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政策是朝野總統候選人必須正視的議題

局外人 2023年09月18日 07:00:00
台灣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仍然是如同房間裏的大象,是各方諱言的問題。(資料照片)

台灣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仍然是如同房間裏的大象,是各方諱言的問題。(資料照片)

隋著2024年總統大選的到來,朝野總統候選人在選戰議題上似乎仍然停留在淺碟式的論述,關於台灣未來國家安全的方向並無太多的著墨,因此開始出現有識者為文呼籲朝野總統候選人都應該提出自身的國防政策,筆者對此深表認同,而筆者希望不僅是國防政策,跟國防政策同等重要的情報政策也應該是這場總統大選的朝野總統候選人正視的課題。

 

情報事務必須拿上檯面討論

 

今日台灣的情報事務,因為情報界長年的內部文化影響,再加上公眾對情報事務的普遍無知,不僅造成情報界和公眾的嚴重隔閡,也使得情報界的沉疴痼疾無法得到公眾要求改革的推力而得到改善的機會,與之同時,若干有識者如退休情報官員蕭台福先生2020年在軍武雜誌為文〈台灣需要推動情報事務革命〉疾呼台灣情報界要正視跟中國情報界的失衡狀態,儘快推動情報事務革新,他強調:「時間已經不再是台灣擁有的奢侈品」。

 

誠如蕭台福先生所言,正如今日台灣的國防事務一樣,情報事務也到了政界、公眾,特別是朝野總統候選人必須拿上檯面討論的時刻。

 

對於朝野總統候選人如何面對情報事務議題,筆者不揣淺陋,提出數個問題作為拋磚引玉,這些問題如下:

 

一、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改革?

 

二、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提出具體的情報改革政策?

 

三、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

 

四、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消弭情報界和公眾的隔閡?

 

五、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避免情報政治化、維持情報中立性?

 

六、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強化情報界的可問責性?

 

下列筆者將對於上述問題加以說明。

 

一、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改革?

 

前述提到的退休情報官員蕭台福先生的文章〈台灣需要推動情報事務革命〉,他強調情報改革非常重要,但是牽涉到情報界的長年封閉文化跟複雜性,因此必須得到政治層峰的支持:

 

「情報事務革命必須要獲得比情報機關更高層人士――在台灣就是總統的鼎力支持,透過最高首長擋住反對壓力、支持變革」。

 

因此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改革?是否意識到情報改革的重要性跟必要性?這些是朝野總統參選人應該正面回應的問題。

 

二、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提出具體的情報改革政策?

 

今日台灣情報界的問題牽涉到組織調整、人事以及人員結構等層面,因此不僅僅是單純的增加經費等作為可以帶動正向改變,更需要針對前述問題進行具體改革。

 

比如說是否將要人維安任務分出國安局?「國家安全情報協調會報」主席是否不再由國安局局長兼任成為台灣版國家情報總監?如何推動台灣情報界的文職化、多元化?這些都是應該討論的方向。

 

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提出具體的情報改革政策?這些情報改革政策如何落實?是情報界內外都應該關注並督促的。

 

三、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

 

無庸諱言,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仍然是如同房間裏的大象,是各方諱言的問題,而情報界對於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檔案解密、相關人員身份揭露的抗拒,也成為人權NGO圈、學界等輿論指摘的焦點。

 

對此,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如何作為最高首長妥善處理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朝野總統參選人應該表明自身的態度。

 

四、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消弭情報界和公眾的隔閡?

 

除了情報界的轉型正義問題之外,情報界和公眾因為種種因素長年所形成的隔閡,不僅讓公眾不了解情報界的問題,也讓情報界無法得到公眾的推力實施必要的改革。

 

因此,代表台灣公眾民意的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看待情報界和公眾的隔閡?如何採取必要的步驟消弭情報界和公眾的隔閡?是值得朝野總統參選人正視的課題。

 

五、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避免情報政治化、維持情報中立性?

 

日前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跟政治人物吳怡農關於中國入侵時機點的爭議,帶出情報政治化的爭議,吳怡農指摘:

 

「歷史顯示,當情報單位面臨政治壓力、或把政治考量作為其工作之一,它經常會把『政治需求』變成『情報研判』。」

 

且不論這場爭論的孰是孰非,鑒於台灣跟國際情報界的諸多前車之鑑,如何避免情報政治化,損害情報界的中立性造成層峰誤判情勢,甚至用來影響政局,朝野總統參選人應該說明如何避免情報政治化跟維持情報界的中立性。

 

因國安局長蔡明彥跟吳怡農關於中國入侵時機點的爭議,帶出情報政治化的問題。(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六、朝野總統參選人如何強化情報界的可問責性?

 

長久以來,情報界一直被論者指摘難以問責,如學者廖宏祥批評

 

「情報單位更有如『黑洞』。這些機關都以國家安全為由,將大小所有事務歸為機密,完全沒有問責制。立法院的質詢、監察院的調查,所有的單位都實問虛答,完全不得要領,而執政黨的政務官對相關業務外行,對軍官們虛以委蛇也無法有效指揮。」

 

這種狀態在民主深化多年的台灣無疑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特別是這種難以問責的狀態所衍生的醜聞如劉冠軍案、國安特訓惡意汰訓與性騷擾事件等等,不僅損害公眾對情報界的信任,也成為情報界內部弊病滋生的溫床,如何強化情報界的可問責性?是朝野總統參選人應該回答公眾的政策議題。

 

結語

 

由於情報事務的冷僻,以及朝野總統參選人各自的政黨包袱、政治考量,期待朝野總統候選人把情報事務視為熱門政策議題討論,看似是不切實際的期待,但是鑒於當前國際及兩岸情勢,情報事務應該跟國防事務有著同等的政治能見度,讓包括朝野總統參選人在內的公眾正視此一議題。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資深分析師哈靈頓(Kent Harrington)日前為文探討面對當前中國的情報攻勢,強調:

 

「在任何民主社會,民眾和政治人物的支持都對情報工作至關重要。任何成功的情報活動都是從自己家開始。」

 

這段話同樣適用在今日台灣的情報工作,讓情報事務成為這場總統大選應該討論的政策議題,是台灣各界應該思考的課題,更是朝野總統參選人不容回避的責任。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關鍵字: 情報工作 國安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