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分析認為,華為Mate 60 Pro 可能會對蘋果公司下一代 iPhone 的銷量產生高達38% 的影響。(美聯社)
上周,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訪華當口,華為出人意料地推出了最新的 Mate 60 Pro 智慧手機,美國彭博社購買了這台手機,委託總部位於渥太華的半導體行業觀察機構TechInsights 進行拆解,拆解的結果公佈之後引發軒然大波,美國輿論沸騰,認為華為拆解顯示晶片突破美國制裁,中國官方媒體則宣稱華為手機是美國科技戰的勝利。最終導致白宮國家安全助理沙利文發話,要審查針對華為的監管漏洞。
一塊小小的晶片承載了中美科技競爭的核心,引起如此重視是題中應有之義。
彭博:制裁的成功是灰色的,真正的影響尚未到來
儘管美國主導的SWIFT制裁效力極其有限,還催生了BRICKS-Pay系統的產生。雖然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下降有限,但輿論(包括IMF)卻認為美元的霸權地位受到挑戰。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大戰,秉持「小庭院,高圍欄」(small yard, high fence),希望在不脫鉤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美國在晶片製造上的優勢地位。華為Mate 60 Pro晶片無異於是向這個「小庭院」投入一塊大石頭,彭博9月份連續發表的系列文章展示了美國對華為晶片衝擊的全方位影響。
《彭博拆解華為Mate 60 Pro 顯示晶片突破美國制裁》(09/04/2023)稱:據總部在加拿大渥太華的TechInsights 接受彭博委託進行手機拆解,華為 Mate 60 Pro 搭載了由中芯國際在中國製造的新型麒麟 9000s 晶片。 該研究公司表示,該處理器是首款採用中芯國際最先進的7 納米技術的處理器,測試表明 Mate 60 Pro 的蜂窩速度與蘋果公司最新 iPhone 等 5G 設備相當。這篇文章提到,Mate 60 晶片引發了人們對美國主導的制裁行動有效性的質疑,美國規定,任何打算使用美國技術向華為供貨的公司必須獲得華盛頓的批准,而中芯國際的運營中都存在美國技術。
在《華為晶片表明美國的限制措施雖然有用,只是漏洞百出》(09/04/2023)一文中,提到中國規避美國主導、主要設備出口國日本與荷蘭積極回應的限制措施的能力的爭論。 提到監管措施的具體漏洞,比如只限制數量,荷蘭的相關設備仍然還在運往中國的途中。結論是:事實上,上周 Mate 60 Pro 的發佈表明,「制裁的成功是灰色的,真正的影響尚未到來」。
美國政府部門、企業擔心的重點不一樣
這事情發生在地緣衝突緊張之際,引發美國晶片禁令有效性質疑。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打破了華盛頓的沉默,9月5日表示,政府想知道華為 Mate 60 Pro 處理器的精確組成。據彭博邀請各路半導體專家分析,大概是這意見:7NM的晶片,中國已經繞過限制成功了,但5NM的晶片,還有多年的距離(3-7年,各持一詞)。
真正的問題在於美國企業界對制裁中國的態度不一樣。華為Mate 60 Pro手機挑戰的是蘋果公司的iPhone,行內分析認為,Mate 60 Pro 可能會對蘋果公司下一代 iPhone 的銷量產生高達38% 的影響。加之有報導稱中國要求中央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不使用iPhone,日前蘋果公司股價創一個月來最大跌幅。
但美國半導體行業其他公司不這樣看。早在今年5月,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紐菲爾(John Neuffer)在接受彭博社華盛頓分社的採訪時表示,「中國是美國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儘管美國政府存在所謂國家安全方面的顧慮,但美國半導體公司不能缺席中國市場。」
7月份,美國三大晶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CEO)與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官會面,遊說拜登政府放棄對華半導體新限制政策。美國政府應當研究收緊對華出口限制的影響,並在實施新限制之前暫停實施有關舉措。英特爾CEO基辛格在會面期間稱,若沒有中國訂單,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基地也沒必要建了。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訂單,英特爾在俄亥俄州建設「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基地」的計畫就沒必要了。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也說,限制英偉達在華晶片銷售,只會給其他品牌提供機會。中國佔據了美國科技產業約1/3的市場,其作為半導體零部件來源地和產品終端市場的地位讓其無法取代,美官員在對華實施進一步限制時須「深思熟慮」,退出中國市場不是一種可行選項。
對西方的跨國公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沒有用,企業前冠上「跨國」二字,本來就表明該企業追求利潤無國界。在美國這種國家,不僅企業會因利益所在對華府的中國政策有不同看法,政府與企業的考慮也很不相同,美國政府的考量是要保護本國企業在技術上有優勢與競爭力,但跨國企業在意的是市場。即使在政府各部門之間,因為職司所在責任不同,所考慮的重點也不一樣,就在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要追究華為晶片的來源之時,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後送出第一張禮單。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於9月6日宣佈,把原定於今年9月30日到期的對352種中國進口商品及77種新冠相關類別產品「301」關稅豁免期限進一步延長至12月31日。 豁免加征關稅的產品包括泵、電動機等工業部件,部分汽車零部件和化學品,腳踏車,吸塵器……。
全球化時代的技術禁令有如篩子
目前,關於華為Mate 60 Pro究竟是由哪個環節獲得的技術,美方正在調查,據稱還會有更多的專業拆機報告發表。在全球化的今天,許多美國的盟友也在與中國做生意,任何環節出現技術洩密都有可能,有指這款手機使用了韓國半導體廠商SK海力士的晶片,但SK海力士已經出面澄清,目前公司已沒有與華為進行業務往來,並表示已對此將展開調查。
美國傳媒並不認為沙利文「小庭院,高柵欄」的晶片禁令會真正有效。在《晶片、絲綢與造紙,你不可能永遠保持技術秘密》(Chips, Silk and Paper: You Can’t Keep Secrets Forever, 2023 年 9 月 5 日)一文中,作者闡述了如此看法:華為Mate 60 Pro反映出一種漏洞,使得技術知識可以通過美國嚴格的制裁,但這並非今天才出現的事情。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中國四大發明當中對世界影響巨大的絲綢與造紙技術、火藥製作技術,儘管政府作出相當嚴格的限制,還是通過商業來往的各種管道經由中亞傳播到世界。引發西方健康與衛生革命的中國瓷器,也是經由這種管道傳播到西方。作者的結論是:「美國始終可以收緊制裁制度並加強保障措施以減緩擴散。但商業幾乎總是會洩露技術秘密,如果中國和美國繼續在世界統治的零和遊戲中利用貿易和技術,我們很可能最終都會陷入等式的零端。」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