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為何難脫泥沼? 經濟學人:獨裁政府決策失誤

王能斌 2023年08月25日 22:00:00
經濟學人表示,習近平統治趨於專制,是中國經濟在疫後無法迅速回彈的重要因素。(美聯社)

經濟學人表示,習近平統治趨於專制,是中國經濟在疫後無法迅速回彈的重要因素。(美聯社)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原本被各界期待,將能擺脫新冠肺炎疫情陰影,出現強勁反彈,但未料陸續出現需求不振、房市低迷等負面發展,近期融資、房地產更連連暴雷,對此,經濟學人指出,中國政治趨於獨裁,是讓經濟難以出現復甦的最重要因素。

 

英國「經濟學人」24日刊出題為「中國經濟為何無法好轉」(Why China’s economy won’t be fixed)的專文,對中國經濟今年始終無法脫離泥淖的原因進行剖析,首先點出中國在2010年代之前,曾經造就過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蹟,在1980年代,中國工業產值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但如今經濟規模卻已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三。

 

在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中國更是全球唯一能夠透過多種刺激手段,有效因應危機的大型經濟體,甚至被視為是當時的「救市主」。但是到了今年,以第二季表現評估,中國年度經濟成長僅有3.2%,遠遜於接近6%的美國;專文指出雖然有人以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來對比,但當時日本國民的經濟情況普遍更為穩健,因此中國恐怕正面臨更糟的處境。

 

 

 

雖然北京當局政策出現錯誤,使經濟未如預期般好轉,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斷收緊權力,卻讓情況更趨惡化。過往中國政府面對危機,屢屢能以刺激發展、擴大基礎建設等方式逆風而行,但同時也累積了大量債務,此外,習近平對於「福利主義」的嗤之以鼻,以及北京當局試圖將債務維持在國內生產毛額(GDP)3%的目標,都使經濟與金融部門綁手綁腳,難以提出能有效刺激成長的政策。

 

也因此,即便陷入通貨緊縮,經濟成長遠不如預期的局面,北京當局對於救市仍然意興闌珊,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也僅將1年期利率調降0.1%。專文強調這只是一連串錯誤政策的冰山一角,近年來中國在外交上過於盛氣凌人,商業擴張也引起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科技戰,自2020年起又對中國民間較為成功的科技、商業公司進行整肅,種種行徑都使外資開始卻步。

 

 

然而政策錯誤的不斷疊加,如今看起來已不單純是決策的錯誤,而是因高度重視國家安全,犧牲了經濟的發展;這從習近平不斷將權力集中,且往往任命其心腹接掌高階技術官僚的職位便可看出端倪。且在過往,北京當局容許對於經濟發展的辯論,如今卻要求分析人士配合表現出樂觀展望。

 

該文指出,中國問題始於最上位者,因此代表著這些問題將會持續,甚至惡化;因為經濟上包括人口老化在內的挑戰愈來愈多,美國的敵意也日漸加深,且正試圖阻撓中國部分的經濟發展,其中包括晶片製造業。中國愈是試圖追趕,就愈難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因為中央集權式的經濟擅長模仿,不擅長創新。

 

 

在21世紀初,西方領袖誤以為貿易、市場和成長能促進民主和個人自由,中國卻反其道而行,測試更加獨裁的制度是否不利於經濟。如今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制度越獨裁就越損及經濟,中國在迅速成長40年後,已步入令人失望的時期。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