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紀錄片行星交會的宇宙——記2017瑞士真實影展(下)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17年06月02日 16:12:00
(TIDF提供)

(TIDF提供)

(編按:本文為下篇,上篇請點這裡

 

寫著「Visions du Réel」的紅色旗幟隨風飄蕩著,在艷日藍天下,在石板道路上,在老屋林立的巷弄間,在波光粼粼的日內瓦湖畔。這裡是距日內瓦約25公里的度假小鎮Nyon,也是「真實影展」舉辦了48年的所在地。

 

每年四月,影展鮮豔的「紅色」主色調,便在小鎮上遍地綻放,紅白色的旗幟沿街飄蕩,從火車站到蜿蜒的巷弄,更可見清楚的影展指引立牌,這些宣傳輸出每年皆重複使用,一點也不浪費,更強化了影展視覺的辨識度及一致性。而鎮上的店家,從鞋店、衣店到文具店更特別利用影展酷卡佈置商品陳列櫥窗,充滿驚喜與巧思,好像影展早已是當地生活的一部分,與這個小鎮的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TIDF提供)

 

DOCM—紀錄片新星的墊腳石

 

今年四月,TIDF有幸參與並觀摩「瑞士真實影展」這個法語世界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紀錄片盛會。真實影展以鼓勵創新作品聞名,這樣的特點除了展現在節目與競賽上,更在的產業單元(DOCM)獲得實踐。

 

真實影展的產業單元 Doc Outlook - International Market (DOCM) 已經運行15屆了。不同於多數影展市場展以尋找國際資金、合作、發行為目的,DOCM更為強調創作者、產業界、影展圈及觀眾之間的串連與交流。今年,真實影展就接待了來自全世界高達1200位的專業人士。

 

年輕的、剛起步的創作者是DOCM最想扶植的族群。「真實影展希望找尋具潛力的電影工作者,以及具備創新觀點與美學的作品。」DOCM的統籌 Gudula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這麼說道,「我們希望與年輕人保持密切合作,我們絕對不想讓他們太形式化,而是為他們敞開大門,把他們放在起跑線上,並輔助並支持他們的想法。」

 

DOCM設有提案大會(Pitching du Réel),有別於多數紀錄片影展的作法,現場的觀眾人數較少,空間也較小,營造出較為親近而輕鬆的氣氛,且流程安排讓提案者有機會和每一位委製編審進行討論交流。2015年台灣導演黃胤毓便曾憑藉《綠色牢籠》奪下提案大會的日內瓦後製獎(The HEAD – Genève Postproduction Award),獲得免費進行影片的後製調色、DCP 製作等贊助。

 

而為了培育瑞士法語區紀錄片工作者,瑞士廣播電視公司 RTS 所協辦的「RTS 提案會」,則供法語區紀錄片企劃參加;另外還有以鼓勵以資料影片(archive)創作的Archidoc提案會。除了製作初、中期影片所參加的提案會,即將完成的影片也有專屬的園地,Docs in Progress 就是讓即將完成的影片有個發表、並與發行商及影展相互媒合的平台,此活動最後也會選出一件作品,頒發由專業字幕製作公司贊助的免費字幕製作獎項。

 

除了協助剛踏入紀錄片職涯的新晉導演之外,真實影展更積極串連學生導演。在「新世代(Generation)」這個活動,就限定瑞士及全球電影學校的學生參與,並邀請產業界人士與同學們交流,充分展現真實影展對年輕創作者的重視與鼓勵,宛若一顆墊腳石,從旁提供資源與支持,幫助創作者看得廣也走得遠。

 

「讓我們互相啟發與鼓勵彼此吧!」積極促成產業人士間的串連與交流

 
除了創作者,DOCM也試圖建立不同技術專業人士的對話橋樑,提供了一系列與紀錄片產業現況有關的講座「DOC Think Tank」,除了案例分析、敘事技巧探討之外,也針對田調、剪接、聲音、攝影等技術環節規劃了不同面向的講座,今年因應發展趨勢,也有關於VR、檔案影像運用的討論。

 

DOC Think Tank的活動(TIDF提供)


