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過羽毛辨識鳥,透過朋友辨識人」這句俗諺下,站在柯文哲、郭台銘身邊的那些人,也會受到檢驗。(合成照片/攝影:張哲偉)
北歐國家長期對一個人「人格」的理解抱持高度興趣,2020年,丹麥ScienceDirect期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便特別針對民選政客和政府官僚兩群體的人格特徵進行比較,吻合了匈牙利俗諺所說的「透過羽毛辨識鳥,透過朋友辨識人」,即看似交遊廣闊、五湖四海的政治菁英,實則也跳脫不了物以類聚的本性。
ScienceDirect主要鑑於政治菁英對民主社會一直具有高度影響力,認識他們的圈子,代表或能更理解是什麼樣特質的人在左右眾人生活。普遍來說,民選政治人物的「外向性」平均高過政府官僚,表現於外,就是社交能力和個人自信皆得分較高,正面來說,民選政客的求知慾和創造力也比較強,而且比較不會出現神經質、焦慮、抑鬱等情緒。至於政府官僚的人格特徵,則是較有能力應對大量的政策交易和更有耐心計算決策成本,同時還能在政府繁複的行政程序下,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這正是民選政客最頭痛的一點。
如此由群體反映個人的現象,又和社群媒體出現後時興的「同溫層」不盡相同,同溫層通常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下,一個人長期只能接觸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訊息和社群,進而忽略了相反的見解,並在這種孤立和自我強化的環境下,因缺乏與矛盾觀點的交流,最後導致思想可能變得根深蒂固與極端。ScienceDirect的分析,則更傾向於解釋何以「氣質相近者」,愈會成為共事的一群,也就是藉由身邊的人,可以進一步認識真實的自己。互為佐證的是澳洲「Data-driven Marketing」曾經有過的調查,調查發現在當地不少選區中,選民的投票行為,原來很多是受到「社區鄰居影響」。
當地社區主要組成背景,無非由條件(包括學歷、經濟、家庭組成、價值取向…)相似者所聚集,且「物以類聚」不只反映在生活面,連政治觀點也會漸趨雷同,例如以「新移居者」為主的社區(藍領、白領、年輕、年老都有),多半會是工黨(中左翼)的支持者,甚至比所謂藍領社區的投票意向還要一致,至於「郊區家庭」則是傾向支持自由黨(中右翼)。因為人有同質相吸的本能,如此一來,便也決定了一個人的思維世界。(其實曼哈頓上東、上西區居民也能做類似政治劃分)
再一佐證是專長研究民粹政治的瑞典經濟學家澤努(Yves Zenou),他曾以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出過七位法國總統)為例,指出原本來自全法國各地高中的新生,經過半年後,很明顯價值觀雷同者會成為朋友,並進一步影響了個人日後政治取向。例如和一群保守的人交往,是否有可能會讓自己的觀點變得更保守,澤努的答案是:「是的」。
由上述所見,一個人政治觀點的形塑和深化,多數取決於實際上的人際互動,比「社群同溫層訊息」影響更大。當你一開始被一個或許經歷相近、有同樣幽默感、政治觀點或宗教信仰的人吸引時,往往你就會覺得好像已經認識對方,然後藉由相近的價值、立場,要不共同進化,要不就共同退化。
那麼,當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參選總統起手式」,竟是以楊志良為國政顧問,以黃士修為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就楊志良、黃士修的普遍社會評價來說,則郭台銘的政治品味和未來可能的政治風格,將可想而知。同樣的道理,柯文哲或為裂解藍綠地方勢力,又或為吸納地方反藍綠勢力(爭議人物也無所謂),招兵買馬的同時,卻屢屢被發現地方幹部牽涉了傷害罪、偽造文書、涉賭、經營應召站等前科,或是提名參選名單中有人曾觸犯恐嚇罪、妨害自由罪及違反政府採購法,一個「新興政黨」、號稱沒有包袱的第三勢力,初初起步,恐怕已自行定位了負面的政黨形象。
政客個人一時的行事失態、言詞風波是一回事,縱有減分,也可藉由周邊「盟友」的組成,予以一定程度修復,但假若站在旁邊的人一個個和站在主位的自己一樣充滿爭議,必然就會出現政客是否和這些人習氣相近的質疑,一旦以「透過羽毛辨識鳥,透過朋友辨識人」檢驗,就算太太、媽媽跳出來再怎麼標榜自己的另一半、孩子,也都將無濟於事。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