杯」為例,其創辦人原先是在從事活動企劃的專業人士。然而,受制於疫情影響而返鄉,轉而在家鄉展開了全新的事業篇章。透過花蓮在地的清幽感,結合台糖蔗糖及經過清真認證的茶葉,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海燕窩系列飲品,並成功地透過加盟模式,將業務拓展至新竹地區。

 

以花蓮在地連鎖手搖杯品牌「來唄·來杯」其創辦人原先是在從事活動企劃的專業人士,近年轉而回到家鄉展開了全新的事業篇章
花蓮在地連鎖手搖杯品牌「來唄·來杯」其創辦人原先是在從事活動企劃的專業人士,近年轉而回到家鄉展開了全新的事業篇章(蕭芷琳攝)

 

又如本次《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活動中,於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登場的品牌「拿鞘」與「Midudu Jewelry Lab」,前者以原住民將檳榔葉轉化成鍋子的概念,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綠色產品,並透過社群行銷,在 Facebook 上累積了 3000 多位粉絲;後者則是將原住民文化延伸成銀飾創作,打造出與流行飾品不一樣的質感與故事,同時參與北中南各種不同的市集,希望能透過與大眾接觸,在推廣花蓮文化之餘,得到消費者實質的回饋。

 

此外,花蓮縣政府更透過成立新創基地,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進而打造新創聚落,讓大家的創意都得以展現;同時也希望新創的創新能和大企業攜手,持續帶來不一樣的能量,並促進社會發展的變革。

 

 

於《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中,於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登場的品牌「拿鞘」與「Midudu Jewelry Lab」也都是花蓮青年創業成功案例。
於《2023 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中,於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登場的品牌「拿鞘」與「Midudu Jewelry Lab」也都是花蓮青年創業成功案例。(蕭芷琳攝)

 

地方創生 VS. 環境污染:將生活垃圾轉化為資源,以「永續 ESG」角度發展

 

然而,因為新創產業帶來人潮後的生活垃圾、環境污染,往後又該何去何從?在地方創生蓬勃發展的同時,相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

 

台泥資深副總經理呂克甫表示,台泥以獨特的角度,將創業與環保結合,以「永續 ESG」的角度,將生活垃圾轉化為資源,在進行火力發電的同時,所產生的灰塘,又得以轉變成水泥的原料,不僅避免海洋污染,也不會有廢棄物堆積污染。

 

臺泥資深副總經理呂克甫表示,臺泥以獨特的角度,將創業與環保結合,以「永續 ESG」的角度,將生活垃圾轉化為資源
台泥資深副總經理呂克甫表示,台泥以獨特的角度,將創業與環保結合,以「永續 ESG」的角度,將生活垃圾轉化為資源。(取自 台泥企業團 FB 粉絲專頁)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創業的樣貌!新創對於城市和社會扮演重要角色

 

看完了以上種種的發展與改變,對於「新創」一詞,再也不是單指年輕人創業,其所帶動的創新能量,對於一個城市和社會,還有大企業如何在數位時代下持續優化,同步扮演重要角色;期待在花蓮這片土地上,靠著政府的支持和各種創新模式,不僅能保有花蓮的自然景色、幸福感,更能夠孕育出多元的創業文化,打造一幅獨特的風景畫。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