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正站在決定臺灣能源政策轉型的關鍵時刻,2024的總統大選能源政策絕對是選戰關注的指標之一。(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的能源政策,關乎臺灣的產業未來。當總統大選距今只剩下一百多天,而各個總統候選人在本次選舉中所提出的能源政策究竟為何呢?
首先是執政黨的候選人賴清德,賴清德的能源路線清楚,就是要延續民進黨現有的能源政策,繼續追求2025非核家園、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核一、核二的電廠維持除役的既有決定,而核三廠在2025年到達服役年限後,也會逐步汰除。總之,執政黨的候選人賴清德其能源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維持執政黨的既有政策往下前進。
而倘若回頭檢視,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以來的能源政績,雖然目前發電仍是以煤發電為最大宗,但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已達到9.25%,正式超越核能發電的發電佔比,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了36%。民進黨政府宣示將持續增綠電裝置容量,預計2025年可達29GW。甚至風力及光電的發電量有些時候可以超過燃煤的發電量。
雖然近來離岸風電在3-1期在簽約上遇到了一些狀況,但截至目前為止該期的簽約也已大致底定,表示這些簽約的能源業者,縱使對離岸風電開出包括「零元競標」、「離岸風電國產化」等轉為嚴苛的條件,風能業者仍願意相信臺灣及執政黨能夠提供穩定的開發環境使其獲利。
而在野的國民黨候選人候友宜及柯文哲則分別主張重啓核電,重啟核一、核二,延役核三廠並在安全的情況下重啟核四,以及延役核二、核三廠並體檢核四。總之侯柯都是要走回重啟核能的老路。
估且不論在技術上,已除役的核一、核二廠到底有沒有辦法重啟,甚至也未曾考慮核四廠在自行變更的部分無法獲得顧問公司的背書、在2014年封存時系統測試更有32份報告未通過原能會審查。況且這樣任意變更既有的再生能源政策,勢必對整體的能源產業產生衝擊,非常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將會無法預料。
最後一位候選人是即將展開連署的郭台銘,其並未有一個整體的能源政策,而從郭台銘歷來關於能源議題的言論進度來看,其言論包括重啟核四、半屏山設小型核電站、地熱、潮汐發電、核融合、創設新能源技術實驗場,和海洋溫差,可得而知郭台銘的主張除了擁核、其他的主張在現況的時空與技術下根本難以實現,而且沒有完整的論述及藍圖。
現在的臺灣正站在決定臺灣能源政策轉型的關鍵時刻,也因此2024的總統大選能源政策絕對是選戰關注的指標之一,面對2050淨零碳排轉型壓力,我們一定要謹慎做出選擇,才能讓臺灣繼續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政治學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