 
影展間的串連與互惠,也是DOCM的重要目標之一。TIDF這次就受邀參與三場活動,分別是「影展聚焦」(Festivals in the Spotlight)、「影展面對面」(Festivals’ Connection)、「快速約會」(DOCM Rendez-vous)。

 

「影展聚焦」由伊赫拉瓦紀錄片影展的策展人Marek Honvorka主持,TIDF與另外三個影展代表—廣州紀錄片電影節、波蘭的Millenium Docs Against Gravity、葡萄牙的 Co-Director Porto/post/Doc 排排坐,介紹自己影展的歷史、選片取向,並與台下觀眾互動交流。

 

影展聚焦(TIDF提供)


 
「影展面對面」則是限定影展代表參加的非公開活動,地點就在DOCM的餐廳。來自世界各地(但TIDF是唯一的亞洲影展)約25名影展代表們圍成一個圓圈,以聊天的方式介紹自家影展的特色與內容, 從中了解彼此之間的定位差異、遇到的難處,像是國際影展圈的真心話大告白。會後,TIDF便與不少影展代表進一步交談、交換文宣,甚至談論到未來合作的可能。


 
「15分鐘快速約會」則開放給導演、製片、片商報名,他們可挑選並預約自己的「約會」對象(影展代表、電視台代表或國際發行商),在15分鐘的時間內,一對一、面對面地介紹自己的影片,並獲得對方的意見與建議。TIDF連續兩天參與,共會見了8組製作團隊,提供他們影展報名的諮詢。 

 

而作為唯一與會的亞洲影展,我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人脈與資源,歐洲各國影展/產業間的連結是如此緊密,同時,卻也發現他們對亞洲紀錄片的極度陌生及認識的渴望。這也令我們思考,台灣之於亞洲的紀錄片影展,是否也有可能發展出像歐洲影展間的合作與串連呢?TIDF是否也能有機會成為這些歐洲影展認識亞洲紀錄片的窗口呢?

 

影展帶動交流氛圍  對話隨處產生

 

參與真實影展的這九天,大抵的行程是這樣的:一早被叮噹作響的牛鈴喚醒,簡單梳洗後,在民宿/農場用餐。一邊與其他房客聊著昨天看的影片,一邊用手機預約今天想看的影片,然後背起包包,穿過長長的綠色小徑來到小鎮,穿梭在不同的戲院裡看片,有時與其他影人、片商和影展代表會面,然後在一日將盡之時,踏著夜色賦歸。

 

相較於台灣影展常見的搶票、劃位、趕場的匆忙,位於小鎮的真實影展則相對緩慢,予人輕鬆的感覺,在這樣閑散的氛圍下,對話、分享與交流也在各個角落自然發生。

 

真實影展特別用紅色貨櫃屋搭建了「Village du Réel」,名為「真實村落」,除了作為影展辦公室和服務台,更有酒吧、餐廳、露天咖啡座等交誼空間,在看片之餘皆可到此用餐、休息,若有小型的meeting大家也都會相約於此。每每電影散場時,總是能看到觀眾與影人一同聚集在戲院外,討論與分享彼此的感受。而各個放映廳場地皆僅有5到10分的步行距離,在參與影展的同時,也能認識這個美麗的湖邊小鎮。

 

(TIDF提供)

 

此行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與我們同一間民宿的房客們了,有來自瑞士德語區老夫婦、年輕夫妻和法國影人情侶,他們皆是年年參加真實影展的資深影迷。每天早上,大家總在餐桌前分享彼此看的電影,或激辯、或訴說感受,甚至為了讓我們參與,還轉為用英語討論。

 

在影展最後一天,我們約了真實影展新任策展人Emilie碰面,介紹TIDF和Taiwan Docs,以期未來有更多合作。記得我們問了Emilie是否有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她很肯定的說,「不限主題,我們要找的是『好的電影』。」

 

此行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影展作為一個文化活動,除了引薦、鼓勵各種創新、具突破性的影像創作之外,更大的功能則在於促成討論與交流的產生,讓無論是創作者、產業人士及觀眾等一顆顆紀錄片行星,有機會相會交集,甚至串連在一起。期待浩瀚的紀錄片宇宙永遠無垠,也期許我們這些紀錄片小行星,能夠釋放與震盪出更多的能量。(文╱何思瑩)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是亞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影展之一。官網:www.tidf.org.tw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